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大革命》连载第3章第36节:于亚东的电话

第3章 投入魔鬼的怀抱
第36节 于亚东的电话(第3章完)
实践出真知,贾秋明估计,当初“超人”也是在实战中一点一滴摸索出的体系。苦于如今自己没有实战机会,如之奈何?
贾秋明知道的唯一下球门路便是李思,对于李思,他的心情其实很复杂。从第一次与李思有交流开始,贾秋明就一直在着力与他保持距离,虽然因为巨大利益的诱惑一度走得很近,但在听闻传说后立刻彻底远远避开。其实仔细想来,李思对他一直挺仗义,先是帮他交了好几个月的房租,最近又真金白银分给了他小一万块钱,之前还想分给他5.3万,是贾秋明自己不要,再者3次去KTV也开销不菲。虽说是李思根据他的推荐吃大鱼,贾秋明只吃到一点小虾米,但毕竟是李思一人承担全部风险,赚大头天经地义。等到贾秋明提出要退隐江湖,李思二话不说便痛痛快快摆酒作别。一路走来,当得起仁至义尽4个字。
不过,锦上添花的事情做起来不难,患难之中方可见真情。对于李思,贾秋明一直抱有受迫害妄想症,尤其是听闻传说后症状加剧,生怕再不一刀两断就会变成“超人第二”或是“手下第二”。如今总算是如愿以偿斩断了联系,却也斩断了下球的门路。不过,他相信以天下之大,如果真找到了有利可图的投注策略,不愁找不到地方下球,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吗?
虽然赚到10万的宏愿已无法达成,不过贾秋明对赌球并未死心。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踏致力于赌球数学体系的理论研究,却苦于不得其法,基本毫无进展。转眼间便到了5月13日星期日,德甲已于一周前结束,西、英、意三大联赛迎来最后一轮,只有英超尚余争冠悬念。这天下午,他接到了于亚东的电话。看到来电显示,贾秋明原以为是交代去现场报道欧洲杯的相关事宜,不过于亚东只字未提此事,只是约他下周六一起看拜仁对切尔西的欧冠决赛。《体育竞报》每周日、二、四做版,每周一、三、五上摊,周六是个休息日,可以安心赏球。
“看球嘛,人多了才热闹,你要是那天还没约,过来跟我们一起吧?”
“都有哪几位老师啊?”贾秋明可不想再碰上英超名记吕强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欧冠决赛可以算是球迷的节日,没必要因为此人坏了心情。
“我这边有3个人,我和梁思知你都认识,另外还有国际足球主笔冯古武,你应该听说过。上次活动他正好出去采访,后来听说了你的事迹一直想跟你见见面。”
贾秋明自然是知道冯古武的,与吕强的文抄公风格不同,此君的作品向以文笔犀利、言辞辛辣著称,正是他所欣赏的有鲜明观点的记者。尽管贾秋明不可能赞同冯古武的所有观点,却也为他的文字功力和对足球的深刻研究所折服。这样的人,他自然也是很想会一会的,“好啊,冯老师的大作我拜读多年,到时候我要找他签名,哈哈!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哪儿集合?还是去报社?”
“我想的是咱们晚上可以先去唱歌,然后吃完了宵夜回来看球。你看怎么样?”
一听到唱歌,贾秋明条件反射般就想到了米雪。自从结束了与李思的合作之后,他与米雪便再也没联系过。“行啊,去哪儿唱歌啊?”
“还没定呢,这不是刚有打算聚众看球嘛。你有什么推荐?”
推荐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不太方便说。且不论交情深浅,就冲对方的文化工作者身份,也不合适领他们去那种地方。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贾秋明是受到于亚东邀请,如果贸贸然提出去米雪那里,到时候账单谁来结?他倒不是吝啬到舍不得请客,可是一想到自己3次过去,李思每次的总开销都在万元上下,贾秋明只能感叹囊中羞涩了。还是收起不切实际的幻想吧,“没有没有,我就是问问,到时候好提前过去。那我等您消息,定了时间地点通知我,咱们好好聚一聚。”
“行嘞。对了,今晚英超你觉得谁能夺冠啊?”
这算是问料么?好久没人问料,贾秋明都有些空虚寂寞了。不过应该不算吧,只能算是球迷切磋,当然,对方是高段位球迷。“曼城夺冠无悬念吧,领先8个净胜球呢,主场拿下QPR还不是轻轻松松。”
“那你觉得曼城能赢盘不?让两球/两球半。”
这算是问料了!贾秋明瞬间又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一刻他回到了旁观者清的状态,2004-05赛季英超末轮4队保级仅1队取胜的往事猛然映入脑海。“今天应该是曼城大热吧,我觉得不如去下盘,这样QPR输一个就全赢,输两个还能赢一半。”
“行,看看这次你的料准不准。要是还能准,以后我就跟你下英超了。上次利物浦打阿森纳那场我还后悔没跟你哪。”
挂了电话,贾秋明一阵苦笑,自己推球准还真是名声在外了。然而转念一想,对啊,自己怎么忘了张云峰当初就说过,于亚东、马南陈等人都是赌球界的老司机了,这一个多月来还一直苦于没有新的下球渠道,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体育竞报》国际部众不就是现成的渠道嘛!
念及于此,贾秋明开始期待起下周六的聚会了。如果真有信得过的下球渠道,就算请他们去一次KTV也值得啊,反正也上不了楼,大头省了,因此4个人4千块钱也就打住了。如果按照谭孝礼说过的江湖规矩小费自结,更是只要2500元,他通过赌球前前后后可是入账了12200元呢。
贾秋明期待这次聚会,殊不知于亚东比他更期待。眼看欧洲杯将至,国际部分管英超的编辑却被网媒挖走。如今纸媒不景气,若是放在平时有人离职,剩下的编辑将就将就熬过最初的慌乱期,等到适应了之后也就可以凑合过了,毕竟一个人的活分摊到众人身上并不显多。于是,国际部从阵容最鼎盛时的12名编辑,一步步温水煮青蛙似的减少到了目前的5人,这还是算上了主编马南陈和副主编于亚东。奈何撞到了大赛的节骨眼上,此时减员无疑将对大赛报道影响极甚巨,经报社领导同意,国际部可以招入1名编辑,补回6人之数。
然而即便有招人指标,能否招来满意的人选仍是未知之数。若是放在10年前,听说《体育竞报》招国际足球编辑,自然是应者云集,甚至业内动心思跳槽的都会大有人在。然而现在报社紧缩银根,别说像当初一样拍出数额惊人的签字费,便是工资相对于网媒甚至其他平媒也失去了优势。一个月后欧洲杯便将开幕,留给新人磨合的时间所剩无多,如何花最少的钱招到来之能战的编辑,让马南陈和于亚东两人颇费思量。
在“直通欧洲杯”活动决赛中,贾秋明给于亚东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人对足球的了解之深甚至超过国际部不少编辑记者,闲聊中透露出京华大学毕业的背景说明此人文字功力至少不会太差,只要能培养出新闻敏感度,在国际足球编辑这一行的前途不可限量。如今国际部出缺,他自然想到招揽这位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遗憾落选,却又因为优胜者夏梦雨的放弃而侥幸入围的最强实力选手。然而,且不论这份工作对贾秋明有没有吸引力,一旦他入职便是《体育竞报》员工,自然不可能再以活动优胜者身份作为特约记者前往现场报道欧洲杯。如此苛刻的招聘条件,贾秋明能答应吗?
点击下方关键词“赌球大革命”,阅读小说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