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子的名义:法拉利跑车背后的父与子的故事

小中01-06 23:59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小中报道

2016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法拉利只列第332位,位居保时捷、奥迪、福特和丰田之后。2016年最有价值10大汽车品牌,法拉利甚至榜上无名。可是2013年、2014年,法拉利曾连续两年被英国知名品牌评估公司Brand Finance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力压苹果和可口可乐。由于是奢华品牌而且产量有限,法拉利品牌的实际价值往往被低估。不过,法拉利品牌的绝大部分价值是无形的,与其说它是一款汽车,不如说它是一个概念、一种理想、一个象征和一种渴望。

Brand Finance是这样解释法拉利的蝉联第一:“黄色背景中一匹跃起的马,这一标识在全世界都能马上被认出来,即使是在那些没铺柏油路的地方。在它的母国,在全世界众多的爱好者当中,法拉利所激发的远远超出对品牌的忠诚,它激发出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膜拜,它的品牌影响力不容置疑。”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法拉利跑车象征着地位和财富。为了纪念法拉利进入美国市场60年,法拉利公司曾推出一款纪念版新车,总共只生产了10辆,每辆售价250万美元。但这还不是最贵的法拉利,这一荣誉属于法拉利Pininfarina Sergio,它的售价为300万美元,总共只生产了6辆,那也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被渴望拥有的车型。而2013年,一辆法拉利250 GTO二手车拍出了3800万美元的天价,就连好多艺术珍品也卖不到那个价格。那款车于1962年至1964年生产,总共只生产了39辆,被认为是世界汽车史上最好的车型。

法拉利车队最有名的车手是迈克尔·舒马赫,他曾说过一句话:“法拉利在人们的心中。”不过,法拉利的雏形却开始于一位父亲的头脑里。他就是意大利人、法拉利之父恩佐·安塞尔莫·法拉利(Enzo Anselmo Ferrari)。

儿时三大梦想:男高音歌手、体育记者或车手

提起法拉利跑车,就不能不提恩佐·法拉利。1962年,法拉利的设计和创造者出了一本回忆录,那个时候,法拉利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但由于儿子迪诺的英年早逝,法拉利也成了一个跟悲剧联系到一起的品牌。

恩佐·法拉利189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纳(Modena),摩德纳位于波河南岸,是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摩德纳省省会。恩佐·法拉利的父亲阿尔弗雷多·法拉利有一间金属加工作坊,主要为意大利铁路公司生产桥梁和车棚。恩佐·法拉利有一个哥哥也叫阿尔弗雷多,比他大两岁。小时候,恩佐忌妒哥哥,因为哥哥学习成绩比他好。

不过,哥哥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同年,父亲阿尔弗雷多·法拉利也去世。尽管恩佐·法拉利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及,但他的一些朋友们后来则指出,哥哥去世之后,他母亲的言行让恩佐·法拉利感觉到,她最好的儿子是阿尔弗雷德,他死了之后,她最好的儿子也就不在世上了。可能因为那个缘故,恩佐·法拉利说那段时间他感到“令人害怕地孤独”。正是在那种孤独中,在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毁掉的世界里,恩佐·法拉利开始了他的征程。

童年时代,恩佐·法拉利有三个梦想:一是成为歌剧男高音歌手,一是成为体育记者,一是成为汽车车手。20世纪初叶,赛车开始引得民众的痴迷。那个时代的车手们驾驶汽车以电闪雷鸣般的速度呼啸而过,身上没有任何保护装置。民众视他们为疯子,但却又喜欢那种刺激。在车手们身上,民众似乎看到了旧时四驾马车车手的身影。

1919年,驾驶一辆CMN汽车,恩佐·法拉利在赛场上初试身手。事实证明,恩佐·法拉利不是一位出色的车手。但从赛车经历中,恩佐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些东西对他后来成为一名顶级汽车设计和建造大师有帮助。一年后,恩佐加盟阿尔法(Alfa)车队,阿尔法公司是总部设在米兰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在那里,他不仅是一名车手,还怀有远大的理想。在回忆录里,恩佐·法拉利说: “我被一种近乎病态的欲望所控制,我希望能为我所深爱的汽车做些事情。”

