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国足边锋群戏一人合格,无核无锋球荒延续

王玮晨01-11 13:54 体坛+原创

1月10日,中国杯首场比赛中国队以0比2负于冰岛。整场比赛,里皮几乎全部启用新人,且边路球员居多。他目的明确,就是想看能否在12强赛中为国足1队补充一点边路的新鲜血液。结果没有正印前锋和组织串联的中国队延续了464分钟不进球的尴尬表现。而边锋的群戏中,似乎也只有1人合格。下面将详细讲解本场的战术选择和人员问题。

阵型:433

本场比赛延续了此前国足的体系,采用了一个433阵型。守门员池文一,两个中卫搭档是杨善平和高准翼,范晓东、邓涵文分居左右两个边。中场三角站位,拖后的是阵中唯一的国家队常客蔡慧康,另外两个在他身前的是尹鸿博和池忠国。前场三叉戟为曹赟定、毛剑卿和惠家康,图1。

边路成考察重点

这套阵容中排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场上是没有正印前锋的,且多是边路球员,除了前场三叉戟,中场的尹鸿博在俱乐部也是多走边路。在球队的进攻和防守体系上,三中场和三叉戟的层次也很鲜明。图2是中国队进攻三人组的站位,边锋毛剑卿打在了中锋的位置上。

而在由守转攻时,中国队的进攻多集结在左路,寄望能多将球给到曹赟定脚下。另一侧的惠家康则不停中移,将整条右路让给插上能力不错的邓涵文,像图3这样。里皮在这场比赛中,不论是排兵布阵还是战术设计,可以说都是围绕两条边来做文章。

核心尹鸿博无球强于有球

在中场方面,虽然是三角站位,但在实际进攻中,尹鸿博的位置会被顶到更前面。蔡慧康主守,池忠国辅助蔡慧康,尹鸿博则是主攻,这是三人的职责分工。尹鸿博是在由攻转守时,由他推进分球,串联前场的三叉戟。图4是一次很典型的这种进攻,首先中国队人员集中在左路,曹赟定拉边,惠家康中移后和毛剑卿跑出一个交叉跑位,之后由尹鸿博策划进攻线路。

尹鸿博在其中实际就承担了一个组织串联的责任。而他上半场确实也给对方制造了不小的威胁,不过威胁多是来自他的前插跑位。我们看图5和图6,这是尹鸿博在冰岛左右两个肋部制造的威胁,都是突然启动,甩开防守队员直接插进空当。图6则是跑出了中国队本场最好的一次机会,可惜没有打进。

但是在传球方面,尹鸿博给大家的印象就不多了。这场比赛来看,尹鸿博的无球跑动能力要比有球能力强,由他去串联整个边锋群确实够呛。上半场的后半段,曹赟定也是和他换位,尝试自己去主导球队进攻。图7是中国队的上半场的实际站位图,我们可以发现,19号曹赟定的触球平均位置比11尹鸿博还要靠后。

整个上半场,中国队控制住了场上局势,两个边后卫的插上给了球迷不少的惊喜。不过在进攻前沿缺乏组织串联,又加上是边锋客串的中锋,导致很难创造出有威胁的射门。

陈中流替尹鸿博成转折点

下半场里皮首先用胡人天换下了毛剑卿,毛剑卿上半场确实踢得很郁闷,踢在中锋的位置上多在跟冰岛后卫缠斗,而这显然并非他所长,身体状态也不是太好,仅一脚做球让人有点印象。在换下了毛剑卿后,曹赟定去到了中路,惠家康去到左边,胡人天则打在了右边路。这样,前场就彻底的边锋化了,可见里皮仍旧是想考察边路球员。

尹鸿博由于在前场几次莫名的传球失误,被里皮在57分钟用陈中流换下。这一手也被视作是比赛的转折点。此时的中国队阵型更近似于一个4411了,陈中流上场后和蔡慧康组成了双后腰,两个边锋被拉回来,原本在蔡慧康身边的池忠国被顶到了更前面,接替尹鸿博成为球队的组织串联者,图8。

