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宁面对两场硬战毫不退缩 父亲生病惹她牵挂

特约记者邓小九报道
西方传统的平安夜,女排联赛第二阶段的第13轮开打,江苏女排坐镇主场以3比0击败了四川女排。作为江苏队最倚重的主攻手,张常宁得到了18分,和队伍中这场比赛的“得分王”、另一位奥运冠军龚翔宇仅有2分之差。
结束比赛那一刻,场上的惠若琪隔网相对和昔日的队友、四川队的张晓雅开着玩笑,站在球场中央的张常宁简单地和队友向球迷致谢后回到休息室。和以往相比,张常宁脸上的笑容少了。
原来,张常宁的爸爸生病了。
父亲病重 引兄妹俩牵挂
张常宁出生于“排球世家”,她打球的天赋传承于父亲张友生。熟悉老一代排球人的都知道,张友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世锦赛和亚锦赛上,他与汪嘉伟、胡进等男排最早的一批队员都曾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张常宁从父亲张友生那里继承了身高和球技,还有对排球的热爱。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排球队里玩,最喜欢看同父异母的哥哥张晨打球。虽然名气不如妹妹大,成绩也不如妹妹好,但张晨对中国男排来说还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之一。不过,他之于男排,可不是单单因为帅,这个已经在国家队坚持了十多年的老队员,在今年的五月男排奥运落选赛上,拼尽了最后一滴血,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这位老兵用一次次的坚持诠释了一个排球世家对排球的爱。
其实,父亲张友生之前身体就不是很好。在2012年担任江苏男排助理教练之前,就做过大手术。那时,他患了心脏病,心脏需要接受一种“换瓣手术”,风险很大。但手术后休养了半年,他就回到队中。
如今,又是一场病。12月月初,张友生进行了血管瘤支架手术。那场耗时10个多小时的重大手术前,张常宁随队客场征战北京。后来,血管瘤引发肾病,让刚退休不久的他不得不在南京一家医院进行透析治疗。
父亲的病也让在征战男女排联赛的张晨和张常宁变得忧心忡忡。在女排联赛上一场江苏客场打完辽宁后,得到26分的张常宁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一直挂念父亲。回到南京,一边备战,一边尽可能去多陪陪父亲。而张晨,身为家中的顶梁柱,更是忙前忙后。
作为老国手,张友生本该在这个年龄尽享天伦之乐,儿子家庭幸福,女儿成为家中奥运冠军,可没曾想却要遭受病痛的折磨。
拼命三娘状态稳定
尽管即将过去的这个12月里,张常宁过得很是起伏,但作为江苏队的绝对核心,她却经受住了重重的考验。她知道,爸爸需要她陪伴,队伍也需要她继续付出。
联赛第一阶段,江苏队三大奥运冠军坐镇阵容可谓豪华,但惠若琪因身体原因在后半段才偶有登场,龚翔宇再有天赋,可经验仍需积累。在联赛中,遇到逆风球时引起的状态波动还需要她更多的积累比赛经验,很多时候,张常宁挺身而出,又打主攻,又接一传,算得上队伍最累最辛苦的人。但交出的答卷并没有因为她的劳累而打折扣:。
12月17日,联赛进入第二阶段,江苏女排面临着更大的考验。惠若琪也披挂上阵,承担起进攻和为球队提供地面保障的任务,张常宁作为江苏队中的核心,更也不想随意告假,这个“拼命三娘”是真拼了。
击败四川和辽宁后,江苏女排进入正轨。在天津和浙江都输球后,这个在第一阶段只排第三位的江苏女排积分20分,已赶上天津,和排第一的浙江也只差2分,比第四名四川女排则多了9分。后面还有5轮比赛,江苏女排还有希望更进一步。显然,对这支豪华之师,四强,甚至决赛都不是她们的目标,她们的目标很坚定:冠军。
可在连续征战的节骨眼上,谁曾想张常宁的爸爸又经历如此遭遇。说不分心,那是假的。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张常宁平日里也是个很黏爸妈的乖女儿。父亲生病,她当然牵挂。
上周日的男排联赛,张晨没有随队出征。江苏队主教练卢卫中表示,家庭比球队更需要张晨,于是让他安心照顾家庭。而张常宁虽然没说太多,但她知道外界对她的关心。
谨防伤病 不止张常宁
说张常宁是中国女排里约夺冠的12名队员中最累的一个也不为过。从里约归来后,大多队员都得到了长时间的休整,但她和龚翔宇在家呆了两天就应援亚洲杯。
带着冠军归来后,又是后奥运时期一连串的社会活动,从省里到国家队赞助商,张常宁心知感恩。于是,又是马不停蹄的联赛。高强度,大密度的比赛对这个全勤兵来说,考验颇大。可如此奔波,身体素质再出色,也让人不免担心,千万要避免伤病。
去年联赛打到中段时,张常宁曾有过肌肉拉伤离场的经历。而如今,再是满血,再是年轻恢复的快,高密度的比赛也会让人吃不消。
张常宁的状况和在土耳其征战的朱婷有些类似,高密度的比赛让她们的身体经受着不小的考验。但好在,土耳其瓦基甫银行的主帅古德蒂还偶尔雪藏朱婷,让她得到充分休息。联赛过半,朱婷甚至得到了近半个月的休假时间,这也让她缓缓身体之疲乏,准备1月10日的欧冠比赛。而对张常宁来说,第一阶段的全勤到第二阶段的坚持,体能消耗之大不得不引起警惕。
小伤小病休息一两场还能及时恢复,一旦遇到严重伤病,影响的恐怕就是整个职业生涯了。作为年轻的主攻手,张常宁经历了里约的考验,东京奥运会,还期待着她跟朱婷携手作战,中国女排需要她们来捍卫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