车手恩佐·法拉利

炒鱿鱼和四年解密期

1929年,恩佐·法拉利创建了法拉利车队。当时,阿尔法公司已改名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车队属于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一直到1939年,恩佐·法拉利一直为阿尔法·罗密欧公司干。但那一年,由于“一系列令人不快的因素”,他被解雇了。恩佐·法拉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离开阿尔法,他发誓要向阿尔法·罗密欧证明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怎样。

离开阿尔法·罗密欧时,总部设在米兰的意大利汽车制造公司为恩佐·法拉利规定了四年的解密期。在那四年里,恩佐·法拉利不能重建法拉利车队,也不能参加赛车比赛。离开阿尔法·罗密欧之前,恩佐·法拉利头脑里已经有一些酝酿已久、有的甚至接近成熟的设计方案。但由于四年解密期的存在,那些雄心勃勃的计划不得不被推迟实施。

但解密期也有好处,正是在那漫长的四年时间里,恩佐·法拉利开始设计后来名闻遐迩的法拉利车型。离开阿尔法·罗密欧之后,恩佐·法拉利决定单干,自己创业。他创建了Auto Avio Construzioni(汽车飞机制造公司)。1943年,他把工厂搬到了马拉内罗(Maranello),那是摩德纳郊区的一个小村庄。

法拉利商标图案的来历

在阿尔法时代,法拉利车队的徽标就已经是一匹跃起的骏马。自己创业,恩佐·法拉利决定沿用那个标识。

据恩佐·法拉利本人讲,跃马标识的故事很简单,但也很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弗朗切斯科·巴拉卡(Francesco Baracca)是意大利空军的王牌飞行员,空战34胜。在他驾驶的战斗机上,就喷有跃马的图案,那是巴拉卡家族的徽章。

1918年6月19日,在驾机贴地飞行,对奥匈帝国军队战壕进行攻击时,弗朗切斯科·巴拉卡的飞机被对方炮火击中,飞机坠毁,他本人也丧命。据说在一次赛车比赛上,恩佐·法拉利正好遇到弗朗切斯科·巴拉卡的母亲。她建议恩佐·法拉利把儿子飞机上的图案用到他的汽车上,说“那会给你带来运气”。

巴拉卡家族徽章

恩佐·法利拉果真使用了直立的跃马做自己汽车的图标,只不过弗朗切斯科·巴拉卡的原图案中,背景是乳灰色,而在法拉利车的商标中,背景变成了黄色。在原来的图案中,骏马也是前腿抬起,后腿站立,但直立的幅度较小。而在法拉利商标中,跃马的直立幅度更大。

法拉利

或许那个图标真的给恩佐·法拉利带来了好运气。1951年的一场赛车比赛,法拉利汽车第一次占胜了阿尔法汽车,恩佐·法拉利第一次击败老东家,报了当年被炒鱿鱼之仇。获胜之后,恩佐·法拉利流下了眼泪。那既是幸福的眼泪,也是痛苦的眼泪。在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透露了当时他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杀死了我的母亲。” 

光环上有车手鲜血

1980年,接受一家电视台专访,恩佐·法拉利说,在法利拉品牌的形成过程中,历代车手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拉利在竞技上的成功,一半取决于车子的质量,一半得益于车手的水平,两者在作用上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意大利有两个教皇,一个是梵蒂冈的天主教教皇,另一个就是恩佐·法拉利,他被称作“北方的教皇”。据许多了解他的人透露,恩佐·法拉利对车手的严苛近乎野蛮残忍。一般而言,如果在比赛中出了事故或者问题,尽管事故可能导致车手丧命,恩佐·法拉利依旧会把责任都推给车手。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也断言,数量众多的事故可以用车手的缺点与不足来解释,是由于车手“在竞技上准备不足”而导致,大多数情况下,车手们“反应上不够迅速”,“在判断和估计上也犯了错”。

