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N年后巴西不再是足球王国 人人成欧陆豪门粉

小中02-09 22:09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小中报道

五夺世界杯冠军,桑巴足球独步江湖,为世界各地所艳羡和效仿,桑巴巨星辈出、群星璀璨,贝利、济科、罗马里奥、罗纳尔多、内马尔等黄衫巨星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但巴西足球陷入了危机,2014年本土世界杯半决赛输给德国人的那个1比7就是明证。巴西足球问题多多:管理混乱,贫富分化,球场暴力,联赛观众减少,青年才俊早早流失……

但巴西足球遇到的更大问题是球迷的流失。随着有线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巴西人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足球赛事。巴西足球衰落,联赛踢得不精彩,欧洲豪门趁机抢夺巴西国内地盘儿。年轻一代巴西人中,有不少人不是本国球队的拥趸,而是皇马、巴萨、拜仁、曼联等欧陆豪门的粉丝。假以时日,再过N年,巴西人都成了欧洲豪门的粉丝,巴西球队失去了球迷基础,足球王国的大厦就真的要坍塌了。

巴西人怎么可以喜欢外国球队?

足球正在全球化,这有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方面,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偷拳学艺,各个国家的足球特点都已不再是独享的秘密,被普遍地加以借鉴、消化直至吸收。这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全球足球水平普遍提高,弊的一面是世界各地的足球越来越趋同,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特色,越来越千人一面,也越来越平淡、程式化和无味。

另一方面,则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欧洲五大联赛水平最高,钱也最多,世界各地的精英才俊尽入它们彀中。其结果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才都去了欧洲,那些国家的联赛水平降低,水平降低之后,球迷不去球场了,球队收入受影响,只能进一步卖人解决经济困境,结果联赛水平进一步降低,球迷进一步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

足球全球化的第三个体现则是欧洲足球及其文化对不发达国家的侵略。在不发达国家,国内联赛观者寥寥,反倒是欧洲联赛直播大受欢迎。巴萨成了日本人最喜欢的球队,曼联在中国和印度大有市场,阿森纳在阿尔及利亚很得人心。

月亮是外国的圆,不爱自己的,却爱别人的,这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一个比较拿得出手的理由是欧洲联赛水平高、踢得好看,而自己国家联赛水平太低。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吧。

但问题是,这种情况也开始出现在巴西,出现在足球王国。据一些民意调查显示,有些土生土长的巴西人,不是巴西球队的粉丝,而只支持某个欧洲球队,只粉欧洲球队。

巴西是足球王国,足球历史那么令人骄傲,有那么球队可以让人喜爱,为什么他们只爱欧洲球队?

不少巴西人也看到了危险。巴西Ibope Repucom民意调查机构行政总裁若泽·科拉格罗西就显得忧心忡忡。“在不久前,对于巴西来说,这还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当时,人们觉得那只是在(足球不发达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才会出现的事情。不过,如果这种趋势被证实,对于巴西本国球队来说,那将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忽视巴西本国球队而只喜欢欧洲球队的巴西球迷群体很年轻,年纪在16岁至29岁之间。他们大都家境富足,出生于富人或中高产家庭,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借助手机快速上网。

科拉格罗西说:“过去,这个群体是不存在的。现在,它开始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了。当然了,这个群体人数还不多,其所占的比例还在误差曲线范围之内。我也说不好他们究竟占到巴西球迷总数的0.5%还是2%。还太早,难以下结论。统计学上讲,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群体在不停地增长。”

身穿拜仁球衣的巴西女球迷

每卖4件巴萨球衣 才能卖出一件博塔福戈或弗卢米嫩塞球衣

欧陆豪门来势凶猛,这从巴西国内市场球衣的销售量就可略见一斑。Netshoes是巴西最大的体育服装和用品销售网站之一,据该网站的统计显示,在网上,最好卖的是欧洲球队的球衣,巴萨球衣尤其畅销,每卖出4件巴萨球衣,才能卖出一件博塔福戈或弗卢米嫩塞球衣。

要知道,弗卢米嫩塞和博塔福戈是里约热内卢四大豪门球队,从影响力和球迷人数上,它们虽然难与同城的弗拉门戈以及圣保罗的圣保罗、科林蒂安和帕尔梅拉斯相提并论,但巴萨卖出4件球衣,它们却只卖出一件球衣,这一数字对比还是很令人震惊的。

当然了,巴西球迷对巴萨球衣情有独钟,也有球星原因。一方面,现时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梅西是巴萨球员;另一方面,巴西足坛现时最好的球员内马尔也效力巴萨。

但不管怎么样,4比1还是令巴西人感到尴尬。它所造成的心理冲击,跟德国人酿成的7比1惨案所带来的有得一比。巴西球队就那样不济,在市场方面就那样惨败给欧洲人?

