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球迷文化活体展品:5天陪女票 周六陪多特

体坛+特约记者黄润锋发自威斯特法伦
在对的站台,搭上了错的车,到了对的地方,并不是不可能。我吸取了上次德国国家德比时掐点到场的教训,这次提前了两个小时出发只为不错过莱比锡和多特蒙德的这场“东西大战”。本想循规蹈矩地按照“公车-火车-地铁”的老路从波鸿住处辗转1个小时到达威斯特法伦公园站再步行去到多特主场,但就在波鸿主火车站等RE1(一个列车次代号)的站台上,被一位大叔怂恿坐上了早10分钟到站的“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直达列车”——结果不仅省去了地铁转乘,直接到了球场脚下,还比预期早到20分钟——不得不向老司机的神秘力量低头。
大叔一身多特的黄黑装备,但浑身透出一股——并且及其刻意地表达出——“我不是什么死忠拥趸,也就一个‘看球费电’的伪球迷”的慵懒气质。因为看起来估摸有50岁,所以听大叔说祖母仍健在时我不由得惊诧。他给我展示了他的季票,他看了38年多特的球,从不间断,座位都是固定的,周围坐的也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一大家子。
听到“一大家子”后我顺着问了下,是不是孩子也要办季票。他回答道:“我没有孩子,所以我也不太清楚,但小孩应该是可以便宜点,要是再小点——比如5岁以下,应该可以免票了。”我插嘴道:“才五岁就每场都来啊,是不是太小了点!”他忙补充道:“可以让爸爸抱着嘛!家里的季票都是一代传一代的。”
虽然对多特会员间的排票竞争早有耳闻,但我还是试探性地提了一嘴,大叔连忙摇头,表示即便是会员,能不能拿到票都得看人品。他说:“每周五天陪女朋友,周六陪多特……”我开启抢答模式:“周日自己睡大觉!”他笑道:“男人就是懂男人!”
当被问到是不是德国人对德甲比赛的态度和对欧冠比赛的态度相差很大时,大叔说:“主要是欧冠安排在周中,大家工作一天也很累,要是去球场看球第二天可能没办法上班了。像我就一般在家里喝喝小酒,和女朋友一起看看,挺好的。其次就是德甲比赛双方恩怨会多点,球迷也势不两立,在这一点上国家要小于州或者市……好吧,其实主要还是我的季票不包括欧冠比赛,哈哈哈。”另外他还说最近帮一个朋友弄到了两张多特和本菲卡的欧冠淘汰赛球票,因为届时朋友的爸爸刚好要过70岁生日,所以让他们父子俩一块儿去,我听到后表示“这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生日礼物”。
多特很有意思的一个环节:赛前各家媒体对比赛半场和全场比分做出自己的预测。
其间大叔给我科普了德甲赛场上客队球迷被分配到的座位数量占总容纳人数的10%,也就是说今晚只有8000多位莱比锡球迷能在威斯特法伦球场内为球队加油。我借此试探性地问,是不是多特球迷去盖尔森基兴(沙尔克04所在城市,两家球队是鲁尔德比死敌关系)也能拿到10%,他忙打断我,偷偷摸摸地低声纠正我:“不是schalke(沙尔克),是scheisse(狗屁)。”我尴尬地笑了一下,他又用英语补充说:“royal blue(皇家蓝,沙尔克04因球衣颜色而得的昵称)是bull****。”但玩笑归玩笑,天下足球死敌仇家比比皆是,相爱想杀再正常不过。
下了车之后,我一边走一边问他,最想问罗伊斯或者格策一个什么问题。他说最想问罗伊斯是不是要去阿森纳,但他似乎也为“小火箭”作出了回答:“他在这儿买了房子,这是他家乡,这是他深爱的球队,他不会走的。另外奥巴梅扬也是,他也在这买了房子,留下来是最好的。”我开玩笑地问他知不知道罗伊斯住哪儿,他说当然不知道啦,不过知道以前他住国王湖边上,周围太闹了,经常有人在房子外面喊“马尔科!马尔科!马尔科!”,所以他现在住的地方比较安静。
到了球场我们分道扬镳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我换了票进去后在厕所里又一次碰见了大叔。他朝我伸手,我正要击掌,他却躲开了:“我还没洗手呢!”在球场内上百个厕所里的无数个时间点中我们恰好相遇,这不是缘分是什么?虽然相识很短,但萌萌的大叔简直就是德国球迷文化的一个活体展品,让人由衷感慨。
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一样的是,我还是没能在球场内和数万球迷一同歌唱——开场《You'll Never Walk Alone》的歌声响起时,我还在媒体中心吃香肠。
更多精彩报道,欢迎访问www.ttplus.cn下载体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