法拉利是好车,速度也快。但法拉利车的历史,也是由数不清的事故和悲剧写就,而这些事故和悲剧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法拉利品牌的浪漫光环。

法拉利历史最为著名的一起车祸发生在1957年,主角是西班牙车手、波塔哥侯爵阿方索·卡维萨·德巴卡(Alfonso Cabeza de Vaca)。在意大利米勒-米格利亚赛事上,阿方索·卡维萨·德巴卡驾驶的法拉利290MM赛车撞上了看台,导致12人死亡,其中有车手自己和副驾驶,10名罹难观众中则有5名儿童。

1958年则是法拉利历史上死者最多的一年。那一年,法拉利车队有3名车手:意大利人路易吉·穆索(Luigi Musso),他被恩佐·法拉利称作“完美风格车手流派的最后一个代表”;另两位车手则是英国人迈克·豪索恩(Mike Hawthorn)和彼得·科林斯(Peter Collins)。三名车手之间的敌意很大,据说,为了使法拉利车队取得好成绩,恩佐·法拉利也有意刺激这种敌意。当时,库珀车队有最好的赛车和最好的车手——英国车手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法拉利车队要想取胜,恩佐·法拉利得让他的三名车手满怀斗志。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否认他曾经挑拨法拉利三名车手之间的关系,否认曾给他们拴对儿。他也否认为了出成绩,他曾要求车手们做超出他们各自能力范围的事情。尽管极力为自己撇清,但在很多人眼里,恩佐·法拉利仍被视作一个操控者。

路易吉·穆索1958年死于法国大奖赛上,当时他正近乎绝望地追赶自己的队友、同是法拉利车手的迈克·豪索恩。后者也于1958年丧命,他倒不是死于车祸,而是在发生在英格兰的一起飞机空难中丧命。彼德·科林斯则死于德国赛车大奖赛,那也发生在1958年。在一年时间里,法拉利的三位车手都驾鹤西游,这绝非巧合。

确实,在那个年代,赛车手职业风险比现在要高很多。那个时期,每年都要死好多车手。当时的赛车不安全,这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因素则是许多车手有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有求死的欲望和光荣殉身的精神,他们把车子开得飞快,在他们的出色表现背后,隐藏着自杀的痕迹。

但另一方面,恩佐·法拉利残酷无情的哲学也被很多人视为附加的风险因素。据说,当得知车手尤吉尼奥·卡斯特洛蒂(Eugenio Castelotti)在车祸中身故的消息后,恩佐·法拉利先是对发生的一切表示遗憾,之后他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车子撞成什么样了。

“马基雅维利都只能做他仆人”

在BBC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中,法拉利公司的会计卡尔罗·本兹(Carlo Benzi)说:“如果(恩佐·)法拉利投入政治的话,马基雅维利会成为他的仆人。”要知道,恩佐·法拉利的前辈同胞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卡尔罗·本兹还以玩笑的口吻说,在法拉利工作那么多年,他唯一一次见到恩佐·法拉利哭,是在税务局里。

而据恩佐·法拉利传记作者理查德·威廉姆斯说,恩佐·法拉利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一个天才,他能让他的所有合作者都发挥出最佳状态。事实是,在法拉利,所有人都得竭尽全力,这也包括车手们。

梵蒂冈甚至把恩佐·法拉利比作萨图尔诺(Saturno)。在古罗马神话中,萨图尔诺是农神,是罗马最古老的神衹之一。他是宙斯的父亲,专吃自己的孩子们,后来他被宙斯推翻,逃到了罗马。在那里,他反倒改邪归正,教人耕种土地,那就是罗马农业的由来。

