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外星人"场外"头条哥"博尔特频繁走穴为哪般?

体坛+特约记者宏业报道
体育届和娱乐圈一样总是不缺头条,不缺制造头条的明星,为了保持人气,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主体都要绞尽脑汁的给自己制造各种噱头,各种话题,有些可能是有意,有些无心,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话题意味着头条,头条意味着关注,这就达到了目的。
作为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奥运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三个项目三连冠的伟大选手,博尔特,这个星球上跑的最快的男人,在结束奥运会三个月的时间里可一点没闲着,花边新闻、电视访谈、时尚活动、为各种赛事担任颁奖嘉宾一样不落,第二部纪录他里约之路的传记电影《I am Bolt》也将于本月发布。前几日他又向穆里尼奥喊话,豪言自己会成为比梅西、C罗更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拯救出现危机的曼联,一时间占据世界各大体育媒体的头像,这就是博尔特,赛场上他是永远在打破记录的“外星人”,赛场外他又是名副其实的“头条哥”。
宁泽涛曾经说,他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尤其是在泳池里,没有人能够帮他,只有靠自己。而大部分的体育从业者都是孤独的,他们受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娱乐明星,但是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苦,任何一个传奇都不仅仅是天赋,后天的努力一定会比别人更多。长期枯燥无味的训练,每个人在心境上都会有各种波动,博尔特毕竟只有30岁,他也渴望参加cool party,过光鲜亮丽的生活,已经公开表示要在明年的伦敦世锦赛后退役的他,经济团队想必早已未雨绸缪,如何合理的规划他退役以后的生活,实现退役后价值的最大化?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深挖博尔特后期的商业价值,为退役后的博尔特铺路。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田径相较于高度职业化、具有广泛商业价值的足球、篮球、高尔夫、网球等运动项目,它本身有着先天的弱势,虽然有着横跨一整年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但是关注度较低,只有奥运会和世锦赛才能提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在体育运动员商业价值排行榜的前列,田径运动员屈指可数。在竞技场上,观众更想看到原有记录被打破、新的记录诞生,这也是博尔特的伟大之处,因为他不仅仅在每项赛事里都能夺冠,更在于他一直在刷新着人类的极限。奥运过后,他亟需趁热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在提高后奥运时代关注度上,博尔特团队确实尽心尽力。
博尔特从小生在一个牙买加的贫困家庭,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欠下一屁股债。而在牙买加,穷苦人脱离贫穷的途径之一就是练短跑,博尔特成功了,短跑在为他带来巨大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改变生活是很多运动员练体育的目的,少年时期的博尔特也不例外。什么样的运动员才能获得商家的青睐?运动成绩要达到极致,个性要鲜明,不循规蹈矩,甚至充满争议,这样才有话题,才有充足的曝光率,才能获得更多商家的喜爱,获得代言,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而集这些特质于一身的人,不就是博尔特吗?
转换一下思维,如果博尔特生在中国,可能就像孙杨、刘翔一样,电视荧屏上肯定也会看到闪电的身影,所以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联想,给博尔特的经济团队提个建议:可以来中国参加真人秀;如果想踢球,曼联不要你的话,也可以考虑财大气粗的中超,毕竟在中国,足球正在成为人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博尔特想在中国霸占“头条”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