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年度最佳有争议? 虚拟积分中他仍当之无愧

记者李婷报道
北京时间13日凌晨,世界羽联公布了2016年度的各个奖项,在最受关注的“最佳男运动员”中,李宗伟击败谌龙、张楠/傅海峰、约根森、吴蔚N/陈蔚强这四对候选人,第五次获得最佳男运动员的称号。伴随着李宗伟举起的最佳奖杯,是不少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今年没有获得大赛冠军的李宗伟,真的比其他候选人更“佳”吗?
论勤勉,李宗伟当之无愧
如果从世界羽联一直以来所推崇的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李宗伟无疑是最佳的。自去年解禁以来,他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世界各地参赛,特别是今年,从年初的奥运积分赛,但年中的汤姆斯杯赛,再到里约奥运会,以及里约奥运会后的超级赛,除了因伤临时决定放弃了中国公开赛和香港公开赛外,李宗伟绝对称得上是羽坛劳模。
特别是在里约奥运会后,34岁的这位大马名将并没有像林丹、谌龙一样选择休息,而是很快就站在了日本超级赛的赛场上并最终获得冠军,他说:“从奥运会回来后也想多陪陪家人,但是我有参加比赛的义务,有对赞助商的责任。”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一直以一种职业敬业的面貌来对待比赛对待媒体对待球迷,李宗伟是当得起“最佳”的称号。
论成绩,李宗伟稍显吃力
但作为一名运动员,成绩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在拥有出色成绩的基础上才能再言其他,所以关于最佳男运动员的选择,最主要还是应该以成绩说话。在世界羽联公布的五组候选人的名单中,他们每一人(对)都在2016年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谌龙——里约奥运会男单冠军;
张楠/傅海峰——里约奥运会男双冠军,新加坡超级赛男双冠军;
李宗伟——里约奥运会男单亚军,马来西亚、印尼、日本三站超级赛冠军;
约根森——汤姆斯杯冠军成员,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吴蔚N/陈蔚强——里约奥运会男亚军,丹麦超级赛男双冠军。
在以上的成绩中,该怎么去衡量谁的表现更优异?世界羽联是有着自己的积分体系,原本是可以参照世界羽联的积分来进行对照,但是在这个积分体系中,奥运会和世锦赛并列第一级别,冠军同样享有12000的积分。这实在很不科学,毕竟奥运会四年一届,世锦赛则是除了奥运年外一年一届,很多球员都表示世锦赛的魅力已经大不如昔,这两个冠军的积分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论积分,羽毛起太过混乱
其次,羽联总决赛和超级赛中的顶级赛并列积分体系的第二级别,冠军享有11000分,总决赛和一年五站顶级赛,四年加起来一共二十四个冠军,居然只比四年一个的奥运冠军少了1000分,也就是说,在一个四年的奥运周期内,只需要获得二十四个冠军中的两个,就足以在积分上超越一个奥运冠军的头衔。
所以,用世界羽联的积分体系来衡量候选人在本年度成绩上的表现,并不能够做到很有效的反应,那么,我们便可以根据世界羽联的积分和网球的积分来制定一个新的积分系统,为今年获得世界羽联最佳男运动候选人的五组选手做一个排名,看看在这个积分系统中,谁会是“最佳”。
我们可以参照一下ATP的积分排名,在网球全年的比赛中,积分最高的是大满贯赛,冠军享有2000分,亚军享有1400分;其次是大师系列赛,冠军享有1000分,其后还有冠军分值为500分、250分等等的国际系列赛。
然而羽毛球的项目特性与网球有着不小的区别,在网球比赛中,一年四站的大满贯赛事最为重要,相反网球的奥运冠军则有点“打酱油”的形式,而羽毛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奥运会,它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所有比赛,并且会超出许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吉新鹏纵然只获得了一次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却并无其他太多的大赛桂冠,却仍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
虚拟积分体系下李宗伟仍为最佳
