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大革命》连载第4章第3节:三五千多不多

第4章 金粉色的欧洲杯
第3节 三五千多不多
感慨了一番,梁思知接着接着说道:“可惜好景不长,这还没赢几天就开始输,当时我们整天感叹,这个月又给庄家打工了,甚至这一年又奉献给庄家了。输得最惨的时候,于亚东还找我借了两万块钱还债,哈哈哈哈。”只是这笑声实在没什么底气,更多倒像是自嘲。
于亚东脸上一红,好在包间里灯光昏暗看不出来。其实他恼火的是梁思知政治太不正确了,明明很清楚此行的目的是招揽贾秋明,怎么净捡糗事说?即便说糗事能拉近关系,大幅提升亲密度,可借钱还债这种事也太影响行业形象了吧?
闹了个大红脸的于亚东只能赶紧往回找补,“当时我不是刚交了房子的首付,手头紧嘛。小贾,刚才你不是问既然知道别人也在输,为什么还会信别人的推荐么?那是因为自己一直错,就会变得信心全无,但是又急于翻本,于是越输就越下,越下就越输,越输就越没信心。此时不管别人是赢是输,只要是有推荐都会觉得应该比自己准。那次就是这样,马南陈神秘兮兮地跟我说看好一场比赛,我觉得挺有道理就跟了。正好比赛的时候我在外面宵夜,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是得到点球了,我一听也来了精神,结果过了半分钟,他说点球没进,又过了一小会儿,说是对家进球了,然后就挂了。”
点球不进反被进,这确实够悲催的,更悲催的是还拉上别人一起输,最悲催的是被拉上的人还得挣钱还债。贾秋明开始理解为什么马南陈后来要定下那样的规矩了,“现在你们还是上班时间不许讨论赌球吗?”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能有人讨论就不错了。”于亚东指了指梁思知,“比如他,已经彻底退出赌坛了。现在编辑部就剩我和马南陈两个人还身在江湖,不过我们下得小,纯粹是小赌怡情了,胜负心一淡,胜率也恢复正常了,额,就是50%左右。所以听到你说一场下三五千,我当时就惊了,一般敢下这么大的只有两种可能,或者看球特别准,或者特别有钱。我觉得,你应该是看球特别准的?”
贾秋明原本有些不以为然,一场三五千还算大?那是你没见过李思一场下多少。别说李思,就算谭孝礼也是一场一万啊。不过转念又想,李思本就是小庄家,属于职业赌徒,心态自然非爱好者可比,哪怕是精通足球的爱好者。至于谭孝礼,那是因为有自己供料。而且自从自己不再推球后,谭孝礼最近也基本淡出赌坛了,即便偶尔自己下也只下一两千,即便如此还要找自己合计合计,可见一入江湖再无自信,基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
“我下球其实也不准,如果是纯粹给别人推荐成绩还行,自己下正确率也就是一半对一半。不过我肯定更不算有钱的那一类,就我现在的工资,按你们的话说,输两场球就算是给庄家白打一个月工。”
贾秋明可不知道于亚东的小九九,于是实话实说,听到这一句,于亚东心里就有底了。每场下三五千,两场就白打工,看来月入在6千到1万之间,确实不算高薪,这让他有了进一步行动的信心。正好冯古武一首歌唱完,于亚东给他使了个眼色,接下来需要这位英超名记出马现身说法了。当然,话题需要自己先引导过去,“你太谦虚了吧,你们IT行业的收入不是都挺高的吗?”
贾秋明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刚毕业不到两年,能拿到什么高薪。其实原本打算本科毕业后申请奖学金出国的,后来听说现在这家公司将来准备上市,能拿员工股躺着数钱,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了。不过现在来看嘛,就公司现在这规模,上市是遥遥无期了,所以我现在也挺迷茫的,可预计的未来看不到发展前景啊。”
“那你觉得现在这份工作做得顺不顺心呢?”冯古武终于加入了聊天。
“谈不上不顺心,做起来还算顺手,就是挺累,加班不加钱是常事。”
“那你现在看球看得多吗?”
“以前上大学经常熬夜看球,现在只能说是偶尔。毕竟翘课是正常现象,翘班就要罚钱了,只能少看球多看集锦了。都是生活所迫啊!”
“生活压迫你,你就打破生活的枷锁呗。你现在应该还没结婚吧?那就更不可能有孩子了,如果觉得工作没多少钱,也没多少前途,还没多爽,就得趁现在没有那么多羁绊勇敢闯一闯。你就比如说我当年,差不多是15年前了,当时我做外贸,每个月能拿9千多块钱,你想想,是90年代末的9千块钱啊!但是我觉得没意思,正好有家足球报纸招人,我一咬牙就去了,你知道当时一个月给多少钱么?”
既然冯古武这么说,贾秋明觉得应该没有9千那么多。说来90年代末月入9千绝对算是高薪了,一年收入绝对付得起大房子的首付啊,而自己现在的年收入连个厕所都远远买不起。贾秋明摇了摇头,“不知道,5千?”
“5千?美得你啊,两千!当时我还结婚了,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不过还是踏出了这一步。不好说这一步是对是错,不过至少能干上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能一两年内看,这样的选择都是不值的,可是过了五年、十年再看,或许就会庆幸当年痛下决心。人活一辈子,开心也是活,不开心也是活,浑浑噩噩还是活,为什么不选第一种呢?”
作为当今业内最著名的英超记者,冯古武的决断确实很让人佩服,然而贾秋明却嗅到了一丝奇怪的味道。冯古武第一次和自己聊天就拿这种私事当开场白,是不是有点交浅言深了?如果他另有目的,会是什么呢?难道是鼓动自己跳槽?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别说没好处,根本就是毫无关系嘛。如果一定要扯上关系,难道是暗示自己和他一样转行去做国际足球采编?莫不成《体育竞报》想招揽自己?
隔行如隔山,这太扯淡了吧?自己是个名校理工科毕业生啊,放弃平生所学去和笔杆子打交道,玩笑是不是开得有点大?不过如果抛开文理隔阂这一层不论,贾秋明觉得在《体育竞报》上班实在是一件快意之事。首先便是冯古武所说,工作直接就是兴趣爱好,从此想看什么比赛就看什么比赛,再也不用担心熬夜影响第二天上班,因为看球就是工作!其次身边都是足球同好,甚至还有赌球同好,相互交流切磋想必是极好的,即便已经知道这帮骨灰级足球通的赌球战绩不敢恭维,但至少也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嘛。再者《体育竞报》一周三期,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周只用上三天班?若真如此,想想就很爽!
不过,贾秋明觉得这件事还是太虚幻缥缈。且不论自己有没有会错情,即便对方真有招揽之意,有几件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要考虑的。首先,这份工作报酬如何?贾秋明可没有当年冯古武的决心,收入锐减到不足目前的1/4,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其次,自己能适应做文字工作吗?别干了两天干不下去,再想回现在的公司也回不来了。
诱惑有多大,疑问就有多大。最先要弄明白的是对方到底意欲何为,必须是当真有心招揽,后面的问题才有探讨的价值。既然对方旁敲侧击,贾秋明决定也采用同样策略,这样一旦碰壁便可全身而退,不伤面子、不伤和气。
点击下方关键词“赌球大革命”,阅读小说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