有线电视和宽带因特网是“罪魁祸首”

有线电视和宽带因特网的日益普及,是欧陆豪门叩关巴西取得巨大成功的“罪魁祸首”。

都灵大学社会学家卢西亚诺·帕卡格内拉分析说:“对巴塞罗那的爱,是对极致的爱。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对于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阶层,边界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要一支球队或一名球员取得成功,他们就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粉丝的关注和喜爱。”

在最近这个十年,巴萨无论在竞技层面,还是在商业层面,都是最成功的案例。据估计,在巴西国内,巴萨拥有1030万有好感者或粉丝。而且这个数字是保守的,因为它只考虑了年龄在16岁至29岁之间的巴西人。

在这个年龄段上,巴萨已经是巴西国内球迷人数第5多的球队,仅排在弗拉门戈、科林蒂安、圣保罗和帕尔梅拉斯之后,但却排在达伽马、克鲁塞罗和米涅罗竞技等另几家巴甲豪门之前。皇马在巴西有490万球迷,曼联在巴西有250万球迷。巴萨、皇马和曼联,是在巴西球迷人数最多的三家欧洲俱乐部。

“我只喜欢皇马巴萨 父亲的球队我们不爱”

这样的趋势,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巴西人难过。退役军事警察若塞尼·洛佩斯今年50岁,他是巴西利亚联邦区萨曼巴亚人。当时建都时,巴西利亚是从戈亚斯州分出来的。若塞尼·洛佩斯的老家在戈亚斯州,因此他是戈亚斯队的球迷。

过去,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父亲是哪个球队的球迷,儿女一般也是哪个球队的球迷。这种父传子继的情况,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可以传承几代人,甚至一直都不会发生变化。但现在,情况则不一样了。

按理说,若塞尼·洛佩斯是戈亚斯队球迷,他的儿子也应该是戈亚斯的粉丝。但16岁的卢卡斯·洛佩斯却是皇马的狂热球迷。对此,父亲若塞尼·洛佩斯不无伤感地说:“我希望他也支持我的球队,但他每天都只关注皇马。在我那个年代,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卢卡斯·洛佩斯则说,他也曾试着喜欢父亲的球队,为父亲的球队加油喝彩,可他做不到,他遇到了问题。问题是什么?他说:“很不幸,戈亚斯从没给我带来过快乐和冠军,以及诸如此类球迷们最喜欢的东西。因此我选择了一支常胜的球队。我不可以选择另外一支巴西球队去支持,那样的话,我跟父亲间的关系会很紧张。”

7岁时,卢卡斯·洛佩斯决定成为皇马的球迷。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支持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球队9年之久。他的表弟佩德罗·巴尔都伊诺今年9岁,另一个表弟若昂·卢卡斯·文图拉7岁。他俩跟表哥不同,他们支持皇马的宿敌巴塞罗那。他们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能去到诺坎普球场,在现场看一场巴萨的比赛。

费尔南达·巴尔都伊诺是佩德罗·巴尔都伊诺的母亲,是若昂·卢卡斯·文图拉的姨妈,她的职业是营养师。孩子们喜欢什么,这到无所谓,她只是觉得两个孩子的爱好实在太花钱。“我为他们花钱买球衣,他们还要求去现场看一场比赛。我在法国有亲戚,谁知道,也许有一天他们的梦想能成真呢!”

打开巴西的电视,各个台都在转播欧洲豪门俱乐部的比赛,或者播放它们比赛的集锦。这种无处不在创造了一种适宜的氛围,能够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巴西心理教育学家特尔玛·瓜尔贝托分析道:“我认识一些小孩子,年龄也就在3岁左右,他们嘴里在不停地念叨梅西和内马尔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足球近似于一个玩具。足球球员能挣大钱,他们很有名气,他们到世界各地旅行,居住在另外一个国家,所有这一切都令人着迷。”