那么,我们首先把最重要的羽毛球奥运冠军积分定位在2000分。由于今年是奥运年,并没有世锦赛,因此第二级别的冠军应该是汤尤杯。在世界羽联积分体系中,球员在团体赛中获得的积分换算程序繁琐,是取决于基本分+奖励分,而且本身排名越高积分越高的选手,在汤尤杯中获得的分值会相应更高一些,如果你本身世界排名不高,但全队有机会获得冠军,你身上加载的分值也并不见得就比高排名的亚军选手高。
纵然汤尤杯是团体赛,但是团队冠军也带给了其中个人选手世界冠军头衔,并且主力球员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全队的最终成绩,因此我们给获得汤姆斯杯冠军的男选手加以1500分的积分。而在奥运会、汤尤杯之后,第三级别的赛事应该是顶级超级赛。世界羽联为了打造羽毛球精品赛事,提高赛事的影响力,便仿效网球的四大满贯,从2011年开始在十二站超级赛中设定了五站的“顶级赛”,它的奖金和积分都比其他的超级赛会更多一些。
不过相较于四大满贯,五站顶级赛无论从对外的影响力还是对内的价值,并没有达到世界羽联的预期,一站顶级赛的冠军,自然不能和奥运冠军相提并论,它也不足以和汤杯冠军的重要意义相比,因此顶级赛的冠军我们给予1000分的积分。而第四级别便是十二站中的其他七站超级赛,冠军的分值我们给予500分。
对于奥运会的亚军,等同于大满贯亚军1400分,但是除了奥运会的亚军外,其他比赛的亚军我们并不列入其中,这是因为无论是汤杯亚军还是超级赛亚军,价值并不大,你很难会想起全年十二站超级赛某站比赛的第二名是谁,但是你一定记得住近几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中隔网而立的那两个人,所以只有奥运会的亚军,我们带入到这个积分系统之中。
至于更后面的黄金大奖赛、大奖赛,这些低级别的赛事并不在我们的积分考虑当中,毕竟世界羽坛的顶尖选手除了在特殊时期为了争夺积分会参赛外,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去选择参加这些低级别的赛事。而作为世界羽联积分体系第二级别赛事的超级赛总决赛,虽然它的重要性可以和顶级赛相媲美,但由于“最佳”的颁奖是在总决赛开拍前,因此,总决赛我们可以在此忽略不计。
那么,根据这个排名系统,最佳男运动员的五组候选人会获得什么样的排名?
第一名——李宗伟,里约奥运会男单亚军1400分+两站顶级赛冠军2000分+一站超级赛冠军500分=3900分
第二名——张楠/傅海峰 ,里约奥运会男双冠军2000分+一站超级赛冠军500分=2500分
第二名——约根森,汤姆斯杯冠军1500分+一站顶级赛冠军1000分=2500分。
第四名——吴蔚昇/陈蔚强,奥运会男双亚军1400分+一站顶级赛冠军1000分=2400分
第五名——谌龙,里约奥运会男单冠军2000分
根据这个排名,获得世界羽联官方“最佳男运动员”的李宗伟仍为最佳。这说明综合李宗伟的大赛表现,他是最优异最稳定的,虽然世界冠军是他的软肋,但他如此勤勉为推广羽毛球所做的贡献,也不是一两个世界冠军所能比拟的。
国人心中张楠/傅海峰为最佳
在国人心中,两届奥运冠军张楠/傅海峰其实是最佳人选。
奥运冠军不用说了,这首先就是实力的佐证,此外,张楠/傅海峰还获得了新加坡超级赛的男双冠军,这说明这对男双组合不仅仅只是在奥运会上有着登顶的实力,在平时的超级赛中也是能够获得最后的冠军,因此他们在奥运上的夺冠不是偶然,本身就在男双项目中拥有顶尖实力,从实力上和成绩上讲,获得最佳无可厚非。
再把二人分开来讲,傅海峰和蔡S曾获得过“最佳男运动员”的称号,“风云组合”也在四年前的伦敦拿下了奥运男双冠军,四年后的里约,傅海峰的搭档换成了张楠,他依然站上了冠军领奖台,在一个项目中和不同搭档蝉联奥运冠军,这本身就说明了傅海峰有着足够的实力获得最佳。
而张楠四年前主攻混双,和赵芸蕾曾获得伦敦奥运会混双冠军,四年后的里约他在混双和男双两个项目中双线作战,首次参加奥运会男双比赛,就和傅海峰获得了冠军,一个人在两届奥运会中站上了不同项目的冠军领奖台,这也是张楠能力的体现。傅海峰和张楠在奥运会中作为组合的夺冠和作为个人创造的历史,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
而这份虚拟榜单中谌龙居然掉到末位,让人惊讶,其实想来也有道理。单从成绩的重要性上来说,自然是谌龙奥运冠军的分量更重,但是除此之外,他全年再无其他更耀眼的成绩,无论是作为汤杯中国队一单,还是在全年的超级赛中,谌龙并没有显示出中国男单新一代领军人物的气质。
不过奖项到底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得之我幸,失之也无所谓。而明年的这个奖项,希望中国选手能够用自身优异的表现,能够真正站在世界羽联颁奖盛典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