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漉漉VS绿油油 2017年达喀尔的天气格外任性

赵威01-13 17:18

体坛周报记者赵威报道 

从2009年开始,达喀尔就进入了下半场。上半场是黄沙弥漫的,下半场是绿草如茵的;上半场是干旱的,下半场是湿漉漉的。除了我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之外,达喀尔拉力赛的经营和运作模式也改变了。前半场是以报名费为主要收入的赛事模式,而下半场则形成了品牌推广的成功商业案例。天哪,这还是一样的比赛吗?

如果此处回答不,那就可以省略下面的文字了。对,就算有一千种一万种声音的质疑,达喀尔仍然是达喀尔,那种挑战极限的基因从未曾改变。说到这里,那些老达喀尔们肯定会笑,是啊,达喀尔就是达喀尔,这差不多是对于一切刁难问题的标准答案,初来者常常感动得一塌糊涂。无论南美还是非洲,达喀尔的主要共性就是不确定性,只有不确定性藏在风沙和暴雨的后面,藏在马达轰鸣的快意和昼夜不寐的疲惫的后面,而这样的好奇,这样的向往,继1983年和1988年的非洲磨难后,在2017年的南美版达喀尔中达到极致。

2016年的达喀尔同样是关于一场暴雨的回忆,加上WRC的畅想曲。于是很多车手和车队们糊涂了,这是达喀尔吗?组委会必须做出改变,赛前发布会上,拉维尼一再强调这将是南美最有挑战的比赛,他有点担心个别车迷的智商问题,又补充道:这将是南美最难的一届。

拉维尼没有说错,路线设计者是年轻的前达喀尔冠军科马,这个西班牙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和法国人德普雷一道垄断了达喀尔的摩托车组。现在德普雷在标致继续狂飚,科马就暗笑:等着,我来了,在路书上。没有谁会质疑这份路书的重量,路线的多样性,领航的难度,都可以让所有参赛者们只有喘息的份儿,不会再有时间和精力抱怨。但是,这样的难度,如果加上天气的任性,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今年的达喀尔,我们要记住的不是路书,而是任性的天气。前三菱车队冠军领航以及三菱运动总经理塞埃斯很感慨地告诉记者:“从此之后,天气的研究将要成为比赛举办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事实上,达喀尔团队已经认真考虑过。科马在去年最后一次勘路时,就曾这样说:“现在的路面比较踏实,走起来会容易一点。”而和他一道勘路的法国电视台的记者们已经苦不堪言了。

可以想象得出,在这样的千里奔袭中,所有参赛车手在抵达终点之后的如释重负。而在这样的艰难之外,科马和拉维尼一道全面恢复了非洲版达喀尔中最折磨人的一项内容,那就是两段中间不能维修的马拉松赛段。在整体海拔3500米的乌尤尼,连续两个赛段长达814公里,加上行驶路段合计1514公里,幸好,幸好,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相当的部分,否则,还有多少车手可以顺利会师萨尔塔呢?

对,会师萨尔塔,对于本届达喀尔的所有车手,不,还有所有的技师,所有的记者以及所有的组委会人员,都是像长征中会师陕北一样值得期待的事情。暴雨冲毁了道路和桥梁,组委会庞大的车队没法按原路行驶,尤其是组委会的重卡更是无法通过,就连直升飞机的加油以及维护都无法保障,在南美,达喀尔遇到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次卡壳。在非洲,这样严重的经历有过两次,分别是1983年和1988年的沙尘暴,当时,比赛演变成了救生。2017年的达喀尔,虽然到当地时间周三晚上,还有14辆摩托车没有按时抵达,但所有参赛和随行车辆都在组委会ERTF和GPS系统的掌控之中。

为什么要取消赛段呢?问问题的记者肯定很傻。第10赛段会不会如期举行呢?问问题的人肯定很忧虑。傻有傻的可爱,忧虑有忧虑的理由。事实上,一直到周三,拉维尼和科马都在等待天气亮出绿灯。

毕竟,我们来到南美,不是来看风景,而是成为风景。尤其是对于标致军团这样早就排练好节目的车队,他们期待着舞台重新搭建好,他们可以重新狮吼。本季达喀尔几乎消灭了所有意外,MINI老迈了,丰田号外了,在最受瞩目的汽车组,内斗仍然是主题曲。我们早就可以忘记老头塞恩斯了,新人德普雷现在仅仅充当第三者的角色,等待着勒布和彼得汉塞尔:一个是达喀尔先生,一个是WRC先生。

达喀尔雨后的新王,到底是达喀尔的,还是WRC的呢?


达喀尔  /   WRC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