想买件当地球队的球衣不容易

巴西北部州巴拉州首府贝伦有着全拉美最大的露天市场,韦罗佩索市场(Mercado Ver-o-Peso)的字面意思是“看重量市场”。韦罗佩索市场出售各种日用品、食品和其他商品,它不仅是个市场,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到巴拉旅游的游客都要去一下韦罗佩索市场,每天,该市场的人流量高达5万多人。

巴西毕竟是足球王国,在韦罗佩索市场,除了活禽、鲜鱼、肉类、药草、手工艺品、日用百货等,还有专卖盗版球衣的摊位。贝伦的报纸通常会花大量篇幅报道当地的两支强队拜桑杜和雷莫,但韦罗佩索市场更接地气,那里的一切与报纸上登的相去甚远。

韦罗佩索市场:本地球队球衣难觅

在盗版球衣摊儿上,巴拉双强拜桑杜和雷莫的球衣难得一见。反倒是皇马、巴萨、拜仁、切尔西、尤文图斯和多特蒙德等欧洲球队的球衣以及里约和圣保罗等地区豪门球队的球衣喧宾夺主,占据了摊位的大半壁江山。

这就是韦罗佩索市场冰冷的现实:你只消花10个雷亚尔,就能很容易地买到一件欧洲球队的盗版球衣,巴西豪门球队的球衣也不难买到,可你要想淘换到一件拜桑杜或雷诺队的球衣,则无异于大海捞针,尽管拜桑杜和雷诺加起来,总共拿到了90次州联赛的冠军。

别以为这样的事只在韦罗佩索市场才发生。在巴西其他地方,情况也一模一样。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进口品市场和瓜拉市场,欧洲球队的球衣比比皆是,而本地球队的球衣则一件难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大都市,每个城市都拥有4家豪门球队,它们是巴甲最富有的球队。可即使是在那里,欧洲球队的球衣也更为热卖。

“第二次侵略”

今天,巴西正经历着其足球史上的第二次侵略。1970和1980年代,在电台的黄金期和电视直播的发轫期,巴西“南方球队”侵入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威胁那些州的球队,从它们手里抢夺球迷。

那个年代,不少巴西经济和足球落后地区的球迷,从收音机里听到或从电台机里看到富饶南方球队的表现,被它们所俘获,成了它们的粉丝。在里约和圣保罗两大经济和足球强州之外,有许多地方的球迷会支持两个球队:一个是本地的球队,另一个是富裕南方地区的球队。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巴西足球这次是真正目睹着一场对它的外来入侵。“侵略者”是欧洲超级豪门球队,它们手中的武器是宽带因特网和有线电视。

发生在巴西足坛的上一次入侵,“侵略者”是巴西南方州的豪门强队,算是一场“内战”。这一次欧洲豪门“入侵”巴西,抢占巴西市场,巴西南方的强队也未能幸免于难,它们也感受到欧洲人那咄咄逼人的攻势。

除了里约和圣保罗的豪门球队,巴西其他球队在电视转播权收益和广告收入上分不到多大蛋糕。它们也有它们的生存之道,它们有自己的会员球迷,而会员球迷是很忠诚的,是很有消费力的,是俱乐部和球队的衣食父母。但随着欧洲豪门球队的入侵,很多巴西球队的球迷基础受到侵蚀。没有了球迷,巴西球队该如何生存?

欧洲比赛在巴西电视台泛滥成灾

在巴西播放的第一场欧洲足球比赛是1979年欧洲冠军杯决赛,对阵双方是英格兰诺丁汉森林和瑞典马尔默。那场比赛,诺丁汉森林1比0击败马尔默夺冠,巴西TVS电视台进行了录播。

到了1983年5月1日,巴西才第一次直播了一场欧洲足球比赛。那天是个周日,巴西班代兰特斯(Bandeirantes)电视台直播了一场意甲,罗马2比0击败阿维利诺。

第一场在巴西播放的欧洲比赛

巴西电视台为什么要直播那场比赛?不仅是因为当时意甲在全球水平最高,更重要的是巴西国脚法尔考效力罗马。那场比赛,法尔考也很争气,为罗马队首开纪录。一周后,罗马夺得意甲冠军,巴西电视台再一次直播了罗马队的比赛。

巴西环球电视台是巴西乃至拉美地区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1984年5月30日,它才第一次直播了一场欧洲足球比赛。欧洲冠军杯决赛,罗马与利物浦1比1打平。点球大战,红军4比2胜出。

