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科贝尔!2016有关追击者的两部童话

张奔斗11-07 13:08

年初澳网赛前,小威领先科贝尔多达6355分;年中法网赛后,德约遥遥领先穆雷8035分。极目远望,遥遥无期,这看上去完全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追上的距离。

如今,当2016赛季的大幕渐近落下,科贝尔上月已锁定成为WTA历史上仅仅第12位年终第一球员,穆雷在今天登顶成为ATP历史上第26位世界第一,并将年终第一的悬念保持到本周日开赛的ATP伦敦总决赛,这将是一场他和德约之间的终极战争。

穆雷与科贝尔,2016赛季见证了这两位追击者的两部童话,他们都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超越与登顶。科贝尔取代的,是小威这位不少人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球员的后座,而这场大革命的开始,还是通过年初墨尔本在大满贯决赛击败小威这一曾被广为认为不可能的方式。穆雷结束的,则是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对于世界头号排名长达12年多的统治,正如穆雷自己的感叹:“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们三个同属史上最伟大球员,而我又与他们拥挤在同一个时代里。”

如果你顺着时光流转浏览26位男单世界第一的全名单,你会惊觉,原来,在桑普拉斯和费德勒这两个时代之间,还云集着阿加西、穆斯特、里奥斯、莫亚、卡费尔尼科夫、拉夫特、萨芬、库尔滕、休伊特、费雷罗和罗迪克多达11位世界第一得主,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而在2004年初登顶的费德勒到今天的穆雷之间,十二载光阴,只有四人有资格轮番驻守世界第一,“四巨头”的时代所言不虚。

科贝尔与穆雷的另一个共同点还在于,他们在本赛季之前的存在感都相对不强。前者生活在小威时代的阴影之下,甚至都没有资格与莎拉波娃和阿扎伦卡等人加入副部主题;后者则一直是四巨头中最弱的一环,甚至巨头身份都曾长期遭受质疑。

而在这个2016赛季之后,他们都大大提升了个人成就的层级。科贝尔不仅赢得了第一个而是进而成为双料大满贯冠军,她还在温布尔登、里约奥运以及WTA新加坡总决赛获得亚军——真的,即便翻开WTA历史,能够超越科贝尔2016的单赛季,也屈指而数。穆雷则在第三个大满贯冠军、第二枚奥运金牌和第一个孩子的成就之外,增加了世界第一排名,再加上去年底为英国赢得的戴维斯杯冠军,他已拥有异乎完整的职业履历。

这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登顶方式让人服气。WTA本世纪曾诞生过萨芬娜、扬科维奇和沃兹尼亚奇等多位未能赢得大满贯冠军的世界第一,但科贝尔一年就拿下两个,世界第一得来完全不“水”。穆雷在过去12项赛事中的11项都打入决赛,体现出职业生涯从未有过的稳定性,最终凭借从北京、上海到维也纳和巴黎的一波18场连胜坐上头把交椅。

当然,科贝尔的确部分地受益于小威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的赛季参赛量,不过,科贝尔的成绩自身过硬之外,若让小威疯狂参赛,她不仅身体无法承受,也无法保证在精挑细选的每一项赛事中都打出绝佳战绩。同样的道理,穆雷也得到了法网成就全满贯后丢失了一些动力、乐趣以及状态的德约的“帮助”,但正如穆雷所说:“登顶世界第一并非一时之功,而是对我过去12个月表现的反映。”

穆雷和科贝尔也同时证明了,即便面对再强大的个人统治,只要坚持得足够长久,事情也会在突然之间变化得非常迅疾。尤其是半年不到狂追8000分的穆雷,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正如穆雷对上周巴黎大师赛的总结:“网球是一项奇怪的运动,昨天,我们见证德约输给了一位他已连胜了14场的选手,第二天,伊斯内尔又打败了他已连输六场的西里奇。”

安迪·穆雷,ATP的第26位世界第一,凭借29岁的“高龄”,也成为历史上初登世界第一第二年长的选手。纳芙拉蒂诺娃说得好:“这最好地说明了,安迪顽强和坚持的品性。”

如果你觉得网坛还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想曾经落后小威六千多分的科贝尔,想想曾经落后德约八千多分的穆雷。他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是网球历史上两位最可歌可泣的追击者,他们共同谱写了2016赛季的神奇。

科贝尔  /   小威  /   穆雷  /   德约科维奇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