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宁泽涛失意里约背后 有多少难言之隐

温媛11-03 10:04

体坛+特约记者温媛报道

宁泽涛,曾把为国争光的军人的神圣职责,灌注在里约的一池碧水,然而宁泽涛人生中的第一届运动会却是在一片喧闹中摇荡起航。

通往奥运的路,曲曲折折

再大牌的运动员,都不会轻易把奥运会当儿戏,四年一届,错过了恐是永别。奥运会像是一剂化学药剂,让万众粉丝为攀上巅峰的人疯狂,着迷。也冷冻那些黯然失色,没能有闪耀时刻的运动员。很不幸,宁泽涛属于后者。

这或许有些不公平,但只能接受,这是奥运的残酷,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宁泽涛因为人红了之后,接踵而来的商业活动影响了他的训练,才导致成绩下滑这种说法可信的话,那4月冠军赛游出的那47秒96,世界第二好成绩真的只是昙花一现?6月份在澳洲外训时游出的有突破性训练成绩也是毫无说服力?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6月19日。在澳洲外训很好的宁泽涛被游泳中心提前紧急召回北京,万丈雄心的他只能跟布朗教练依依惜别,因为这一别,意味着宁泽涛要和他所处的那个喧闹芜杂的环境开始单枪匹马地斗了,这一别,他甚至要孤军奋战。

之后所有的事实都被外界知晓了,有关宁泽涛能否出征里约的传闻铺天盖地,汹涌而来,将他推上风口浪尖,大有用舆论让他就地缴械之意,这出风波持续发酵了近两周。

想想那封空降微博的匿名信,想想那些措辞统一的口诛笔伐。如果没有授意,又何来的如此看法一致?

各方周旋,较劲,宁泽涛最终出现在了出征里约的名单中,但这并非游泳中心本意。

还记得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动员会时的宁泽涛么?“怎么瘦了这么多”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后来在里约的一次采访中,叶瑾教练也话里有话,“如果真是练得瘦了就好了。”那是为何瘦了呢?

在出发里约前的三周左右时间里,宁泽涛的训练和生活被搅乱了,别说他没有受到出征里约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该有的待遇,就连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运动员,恐怕都难有他的遭遇:有人定时定点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其认错,写检查。一次不成,两次。

而最基本的训练也无从得到保障,没有教练在一旁看护,他只能靠着队医给他掐表。游了千百次的泳道,宁泽涛从未如此孤独。

如果在这样的折磨下,还能斗志昂扬,还能对生活,对奥运保有持续的热情,那一定要几世修来的造化。

就这样,八斤肌肉消失了,这对从事的是短距离自由泳项目要求爆发力和力量的宁泽涛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奥运来了,名单上的宁泽涛无路可退。就像一名士兵,战死疆场是他最后的坚持。

奥运名额,你争我夺,明争暗斗的事情太多。而有人为了不让宁泽涛去成,一直在向上指控他服用兴奋剂。在四月冠军赛之前,他接受了数次飞行药检,却是清白依旧。得知此事后的宁泽涛说,“不管什么成绩,我一定要清清白白的退役。”

梦断里约,沉默是金

以为去到里约后,会呼吸到南半球更自由的空气,可没想到,宁泽涛的噩梦却还在继续。

由于时差和南北半球的生活差异,很多中国游泳队的运动员都反映,睡眠质量不高。而队伍更是以“房源紧张”为由,让本来肩负着冲击中国短距离自由泳项目突破的宁泽涛住到了没有窗帘的客厅,甚至更糟糕的环境。

没有窗帘,宁泽涛自己按上了遮光布,能挡得住月光,却挡不住白月光下的那份苍凉。夜半时分,宁泽涛听到的是走廊之外,有些国外运动员在唱歌狂欢。

于是,百米游出48秒37也就不再意外。布朗教练在看到宁泽涛的成绩时说道,“我们没看到宁泽涛最好的状态。我替他感到失望而不是对他失望。我知道,最近五个星期的备战让他因为一些问题影响了准备。”很显然,布朗心知肚明。

这也就是为何在50米和100米自由泳以及4×100米混合泳接力过后,宁泽涛每每走过混合区时,面对着挡板外围堵等候着他的大批记者,只能笑而不语,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然后离开。

“成绩代表目前的竞技水平,这一路走来非常不易。”这是宁泽涛在接受电视媒体时对自己的发挥做的总结,可这“不易”背后的辛酸,又是几个人能懂?

如果有些东西,讲不出所有真实的感受,那还不如用沉默代替。“他们为何要这么写我,这么对我?”

可宁泽涛坐在里约游泳馆门口,看着自己憧憬了那么久的梦想就此破碎时,也还是会觉得委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