环球电视台是有点姗姗来迟,不过它毕竟财大气粗。由于济科、法尔考和苏格拉底等巴西“艺术足球”一代代表人物纷纷转会意甲,环球电视台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买下了1984/1985赛季意甲联赛的转播权。

当年,曼谢特(Manchete)电视台也是巴西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之一。不过,在转播欧洲足球赛事方面,它却是个落后者。1989年4月1日,曼谢特电视台才第一次转播了一场欧洲足球比赛。它转播的是“西班牙国家德比”,那场西甲联赛,皇马与巴萨0比0战平。

三十年过后,事情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巴西16家公开电视台和闭路电视台共直播了728场足球比赛。平均下来,巴西电视台每天直播9场足球比赛,而这还不算巴西付费电视台按场收费的场次。

比赛太多了,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那个频道才好。光是去年上半年,巴西观众就有幸观看到224支外国球队的比赛,它们来自30个不同的国家。

巴西电视台转播场次最多的是英格兰的足球比赛,去年上半年转播了4级联赛的37支球队在6项赛事中的比赛。意大利共有3级联赛的35支球队的比赛在巴西被转播过。去年1月至3月,有一支意丙球队在巴西有线电视台的转播次数,甚至比克鲁塞罗和达伽马比赛的转播次数还要多。

据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前3个月,共有115支巴西球队的比赛在全国范围内转播过。不过,这一数字有水分。

最近几年,巴西体育转播的一支主力军是2007年1月20日开播的“互动体育”(Esporte Interativo)电视台。作为新军和后起之秀,它不挑食,什么比赛都转播。它转播的一些巴西国内足球赛事,比如东北杯、绿色杯、阿拉戈阿斯州、塞阿拉州、马拉尼昂州、帕拉伊巴州、皮奥伊州、北里奥格兰德州和塞尔希培州州联赛,其他电视台是不屑的。

如果剔除掉“互动体育”电视台转播的这些不上档次的巴西国内比赛,比赛被巴西电视台转播的巴西球队数量就下降为62支。这样一来,比赛被巴西电视台转播的国外球队数量比巴西球队数量还要多。巴西电视上成天播放欧洲球队的比赛,巴西年轻人能不喜欢上欧洲球队吗?

欧洲球队懂得怎么俘获巴西球迷的心

巴西是上网大国。据统计,每个巴西人平均每天花费3小时40分钟手机上网,大多花费在了社交网站上。巴西人玩社交网站的时间可以说是世界之最。

要想吸引球迷,社交网站得好好利用。但对于这样一个出色的工具,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许多巴甲球队都忽略掉了。

在Instagram网站上,只有3支巴甲球队的粉丝超过100万。在Youtube网站上,没有一家巴西俱乐部的订阅数达到50万。在Facebook上,只有科林蒂安、弗拉门戈和圣保罗三家俱乐部的巴西球迷点赞数量比巴塞罗那的多。

巴西有12家传统意义上的豪门球队:圣保罗州是圣保罗、桑托斯、科林蒂安和帕尔梅拉斯;里约是达伽马、弗拉门戈、博塔福戈和弗卢米嫩塞;南里奥格兰德州是巴西国际和格雷米奥;米纳斯吉拉斯州是克鲁塞罗和米涅罗竞技。

在巴西12家豪门中,弗卢米嫩塞网络营销和借助社交网站宣传效果最差的,每月只增加1624个新粉丝。相比之下,巴萨在巴西每月的涨粉量是它的7倍。弗卢米嫩塞官方账户只有葡萄牙语,而巴萨有西语、英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三种语言。各支球队的官方账户更新频率相差无几,但巴萨胜在与球迷的互动多,多媒体内容丰富。

有些巴西球迷不仅在线上支持欧洲球队,他们在网下也是忠实的粉丝。圣保罗有一个“为皇马团结起来”(Unidos por El Real Madrid)球迷组织,它被认为是巴西国内最大的外国球队粉丝组织。

在社交网站上,“为皇马团结起来”有4万多人关注。他们还定期在线下举行活动,活动地点是圣保罗的一个酒吧。每次活动,至少能有100名球迷参加。他们在那里观看皇马的重要比赛,还打出横幅和旗帜。

“为皇马团结起来”的主席是26岁的巴西姑娘阿莱山德拉·布兰当,她认为既然喜欢一支球队,就应全情投入。“有些人既支持皇马,也支持巴西球队,在我看来,这很奇怪,很难理解。”

