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政策部分值得观望 时间点选择似霸王条款

胡博轩01-17 12:04 体坛+原创

胡博轩

我是比较支持新政中的部分内容,例如在外援人数的限定上。原因很简单,在中国足球必须痛定思痛,甚至重新上路的今天,的确要想出一些对策甚至是强制性的政策去发展新的中国足球。当然,有些政策可能在日后被认定为错误;有些内容再日后被确定是弯路,但没办法,现如今的中国足球已经在谷底徘徊了太久。为了逃出去,只能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理解这个新政策的出台。不管这真的是中国足协的拍头一想,还是外界盛传的“执行圣旨”。

但是,不管这是谁的主意,都得说,这个时间点过于匆忙,匆忙到让人对中国足协更加痛恨。因为,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简直就是霸王的,甚至可以说带着对诸多俱乐部极大的蔑视和不尊重。我曾经在俱乐部任职过,要知道,大部分比较成熟的俱乐部对于新赛季的准备和预案,早在上个赛季即将尘埃落定时,就已经完成了相当明确的计划。当一个赛季结束后,大部分球员都会像上学的孩子们一样,可以放个长假,但很多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是没有办法放假的。因为他们必须迅速投入到下个赛季的准备当中。这其中包括新的人员组成、组织预案、战术总结研讨、资金预案等等等等……………………尤其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而言,甚至可能会直接连夏季转会的计划都会做出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曾经分别跟过吴金贵指导带领的上海申花、高洪波指导带领的长春亚泰、以及我家乡球队北京国安。三支球队的准备工作都是上个赛季结束前,就已经明确了下个赛季我们要干什么。实事求是地讲,这三支球队完全可以代表豪门球队、平民球队和老牌劲旅。也就是说,如果忽然来了一个政策,那么对绝大多数俱乐部的备战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当足协新政出台后,不少旅居海外的朋友,包括记者、甚至有在海外俱乐部任职的朋友都表示,“在欧洲,这样的政策至少要提前两年进行研讨,然后必须要征得大多数俱乐部的同意才可以。”

开头我就说过,我是支持一些新政出台的,例如外援的限制。但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时间点太过于仓促了。我们没有完全效仿欧洲的必要,去提前两年研讨,但哪怕是提前一年告诉各个俱乐部,“同志们,我们2018年要这么干了啊,2017赛季,你们自己琢磨怎么打、怎么练、怎么签合同……”哪怕是给各个俱乐部一年的缓冲时间,让他们利用一个赛季的时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契合点,将损失降到最小,我认为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足协没有这样做。

实际上,大约一个月前,足协就出台了一份征询意见的草案,当时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大多俱乐部并没有当回事,据记者了解,在给予的回复中,几乎大部分俱乐部是持有反对意见的。但足协第一并没有公布所谓的征询意见的结果;第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宣布了新政。一位俱乐部工作人员私下中笑谈,“这就好像我刚吃完海鲜大餐,剔着牙走出餐厅,背后就有人给了我一闷棍。”当然,不少工作人员都表示,“我们反对有用吗?可不是谁问我们都说支持。”末了加了一句,“你可别说我说的啊。”最后这句话让我产生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其实,中国的各个俱乐部已经到了“上边怎么说,我们怎么做”的听话程度,俱乐部的要求很简单,“有事您提前说。”的确,这年头,请客吃饭您要是不提前个三两天,弄不好都没时间,别说我花好几亿弄个外援的大事了。

足协新政没毛病,怎么定都没毛病。因为怎么定,俱乐部都得继续干下去。但是下回再有这事,您千万别等梅西都答应我要来踢球了您才告诉我政策又变了。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