只能说池忠国在组织串联方面比尹鸿博要更为糟糕,虽然在中场有几次不错的护球和传递,不过失误实在太多了。一些不必要的传球很多时候都在坑队友。中国队第二个丢球也来自于他的失误,他在中场直接长传找边路队友,结果被防守队员获取后一个反击打到前场造成丢球。我们看图9,实际他身边就有更好的选择,旁边的队友无人看防,非得长传找被边后卫盯死的边路。

另外换上场的陈中流受制身体状况,在后腰位置上踢养生球,危害是什么就不详细解释了,大家都知道。

前锋尝试皆无力

中国队在调整过后,前场串联变得更差,防守端又上了个散步的,再加上蔡慧康和杨善平本来就速度过慢,体力出现问题后,简直是在衬托冰岛球员速度。冰岛加强进攻后,又抑制住了中国队两个边后卫的起飞。整个局势开始逐渐向冰岛倾斜。

而在前场的锋线选择上,中国队则显得异常混乱。毛剑卿在场上时,虽然踢得有些别扭,但与对方防守队员还有一较之力。到了下半场,前锋则开始了不停的轮换试验。看了比赛的球迷,估计都很难想起下半场究竟谁在踢前锋。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曹赟定、胡人天、惠家康、王靖斌都试了下。图10就是拉开场地宽度后,惠家康在中间踢前锋。

边路球员过多带来的问题

边路球员过多,在进攻端就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禁区里无人抢点。除了后半段换上场的王靖斌身高还行,其他的球员都比冰岛队员矮了近一个球,而中国队主打边路进攻,但是不论你怎么打,最后还是要打到中路去的,然而脚下球和头球中国球员都很难在禁区里抢到点。我们看图11这样的起球,传进去几乎就是给对方打反击机会。全场中国队边路起球无数次,有威胁的进攻是0,仅有的一次头球威胁还是罚角球,由蔡慧康制造。

另一个问题就是分工不明确造成的混乱。我们看个典型的例子,曹赟定在左边路带球横向盘带后射门,这在中超可以说是曹赟定区域,如果在俱乐部,申花队友肯定是帮他拉开防守队员,用来给他创造射门空间。结果在国家队,当他这样做时,两个队友都拼命往他身前前插,将防守队员聚拢后,导致球被轻松挡出。

整场比赛来看,里皮主要的目的很明确是考察新人,特别是边路的新人,以期望给国足的十二强赛带来新的补充。结果在边路球员过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没有前锋以及前腰的边锋群戏导致中国队始终难以制造威胁进攻。虽然0比2输了比赛,不过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里皮大概心里已经有谱了,这也不失为一个重要收获。

球员点评

曹赟定:面对冰岛球员,展现了良好的技术优势。中国队内单独一档的存在,目前这支队伍中唯一具备在国足一队上场的球员。

高准翼:本场比赛最大的收获,有些球的处理略微有点毛躁,不过各方面素质优秀,在他身上能看到金英权的影子,不出意外国足未来十年的一头一尾要靠他和张玉宁了。

范晓东、邓涵:两个边后卫在上半场给人都带来了不小的惊喜,特别是范晓东。不过在中国出现被动时,又很难真正站出来帮助到球队。实力距离国家队还是有一定差距。

蔡慧康:按理说应该场上的老大哥,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结果出球仍是短板,防守端仔细看了他几个球,不爱跑动和启动过慢都不同程度导致过对方威胁。身上的肉,是时候减减了,足球比赛不是肉搏战。

尹鸿博:开始让人有惊艳的感觉,不论是在防守端还是进攻端,不过持续的时间很短暂,之后越踢就越在暴露自身的问题。天赋有,但是不看好他的国家队之路,不论边还是中,他都有些尴尬。

池忠国:典型的僚机,让他主导球队进攻属于坑球队也是坑他自己。

惠家康:太想表现自己了,一拿球就闷头带,视野有一定问题。

毛剑卿:踢中锋不是很合适,结果一比较发现,其他人比他更不合适。毛剑卿估计自己也比较郁闷,这么长时间没进国家队,结果就踢半场,踢得还是中锋。

杨善平:转一次身,冰岛球员能过他两遍,梅西能过他五遍的水平。面对日韩的速度型前锋,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不知道里皮敢不敢看。

陈中流:技术层面无法评价,还是先回绿城吃奶把身体状况养好吧。


中国杯  /   国足  /   冰岛  /   里皮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