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赛事”搞新意思 伦敦出新招只为球迷更享受网球

张奔斗11-16 10:31

体坛周报记者张奔斗伦敦报道  

当比赛结束,负者背起球包在全场掌声中挥手走人,赢家留下来接受现场采访——这样的固定流程我们已经在各项网球大赛中见得太多。

本届ATP伦敦总决赛搞出了点儿新意思。首场比赛后,人们吃惊地发现,蒂姆首先接受了现场记者的访问,然后再是德约。首轮小组赛的另两位输家孟菲尔斯与西里奇,也都接受了现场访问。蒂姆和孟菲尔斯都是总决赛新人,能够来到伦敦已经很开心了,尽管输球还是满面春风地接受了采访;西里奇也是圈内公认的好品性,此次还是ATP人道主义精神奖获得者——第一场比赛就遭遇世界第一,也是够难的,不过他还是很配合地做了采访,甚至和满场球迷拿自己的花短裤开玩笑:“多点儿颜色也没什么不好,难道不是吗?”

对了,你可能也已经琢磨出来了,四位首轮输球的球员中,只有瓦林卡没有接收采访,径直背包走人。毕竟发挥糟糕,加上本身就是很有个性的球员,这也可以理解。不过,从赛事运作的角度来说,输球球员采访环节时有时无,缺乏统一性,也容易造成迷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强行将输球的一方留在现场接受采访,必要性真的很大吗?

从2008年搬离上海到2009年落户伦敦,总决赛今年已是连续第八年在伦敦举办,比起之前的五年上海、两年休斯敦、一年里斯本、一年悉尼,甚至上世纪90年代的六年法兰克福与四年汉诺威,都属于驻扎时间很久的典型。伦敦人对网球的热爱是球市的最大保证,不仅上周日的首日赛事上座几乎爆满,就连周一和周二这种工作日下午的双打比赛,也能有七八成上座率,这种票房在全球可能也只有伦敦能够做到。

尽管已经是一项“老赛事”了,但伦敦一直也在尝试为球迷带来新的感觉,输球一方也要在现场接受采访,便是一个大胆试验。当然,这有赖于球星的配合。小组赛阶段倒也罢了,毕竟,输球并非肯定意味着告别赛事。但试想如果是半决赛和决赛这种关键轮次,输球一方心情必然相当低落,是否愿意勉力支撑进行现场采访,还需观察。

从媒体工作的角度来说,今年的赛事同样带给记者不少新鲜的感觉。首先是O2体育场旁边的新酒店终于造好了,从记者入住房间的窗子就能看到那造型奇特O2体育场的一角,每天进出往返非常方便,再也不用担心深夜比赛结束后在凄冷寒风中坐班车或是倒腾地铁才能回到市区的酒店。

庞大的O2体育场内,有吃有喝有玩耍。原本位于三楼新闻中心的区域,据说正在建造一家新的购物商场。所以,今年的新闻工作区域全部被搬家挪到了一楼,新闻中心与赛后发布厅以及媒体餐厅都相距数百米。虽然不是非常方便,但每天能有几次借机走走倒也不错,避免了一整天都趴在电脑前,伤腰伤眼。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