当然了,恩佐·法拉利对车手要求那么高,是因为他的参照对象太过完美。在恩佐·法拉利心目中,最完美的车手是塔齐奥·努沃拉里(Tazio Nuvolari)。1935年,开着一辆法拉利车队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诺沃拉里赢得德国大奖赛冠军。在比赛中,诺沃拉里击败了多位德国车手,而他们的车子远比他的要好。这场胜利被称作“不可能的胜利”,是赛车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弱者击败强者的例子之一,据说可以跟美国短跑选手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取胜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引得“第三帝国”勃然大怒,而且自感颜面扫地。

恩佐·法拉利认为法拉利跑车是完美的跑车,认为努沃拉里是完美车手的化身。在恩佐·法拉利看来,努沃拉里有勇气,有胆识,有克服困难的精神,而且还有过人的天赋。恩佐·法拉利曾称赞努沃拉里,说在拐弯时,努沃拉里挑战了“人类可能和物理定律的极限”。恩佐·法拉利眼里只有一个努沃拉里,在努沃拉里之后,他一直在不停地寻找一个新的努沃拉里,为他认为最完美的赛车寻找着一个完美的车手。

为了胜利,恩佐·法拉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阿根廷著名车手胡安·曼努埃尔·方乔(Juan Manuel Fangio)曾效力过法拉利,1956年,他为法拉利赢得年度世界总冠军。后来,方乔曾透露说,恩佐·法拉利曾故意弄坏他的车子,只是为了向外界证明“尽管在方向盘后面坐的不是世界冠军,但他的(法拉利车队的)车子也能赢”。

方乔的话让恩佐·法拉利大为光火。一般而言,他会努力保持绅士风度,但那一次他激烈地回击了阿根廷人。恩佐·法拉利说方乔的说法荒诞不经,那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方乔是“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车手”,但“他一直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迫害”。他的意思是说,方乔车技不错,但他不招人待见。

见过墨索里尼

恩佐·法拉利1988年8月14日去世,享年90岁。在1980年代,在他去世之前,他的那本回忆录又增添了新的一章,专门介绍法拉利车队历史上的著名车手。那一章的名字是“车手们,多么伟大人!”

被介绍到的车手中有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与恩佐·法拉利共过事的奥地利车手尼基·劳达(Niki Lauda)、奥地利车手吉哈德·博格(Gerhard Berger)、加拿大车手吉尔斯·维伦纽夫(Gilles Villeneuve)。1982年5月8日,维伦纽夫在比利时F1大奖赛排位赛上丧生。

另外一些车手的名字也被提到,比如法国车手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英国车手尼格尔·曼塞尔(Nigel Mansell)和巴西车手埃尔顿·塞纳。对于巴西车手塞纳,恩佐·法拉利的评价是,“每时每刻他都是一个大胆的自我表现者”,他是一位拥有“不容质疑的速度偏好和直觉”的车手。

在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还讲述了他与许多意大利名人的交往。他对菲亚特公司创始人乔瓦尼·阿涅利和布加迪汽车公司创造人艾托·布加迪很倾慕,他曾跟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见过面,他还跟意大利著名记者、剧作家、小说家库尔尼奥·马拉帕特有过一段交往。除了意大利名人,恩佐还跟法国著名才女作家、《你好,忧愁》一书的作者弗朗索瓦丝·萨冈有过一面之缘,对于法国著名作家、《红与黑》作者司汤达,恩佐·法拉利则非常仰慕。

在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还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儿。有一次,他跟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瑞典著名电影演员英格丽·褒曼见面。罗西里尼非常喜欢法拉利车,当着英格丽·褒曼的面儿,据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哪种感觉比开着法拉利跑车并把时速提到240公里更美丽。”

法拉利成功秘诀

法拉利为什么能成功?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恩佐·法拉利的自知之明。

在回忆录中,恩佐·法拉利说::“我希望法拉利工厂在未来保持它现有的规模,在一个小工厂里却存在着一个大的精神,它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不想成为工业家,我一直相信我应该是一个建造者,因为工业的一些要求我消化不了,而它也与我创新推动者的脾气形成对立。”

