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冬博会开幕 各国专家为2022冬奥筹办建言

体坛+记者谭彦嘉楠报道
10月19日,首届冬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除了展览,论坛活动是本届冬博会另外一大亮点。在当天的高峰论坛中,来自世界冰雪运动领域的专家学者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世界冰雪产业冬季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冬季运动产业发展以及2022冬奥会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芬兰奥委会主席Risto Nieminen表示,冬季运动的魅力就是环境,在举办体育赛事时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冰雪运动发展和保护环境之中寻求平衡,这样才能保持赛事的可持续性。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徐达则更注重人才的培养,包括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冰雪运动的管理人才。他表示要开放办冬奥,吸引更多国际上优秀的冰雪运动管理者,来帮助我们筹备和办好2022年冬奥会。
日本长野县滑雪联盟副会长河野博明在介绍举办长野冬奥会的经验时提到,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关键在于:要以奥运选手为中心,创造最好条件令其安心比赛;与自然环境平衡,保护当地生态是不容忽视的;激发运动员拼搏好胜的精神。
另外,他还着重强调了赛后场馆运用的建议:“奥运场馆从初期设计开始就要想好哪些是临时设施,哪些是要永久保留下来的奥运遗产,这样我们才会进行最大效率的运用。长野冬奥会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们的场馆仍被众多的冬季运动爱好者所利用,这也体现了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韩国平昌2018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员会主席李熙范先生也借此平台展示了平昌冬奥会的筹备成果,同时他还强调:“要实现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更多的沟通、理解与合作。”
除了竞技体育,多位嘉宾同时也关注休闲体育。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在退役后开办了滑冰学校,她呼吁不要让冰雪运动成为完全高消费运动,要让那些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冰雪乐趣。
徐达提出要让各行各业都参与到冰雪运动中,让冰雪运动进校园、进公园、进商业园。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则从投资人的角度认为,冰雪运动的消费者中有更多的业余爱好者,蕴含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