下半程23分排第二,马加特三措施帮鲁能疯狂抢分

王玮晨10-18 21:20 体坛+原创

中超半程积分榜

注:上半程为各队15轮全部赛完积分

中超下半程积分榜

1广州恒大 24

2山东鲁能 23

3上海申花 22

4江苏苏宁 22

5广州富力 21

6重庆力帆 20

7上海上港 17

8北京国安 16

9延边富德 16

10辽宁宏运 15

11杭州绿城 14

12长春亚泰 14

13河南建业 13

14天津泰达 12

15石家庄永昌 10

16华夏幸福 7

注:中超下半程截至27轮积分榜

    在中超上半程15轮全部赛完的积分榜上,广州恒大以36分排名榜首,而山东鲁能以10分排名倒数第一。而在目前的积分榜上看,山东鲁能已经获得了33分,整个下半程12场比赛拿下23分,仅次于恒大,排名第二。那么鲁能主帅马加特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将球队拉回了中超正常轨迹。

1跑!跑!跑!

    跑动的增加绝对是鲁能复苏的重要原因。鲁能以往一直被笑称是“步行者”,原因就是场上懒散无生气。上赛季虽然成绩不错,不过球队的总跑动距离仅位列中超联赛第14名。

    本赛季在梅内塞斯接手球队后,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好转,反而变本加厉。在他带队的12场比赛中,仅有1场比赛鲁能的跑动比对手多,中超首轮对阵江苏苏宁,鲁能便以0比3告负,比赛中鲁能比苏宁少跑9000多米,近乎少打一个人。

此后梅内塞斯因成绩太差下课。魔鬼教练马加特上任,马加特过去因体能训练把球员练吐出名,一些球员曾因忍受不了他的训练主动离队。他的到来首先是对鲁能球员的跑动做了要求。在他接手后的比赛中,总共有6场比赛跑动比对手多,跟此前比较就有了显著增加。

    而根据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截止到第26轮,在高强度跑的统计中,鲁能以132961米排名中超榜首。这不得不归功于马加特接手后的严厉要求。我们可以通过比赛中的一个细节看看。

    这是他带队后对阵首个对手上海上港,比赛中杨旭出现在了左边后卫的位置,与队友筑成了5后卫。杨旭作为中锋,以往以活动范围小著称。而在马加特来到球队后,连他都被要求回撤去防守,其他人的跑动要求可以想见。

    鲁能跑动一上来,球队整体的气质和斗志就会明显提升。可以说,这是马加特带给鲁能的最大变化,也是鲁能下半程积分第二的重要原因。

2大胆起用边缘球员

    马加特来队后为了整治球队的散漫作风,放弃了一些老人,大胆起用了部分新人。首场带队的比赛中就采用了此前几乎被放弃的金敬道,原因就是看中金敬道跑动能力强的特点。

    此后,数名以往不多见的面孔被提拔到首发阵容中。诸如两名93年的年轻球员齐天羽和李松益。这两人在鲁能下半程的比赛中屡获重用,而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了马加特的赏识。此外,还有张弛、宋龙等队内的边缘球员。宋龙更是从中甲转会来鲁能后,一直没有在中超上场比赛过,直到7月份才首获机会。

    马加特阵容上起用部分年轻球员,使得球队整体的奔跑能力增强,踢起来更加有活力。起用的部分边缘球员在首发阵容中站稳脚跟,也向全队传达了一个观念:没有谁的位置是稳固的,只要拼尽全力,人人都有机会。

特别在拿掉一些球队老油条后,场上球员的整个拼搏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3更换强援后优化战术

    鲁能下半程成绩提升还要得益于强援的更换。夏窗开启后,鲁能引进意大利国脚佩莱以及塞内加尔队长西塞顶替阿洛伊西奥和塔尔德利。

    后引进的这两人不论是身价还是硬实力上都要强过此前的两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人的高快组合能够更好地优化战术。此前的阿洛伊西奥和塔尔德利两个人都具备不错的单兵能力,不过速度和头球都不突出。

而鲁能又多进行边路传中的打法。经常比赛中还是得依靠正印中锋杨旭去顶头球。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加特先是用佩莱单箭头,提高传中与高球的利用率,而此后整体战术往442靠拢,利用佩莱这个中锋做支点,西塞的速度作为利剑,直接刺穿对方的防线。

    这样的典型战术运用当属上轮对阵华夏开场3分钟的进球,王大雷发出球,找到佩莱,佩莱摆渡,西塞前插完成破门。这种进攻非常简洁有效,也很适用于目前的鲁能配置。特别是西塞的登场,不论是单箭头还是二前锋,都使得鲁能的踢法更加灵活。

    另外,在防守端马加特让尤西雷打到中卫位置上,从而解决了中卫的配置问题。此前的戴琳加吉尔搭档屡次出现低级失误。两个边路也通过更换人员,进行了一些优化。

    从上半程的10分垫底,到下半程的23分排名第二。马加特确实给这支鲁能带来了一些气质上的变化,将整支球队拉回了应有的轨道。看到这个赛季后半程的良好发挥,也让球迷下赛季对马加特的球队有了些期待。


鲁能  /   马加特  /   佩莱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