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勇夺高球世界杯亚军 是中国高球的强心针吗?

体坛+特约记者闻风报道
没有1.47亿年薪的教练,没有举国的欢呼关注与助威呐喊,中国球员吴阿顺和李昊桐就这样在高尔夫世界杯的舞台上收获了并列亚军,刷新了中国队在高尔夫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好战绩。
有人说这样的好成绩无疑是打给中国高尔夫行业一剂有力的强心针,毕竟如今的大环境,正经历所谓“最严寒冬”;也有人说,这是媒体的过分夸大,世界杯亚军含金量有限,一切不过是一碗捂热的鸡汤。
必须承认的是,世界杯在高尔夫赛事中的地位,并不算高。纵使是少有的可以肩负国家名号出征的比赛,并且有丰厚的冠军奖金,但在参赛阵容上:56位选手中3位世界前十、14位世界前五十,也就是一场普通美巡赛的水平。包括小麦、斯皮思、戴伊在内的世界前五全部缺席。这样的竞技水准,虽是世界杯,却是与大满贯、世锦赛及巡回赛旗舰赛事等高坛顶尖赛事差距较大的。
然而,同样必须看到的是,即便阵容实力有限,中国队的吴李组合仍不算劲旅。在28支参赛队伍中,这对中国搭档的平均世界排名仅排在第16位。如此看来,亚军的成绩无疑是一份惊喜。
不同于奥运会,高尔夫世界杯采用的赛制是四人两球比杆赛与四人四球比杆赛交替。相比较奥运会的个人比杆赛,这样的赛制要求的不仅是球员的个人实力,更是团队之间的相互了解、包容以及默契。尤其四人两球赛,球员轮流击球,不仅要对队友的球路打法非常熟悉,更要在队友出现失误时及时调整心态,不埋怨不责怪,同时第一时间找到补救的最优解。这一点,吴李组合做的很出色。他们的两轮四人两球赛成绩可以排在全部参赛队伍的第二位。
在这个全球瞩目的国际赛场,中国搭档在账面实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团队间的协作配合,取长补短,创造历史,这似乎听起来,是比单纯的“亚军”更加立体,更加令人兴奋的。从一只只抓鸟,到愈渐频现的长推,吴李组合的表现也大大吸引了外媒的关注:“挥拳、击掌、撞胸,他们就这样笑着打了一天”。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5-2016赛季,会发现,吴阿顺李昊桐的出色发挥早有铺垫。先是4月李昊桐赢得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拿下个人生涯首个欧巡冠军的同时,完成中国球员对冠军奖杯的蝉联。随后6月,吴阿顺赢得欧巡赛-奥地利公开赛,成为中国首位在欧洲本土赢得欧巡赛事的球员。两个月后,二人携手出征里约奥运会。而就在一周前,李昊桐还是欧巡赛年度最佳新人的最有力争夺者。这一切的惊喜,都不仅闪耀在我们眼中,更发生在全世界的媒体眼里。
又一个冬天来了。回首中国高尔夫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吴阿顺李昊桐的捷报不断,还是冯珊珊勇夺奥运铜牌后的LPGA两连冠,以及小将窦泽成的异军突起……我们总能在一次次振奋中寻得一线希望,作为高尔夫人继续坚持的动力。虽不知这一丝丝温暖究竟能否驱走严寒,但我相信,他们中的一些,终会成为缕缕春风,为中国高尔夫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