尽管有不少人批评恩佐·法拉利,说他是个控制狂,是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但恩佐·法拉利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团队中每个元素都可以作出贡献。在他看来,新人可以带来创新,老人可以带来经验,只有调和好所有人,才得取得整体的成功。

1960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演讲时,恩佐·法拉利曾说过下面这样一段话:“事实上,赛车并不必然是一个优秀头脑的十月怀胎,但它肯定会是整体工作的巅峰。这项工作要持之不懈,要有爱,要由一个被共同理想和热情所控制的一群人来完成。”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恩佐·法拉利知道自己的优势,他也洞悉潜在法拉利买家的特点。他把法拉利的购买人群划分为三大类:体育顾客,他们甚至可能愿意参加赛车比赛;一位50岁的成功人士,他买一辆法拉利作为给自己的礼物,以实现童年的梦想,同时庆祝他的成功和他社会地位的攀升;第三类人则是爱表现自己的人,他们对机械原理一窍不通,他们买一辆法拉利就像买一件皮衣,只是为了炫耀。

对于第三类顾客,恩佐·法拉利一般会热情招待,不厌其烦地做各种解释。他说:“在马拉内罗,他们一年也不会来几次。通常而言,他们会带着漂亮的女人,那些女人可以引得整个装配车间技工羡慕的目光。对于这类顾客,我尤其不敢怠慢。我跟他们谈论内部装饰、外部喷漆和车身颜色。而做所有这一切时,我都要非常地耐心。”

丧子之痛 私生子成接班人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就算是恩佐·法拉利那样成功的人,也经历了世上最不如意的事。恩佐·法拉利和妻子只有一个孩子,叫阿尔弗雷多·法拉利。之所以给儿子起名阿尔弗雷多,恩佐·法拉利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儿子的爷爷。

儿子昵称阿尔弗雷迪诺,简称迪诺,他1932年1月出生。儿子很小时起,恩佐就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送他到欧洲最好的学校上学。迪诺在瑞士学习机械工程,在制造汽车方面展露出过人天赋。但1955年,迪诺患上了肌肉萎缩症,于1956年6月30日不治身故。

爱子迪诺死了,恩佐也不是就此无后。他与过一段婚外情,情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皮埃罗·法拉利(Piero Ferrari)。皮埃罗1945年5月22日出生,但他出生之后,父亲恩佐·法拉利一直没敢认他。只是在妻子过世之后,恩佐·法拉利才与私生子皮埃罗相认。

刚开始时,恩佐·法拉利认为自己的最理想继承人是迪诺。出生在赛车制造之家,迪诺非常喜爱赛车运动,他也有那方面的天赋。据恩佐·法拉利说,迪诺“出生在赛车世家,他对赛车运动非常热爱”。但是,为了接父亲的班,恩佐放弃了做车手的梦想,去学了机械工程。除此之外,迪诺也极富语言表达天赋,按恩佐·法拉利说,“他知道在恰当的时刻找到恰当的词语”。

皮埃罗·法拉利

迪诺24岁英年早逝,那让恩佐·法拉利悲痛欲绝。自儿子死后,他每天都要去儿子的墓地看望儿子,那个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那本回忆录,也是献给儿子迪诺的。恩佐·法拉利回忆录的书名为《恩佐·法拉利》,副题为“我最恐惧的快乐”。

是的,无论人生中取得多大的成功,恩佐·法拉利还是痛苦的。他心中最大的痛是儿子迪诺的英年早逝,那个痛,即使用一生中所有的成功也无法抹去。

在世上,恩佐·法拉利最好两样东西:一个是好车,一是漂亮女人。但恩佐·法利拉也知道,喜好就是喜好,喜好不等同于爱,它的近义词或许欲望。

但谈到爱的话,恩佐·法拉利心中却只有一个:“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可能拥有的唯一无条件的爱是一位父亲对他儿子的爱。”

法拉利  /   F1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