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足球历史性文献出版 那些年那些人重说球事

叶慧10-25 23:35 体坛+原创

记者叶慧报道

25日,第一部关于深圳足球的全纪念、全记录文献《重说球事:深圳足球那些年那些人》,在深足的主场首发亮相,以历史告诉未来,激励深足精神继续传承、再次迸发。

这是中国足球界为数不多以“城市足球历史”为主题的书籍。与同类图书不同,这本书并不是以“文摘”的方式呈现历史,而是通过重新采访的方式,把近40位深圳足球标志人物的口述故事,以客观和严谨的态度、新锐而又活泼的笔触汇成文字,可以说既有工具书的准确有序,又有小说的引人入胜,老球迷可以找回珍贵的回忆和岁月的洗礼,新球迷又能在富有情节的阅读中准确找到深圳足球沉淀的底蕴。

本书的三位作者张蕾、黎晓斌、吴吉,分别是《深圳商报》、《深圳晚报》长年专职报道深圳足球的记者,采访报道深圳足球时间最长的20年,最短的也有15年,既有丰富的采访资源,又有扎实的采访能力,三人配合默契,又各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使整本书布局统一又精彩纷呈。

说到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张蕾提到了与江洪、胡之刚、李玮锋、孙建一等人聊天时发生的趣事。她说:“我用了整整9个月时间完成采访和写作。浸淫深圳足球20年,我是很多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所以采访的过程常常是我和我的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这样,本来已经断片儿的记忆全都回来了。”

黎晓斌最难忘的采访对象是曾雪麟老爷子,那是在病房中完成的多次采访,每聊一次过去的事,重病中的老爷子就精神一分,采访从他躺着聊到扶着把手能站起来,最后奇迹般出院回家。黎晓斌说:“很遗憾,老爷子没能亲眼看到这本书的出版,但是我们填补了深圳足球的空白足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吴吉的采访范围涉及支持深足的企业家、球迷组织等,她说:“原来深圳的业余足球在全国也是响当当的;原来深圳的校园足球已经飞出了‘金凤凰’,原来深圳的一个村子都可以将足球梦做得恢宏大气……了解得越多,我就越难以心平气和,只要你生活在这个城市,没有人是局外人。”

容志行、刘洽壬、胡之刚、曾国强、利焕南、江洪、曾雪麟、车范根、谢峰、孙建一、顾凯、朱广沪、张健、杨猛、迟尚斌、李玮锋、李毅、郑智、马里科、孟庆森、王宝山、万宏伟、特鲁西埃、袁琳、唐明明、杨水华、郑东升、黄澍、赵剑、张家同、崔鲁南、郭晓明、简满根、孙智敏、李少辉……深圳足球不同时期的重要人物,经过三位作者的重新采访跃然纸上,是为“重说球事”——历届市领导如何关心深圳足球?深圳足球俱乐部的创意来自一个荷兰小镇?深足为什么两次错失建立训练基地的良机?平安为了容志行多付了100万元?“昆明事件”的真相?朱广沪如何带队拿到中超冠军?万宏伟为什么要满世界找名帅……许许多多的历史真相与珍贵回忆,深圳足球34年来从无到有,深圳职业足球20多年来的欢笑泪水,都在字里行间浸满了情感与沉淀。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对深圳业余足球、校园足球、球迷组织做了全面梳理和记叙。

《重说球事:深圳足球那些年那些人》,全文50万字、近500页、图片194张,以时间作为脉络,以人物为章节,以故事为骨干,从1982年深圳足球伴随城市发展开始苏醒说起,历经32年的从无到有,高潮当然是其中20年深圳职业足球从起点到巅峰,又从巅峰跌落的全过程。书的后半部分用了长达60页的篇幅,第一次全面刊登了深圳足球队从1994年成立第一场至2014赛季最后一场共619场比赛的时间、比分、进球队员;深圳足球队20年全家福、队徽、队服、一线队全名单、外援名单、20年射手榜……无论是故事的丰富还是数据的详尽,都绝对称得上是“珍品”。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情,让我们不忘初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深圳足球一起向前冲。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