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说好的“瓜穆相看”怎么演砸了?

体坛+记者林良锋述评
欧冠烽火暂熄,国际比赛也告一段落,曼彻斯特双雄终可心无旁骛专注英超了。红蓝两家却被疑云笼罩,这个赛季原本被标榜为“瓜穆相看”的大戏,结果才打了1/3,领衔主演已不是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而是孔蒂和克洛普。论名头,“孔明”和“霸王”(好吧,我是看到渣叔的胡须编的)比不上鸟叔和瓜仙,论手法,两位也不是理想主义或实用主义的代表,赛季开锣时,怕是没多少人想到这个节骨眼上,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都过得不如意。
不爽只是表面,也是两位名帅唯一的共同之处。
曼市双雄变化看得见
本赛季开局看得你我目瞪口呆,最近13场各项赛事曼城4胜5平4负,尤以上轮主场1比3不敌切尔西最为惨痛,瓜迪奥拉赔了夫人又折兵,两名绝对主力阿圭罗和费尔南迪尼奥各停4场和3场。本月还有阿森纳和利物浦两强虎视眈眈,日子难熬。曼联的蹉跎来得更早,耗得更久。自9月初德比惜败,随后11轮只赢了2场,33分拿了1/3。看9月至今的状态,曼联不如斯托克城、伯恩茅斯、沃特福德、西布朗甚至水晶宫,积分榜的形势更难看:落后榜首深蓝13分,被抛离欧冠及格线9分(恰为曼城所据)。穆里尼奥坐不住了,逢人就说“曼联是英超最不走运的球队”,这话有点道理。
和斯托克城、伯恩利、阿森纳以及西汉姆联交锋时,曼联占据场面优势,无奈时不我与,频频失分,但英国媒体并不同情:“若泽觉得场面比范加尔时期大幅改善?别自欺欺人!”不过,舆论倒不否认曼联确有本质改变,改变何在?防线提得更前,攻防多在对方半场,射门次数是范加尔时期的数倍不止。但在媒体眼里,只要没赢,进球不多,穆里尼奥的调教就不及格:“那不是砸了1.5亿换来的吗?你倒是拿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啊?”
这就有点借刀杀人了。说穆里尼奥没有新鲜概念,当然是和芳邻对比。比如横竖不要哈特,愣是换个脚法更好却未必扑救更靠谱的门将,又比如边卫内收置于中卫身前,让边卫改踢中卫,中卫平移镇守两闸,边锋抱定边线,防守中场成了最“自由”的球员。无论媒体是否看懂瓜迪奥拉的排兵布阵,没见过的新鲜事情总能让他们兴奋莫名,“夫子所言,我心戚戚”,忙不迭高呼“英格兰足球就得学习这个打法”。那些理论早有本土教练实践,惜包装没有“洋味”,做了白做。恰是媒体批评的地方——后防倒脚开启进攻,是瓜迪奥拉花大力气整治的区域,他的全部理念都是从这一点着手。几年前的欧洲超级杯,拜仁和切尔西的平局,瓜迪奥拉强调控传的思路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果曼城迎战切尔西时,阿圭罗和德布劳内将多次得分良机化为进球,还会有媒体鼓噪“瓜迪奥拉的理论存在明显缺陷”吗?如果曼联近百次射门的效率提高一成(仅12%,列英超倒数第4),他们还会啰嗦看不到穆里尼奥的“迪化妙手”吗?
改革岂能朝夕见效
瓜迪奥拉践行理想遇挫,绝大部分和球员能力不达标有关,讨论哪些人合适或者球员错在哪里,要比质疑瓜迪奥拉的理想更有建设性。质疑主裁判泰勒乱断葫芦案,也比批评“曼城无球时极脆弱”到位,英超这么有钱,何不网罗全球一流裁判,让人少看一些荒谬的判罚?曼彻斯特未能奉上“瓜穆相看”,客观上受制于赛程紧密,本周欧战是两队本季迄今第24场比赛,曼联自8月后就未有一周不受国际赛事和内外杯赛干扰,曼城则是在之前一周才没有周中任务。赛程紧锣密鼓,穆、瓜都难得有时间系统拨乱反正。反观切尔西和利物浦,各打了17和18场比赛,光是休整就占了不少便宜。饶是如此,人们还是对利物浦在上轮扔掉两球领先优势感到不解。
是不是瓜、穆一时无法让麾下领悟各自的思路?瓜迪奥拉的设想较为明晰:控传,节奏,强攻,边中结合;穆里尼奥的打法仍让外人摸不着头脑。曼联既有大胜莱斯特和斯旺西的流畅,也有和弱队尴尬言和的滞涩,当然,人们还是看到了穆里尼奥整体框架的一鳞半爪:“我从未带过一支球队控球优势如此明显,机会如此频繁。”这和他之前带切尔西两期以及波尔图、国际米兰有本质不同,更趋近他带皇马的场面。
但要满足媒体的口味,穆里尼奥还要付出更多。他在皇马和曼联的场面偏离自己偏爱的轨迹,很大程度受两家俱乐部传统影响。在伯纳乌他原则上有所取舍,连膺国王杯和西甲,在曼联也许要花更多时间,因为皇马当时阵容较之曼联更成熟,临门一脚也比曼联更高效。曼联的防守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无论是球员的属性、素质和潜力,还是人员搭配和默契程度。又回到上文所及:来不及修正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瓜迪奥拉可能已经有了理想阵容的完整设想,媒体曾透露他要清理大部分中后场球员,究竟是引援还是提拔,人们拭目以待,曼城后场的老化和低能有目共睹。穆里尼奥也有同样的刚需,他还比瓜迪奥拉在进度上略输一筹:至今未给人“我找到理想首发”的印象。在媒体总结瓜迪奥拉防线变阵兼轮换的同时,穆里尼奥的补锅式轮换尚未遭到舆论敲打,最近两场杯赛,曼联最强主力阵容已见端倪,但因牵涉鲁尼、拉什福德、林加德等本土派系,穆里尼奥未必愿意步子迈得太急,戒急用忍更能反映他时下的态度。从本周末起,我们也许能看到瓜穆相看的复苏,但仍是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