皇马的巴西球迷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比如到西班牙餐馆吃饭打折,可以得到皇马球员签名的球衣。“为皇马团结起来”得到了皇马俱乐部的正式承认,在皇马官网上甚至有它的单独网页。

穿着巴萨球衣的巴西小孩子

皇马是榜样:为了推广自己不遗余力

欧洲球队已经不满足于在各自国家甚至欧洲增加粉丝,它们着眼于自己品牌的国际化。自2014年起,欧洲五大联赛球队在欧洲之外的15个国家共计56个城市打过友谊赛。最近两年,到欧洲之外打比赛的球队不再仅限于欧陆豪门,一些中小球队也起而仿效。

法甲尼斯队着力开拓突尼斯市场,德国美因茨和英格兰的伯恩茅斯去美国推广自己。西甲塞尔塔队瞄上了乌拉圭市场,到乌拉圭打过比赛。

欧洲球队在国外苦苦寻找的,是皇马已经赢得的东西。自上个世纪起,欧冠联赛夺冠次数最多球队就开始在欧洲之外推广自己的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皇马成了第一家全球超级俱乐部。目前,皇马球衣等运动产品的销售额有75%来自国外。

与销售量同等重要的是球迷人数的增长。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皇马共有55万会员球迷,他们每年要交15欧元至30欧元的年费。每年,光是这一项,皇马就可以收入1000万欧元。这笔钱可以支付C罗半年的工资,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了。

皇马增粉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去年6月,皇马基金会在巴西利亚的一家诊所祭出吸引粉丝的大招儿。他们发给250名年龄在12岁到17岁之间的巴西利亚本地青少年每人一张为期一年的皇马正式球迷证。当然了,一年到期之后,要想续期,球迷们需要付费。

皇马巴西项目负责人若泽·洛雷罗说:“这是吸引球迷的一种方式。球迷证在手,可以享受打折、抽奖、其他优惠、打开因特网上专门内容和去西班牙的机票等优惠。孩子们会很高兴,在整个一生中,他们都会继续做皇马的球迷。”

皇马基金会在巴西另两个城市也开设有足球诊所,它们向750名巴西孩子提供西班牙教练指导的足球训练课。巴西前国脚、在皇马拿过3次欧冠冠军的巴西退役前锋萨维奥是这一项目的形象大使。

他说:“自己的名字能跟皇马联系到一起,这感觉非常好。这一项目引起我注意之处在于细心、质量和职业。就连皇马这样有名气的俱乐部也需要这样做,其他俱乐部为什么不呢?”

“如果不改变 我们就只能等死”

当欧洲豪门俱乐部在巴西市场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巴西俱乐部还没有开始反击,显得茫然无措。不过,它们从专家那里听到了警告:“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会死去。”

巴西人的民族性也影响到了巴西俱乐部的发展和壮大。巴西体育管理专家阿米尔·索莫吉说:“巴西俱乐部最优先考虑的是适可而止,它们不想做大。无论是弗拉门戈,还是桑托斯和帕尔梅拉斯,它们都是这种思路。这里的球队满足于签短期赞助合同,用以偿还债务,它们没有长期的目标和规划。”

2012年,绰号“大球会”的科林蒂安夺得解放者杯和世俱杯冠军。2013年,科林蒂安雄心勃勃,推出全球化战略,尝试成为巴西第一家国际化的超级俱乐部。那一年,科林蒂安花了1500万欧元买进帕托。除此之外,“大球会”还有另外一些大手笔

但科林蒂安没有成功。由于拿到解放者杯和世俱杯冠军,科林蒂安的广告赞助合同、运动品牌代言合同和电视转播权收益都增加了,它积累了一小笔财富。但帕托踢得不好,只踢了一年就被租借给圣保罗。科林蒂安高层憧憬的繁荣也没能出现,最后泡沫破灭了,“大球会”陷入深深的经济危机。

2015年,科林蒂安回光返照,拿到了那年的巴甲冠军。但2015年底和2016年初,科林蒂安巴甲冠军班底基本上被中超联赛掏空。那不能埋怨中国人,只能怪自己手上缺钱。由于钱紧,科林蒂安球员工资总额大幅缩水。弄不来好球员,好成绩只能是海市蜃楼。

巴西足球陷入了危机,也可以从现场观赛球迷人数逐年下降看出来。巴西热图利奥·瓦伽斯基金会体育管理提高课程负责人佩德罗·特伦格罗塞说:“球场观众人数逐年下降,这很恐怖。确实发生了全球化,但这一全球化是单向的。巴西俱乐部与其考虑国际化,还不如退而求其次,先守住巴西市场。”

