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接受俱乐部建议:中超中甲多报两人,过渡一年

记者肖良志北京报道
2月3日,中国足协公布了2017赛季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规程。中超和中甲联赛均规定国内球员赛季初的报名人数为27人,比原来增加了2人。此前,中国足协接受了部分俱乐部的建议,将国内球员报名人数从25人增加到了27人。
不过,2017年过渡一年,到2018赛季的时候,国内球员的报名人数将重新回到原来的25人。之所以过渡一年,是为了让各俱乐部在U23新政的压力下,处理好队内球员的关系。毕竟,中国足协要求大名单中必须至少有4名U23以下球员,对原有国内球员的冲击不小,增加两个名额,可以适当缓冲。
U23新政,是在上级单位的干预下,由中国足协硬性出台的新政。新政出台的时候,没有给俱乐部任何的缓冲时间。接受俱乐部的建议,增加两名国内球员的报名人数,对各俱乐部来说算是一种安慰。
自从2001年以来,U21或者U23新政的提议共有四次:第一次是2001年,当时阎世铎实施的是U21新政,要求甲A、甲B各队,每场比赛必须保证两名U21球员出场,但没有规定是否首发,也没有规定出场的时间,这次新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2004年的奥运会做准备;第二次是2008年奥运会备战期内,纠结于U21政策还是单独组队,最终此项提议没有付诸实施。
第三次是2014年年初,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刘鹏提议考虑U21政策,不过,刘鹏没有强硬推行,当一些俱乐部称U21新政会让中超观赏性大打折扣之后,刘鹏的提议搁浅;第四次是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其他人建议下提出,并且强势推行(和以往不同的是,将本来推行的U21政策改为了U23)。
不仅仅是U23新政,中国足协还会出台相关的措施,为2024年奥运会、2026年世界杯做准备。有可能专门为2001年龄段球员设立一个联赛,也可能采取其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至于是何种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的中期目标是跻身亚洲前列,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奥运会年龄段球员必须到更高的舞台接受锻炼,然后为国家队成绩的提高做准备。因此,中国足协考虑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机会,争取在2024年奥运会和2026年世界杯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