而巴西宣传和营销高等学校体育营销教授伊万·马蒂尼奥也说,巴西足球要想渡过危机,必须自己要先强大起来。“跟会做生意的人进行竞争,是非常难的,巴甲首先得自己改变。”

伊万·马蒂尼奥很悲观,他认为随着巴西球员大量流失,巴西要想保住球迷基础并非易事。“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个帕尔梅拉斯的小球迷,他看到自己的偶像加布里埃尔·热苏斯去了曼城。他最终成为曼城球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巴西俱乐部要想重振雄风,也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方面是收入越来越少,负债累累;另一方面是雷亚尔日益贬值,巴西俱乐部赚雷亚尔,却要与赚欧元的欧洲俱乐部竞争,这很难。

不过,也有巴西专家指出,巴西足球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缺少真正懂足球的人。阿米尔·索莫吉说:“最大的挑战是把足球当作一桩生意来理解。未来很暗淡,趋势几乎不可逆转。要不我们就改变,要不我们就等死。”

全球化面前还死抱着州联赛不放

世界足球全球化,而巴西足球则抱着州联赛不放。在巴西足球发展早期,尤其是在全国联赛还没创建的时代,州联赛做出过巨大贡献。州联赛至今也有它的好处,它使各州的中小球会有了与豪门球队过招的机会。但现在这个时代,州联赛过时了。

州联赛的过时,主要体现在它整体水平不高、竞争不激烈。在欧洲联赛踢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越漂亮,球迷吃惯珍馐美味大餐的时代,它越来越提不起人们的兴趣。

另一方面,由于州联赛的存在,巴西足坛比赛太多。不夸张地说,有的豪门球队个别年份甚至比赛场数接近百场。球员不是铁打的,巴西球队也没有谁富到可以拥有几套球员班底。比赛太多,比赛质量必然下降,那会进一步加剧观众的流失。

但无论是巴西足协,还是既得利益者各州足协,都死抱着州联赛不放。巴西最大的电视台环球台也食古不化,逆势而动,近期刚与2016年转播合同到期的里约、巴拉那和南里奥格兰德等三个南方经济强州续签了州联赛转播合同,合同一签3年。

巴西北部伯南布哥州足协制订的州联赛赛程更是有问题。按着现在的赛程,首府累西腓三大豪门球队诺蒂科、圣克鲁斯和累西腓体育在1月至5月间要打39场比赛。比赛太过频密,球队怎能受得了?

而且,赛程并非固定不变。视三强在东北杯上打到哪个阶段而定,为了方便它们打东北杯,有些比赛的日期会临时更改。如此这样的混乱,在欧洲甚至也是难以想象的。

即便这样,伯南布哥州足协主席埃万德罗·卡瓦略还洋洋自得:“这个赛程表应该成为其他州的模板,随着州联赛的现代化,巴西民众对它的兴趣只会增不会减。”

州足协之所以抓住州联赛和地区赛事(比如东北杯)不放,是为了让自己州内的俱乐部能赚到钱,可以继续活下去。只有俱乐部好过了,州足协主席的权力才有基础。

但他们没有想过,或者说不愿意想的是,靠州联赛和地区联赛挣到的钱寥寥无几,但它们却历时15周,占了巴西足球一个赛季的1/3时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州联赛真是得不偿失。

里约州足协主席鲁本斯·洛佩斯更异想天开。为了让州联赛活下去,他甚至提出把州联赛的转播权卖到欧洲和亚洲。就算是巴甲联赛,在巴西之外也少有人关注。区区一个里约联赛,转播权谁会买?比赛谁会看?

面对欧洲球队的攻势,巴西足坛不少高层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鸵鸟政策”。在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阿雷格里港的格雷米奥和巴西国际是传统两强。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一年,在国际和格雷米奥之后,卖得第三好的球衣竟然是曼城球衣。

可南里奥兰德州足协副主席卢西亚诺·霍斯南仍逃避现实,“我没有看到球迷们正在放弃做格雷米奥和国际的球迷,对于国外球队,在球迷中间存在的只是欣赏。只要我们重新赢得球迷的信任,我们一定能增长,毕竟足球的摇篮在这里。”

有这样的足协领导,巴西足球能摆脱危机吗?

巴西  /   巴甲  /   足球王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