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胖的“插兜冠”如此丑陋 德国人究竟为何迷信他?

黄思隽02-13 18:05

记者黄思隽述评

2015年10月,即接受拜仁邀请前两个月,安切洛蒂在接受《米兰体育报》专访时发表了这番著名言论:“拜仁即便双手插兜也能赢得德甲冠军。我得承认我并不享受拜仁的比赛,那里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竞争。”自那之后,“插兜冠”便经常挂在拜仁球迷嘴边——自嘲也好,反讽也罢。

冬歇期回来后,安切洛蒂的拜仁果然将“插兜冠”演绎得淋漓尽致。面对4个处在积分榜中下游的对手(包括德国杯碰上的沃尔夫斯堡也是),拜仁每场都踢得异常艰苦,但上轮主场被沙尔克04逼平,反而将领跑优势扩大到4分。本轮险些又要在客场被倒数第2的因戈尔施塔特逼平,结果最后时刻连入两球,一不小心又将优势扩大到7分,达到赛季至今的最大领跑优势,皆因2到7名球队本轮竟不约而同地悉数落败!

安胖近期胜率傲视全欧

加上与因戈尔施塔特一战,拜仁本赛季在联赛中依靠最后10分钟的进球已赢下多达4场比赛(做客沙尔克、汉堡与弗赖堡),就连队长拉姆也在战胜小邻居后承认:“这就是拜仁狗屎运。”如果拜仁主帅还叫瓜迪奥拉,相信舆论早就炸锅了。然而对于安帅,德国媒体和球迷却表现得相当宽容。就连总是惟恐天下不乱的《图片报》也一边批评拜仁无套路、无创意、无节奏,一边为安胖打圆场,指出拜仁在他手下找回了踢得不好却能赢球的感觉,即所谓的“Mia san Mia”精神,那种巴伐利亚人与生俱来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拜仁上下也没有像一周前被沙尔克逼平后那样窝火。状态有所改善的托马斯·穆勒表示这是一个“超级周末”,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则委婉表示:“我们还需要提高,但我们无需悲观。”数据也支持拜仁上下的谨慎乐观:自去年11月23日欧冠兵败罗斯托夫,遭遇12年来首次前半程连败,拜仁在此后11场正式比赛中赢下10场之多,同期胜率傲视全欧。

安氏拜仁有几场好球?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吐槽的理由?有,而且多的是。首先,拜仁的比赛真的踢得很难看,特别是后半程开始至今就没有好看过。无论是4231还是安胖的标签“圣诞树”,无论是派上双边锋、单边锋还是无边锋,拜仁都是“三无”(俗称XJBT),总是要靠球星凭借高人一等的能力来蛮不讲理地进球,例如做客弗赖堡莱万多夫斯基那记经典的绝杀射门,或者要靠狗屎运,例如杯赛对狼堡道格拉斯·科斯塔的那记远射折射进球。总之近期的11战10胜,场面与结果双丰收的比赛一个巴掌就可以数过来。

安帅并不要求拜仁全场压制对手,希望在某些时间段引蛇出洞,打对手反击。拜仁确实每场都会出现若干受对手压制的时间段(例如对狼堡的最后10分钟),但看上去更像是被动而为之的完全失控,而非收放自如。而在长时间控球的情况下,拜仁面对铁桶阵时比过去3年更加“老鼠拉龟”,更加不作为。

迷信全靠欧冠维系

之所以依旧在联赛中上演“插兜冠”的老桥段,主要在于竞争对手也集体退步。与去季同期相比,拜仁少拿了4分,少进了5球,多失了3球。再看看上赛季2到7名(即欧战区):多特蒙德足足少了11分,勒沃库森少了5分,门兴格拉德巴赫少了6分,沙尔克少了8分,美因茨少了5分,赫塔也少了2分。如今再提“插兜冠”,最不认同的可能是安切洛蒂自己。尽管宏观上的趋势确实如此,但微观上拜仁想要实现史无前例的德甲五连冠,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吃力,并非如安帅所想象的那样无趣,至少他的手得从兜里拿出来。

为什么德国舆论会对如此缺乏说服力的安氏拜仁一直保持宽容与克制?一方面在于前任瓜迪奥拉所造成的文化冲击太大,他们亟需“治愈”。另一方面,当然在于安帅的“欧冠先生”标签。在欧冠希望不灭之前,德国人对安胖的迷信不会消失。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一旦拜仁在欧冠出现什么闪失,甚至一不小心连半决赛都进不去,安胖将不可避免地被推上审判席。下一场比赛,或者说未来一个月与阿森纳的两回合较量,很有可能成为安切洛蒂执教拜仁的分水岭。插兜冠?等等看再说吧。

德甲拜仁  /   安切洛蒂  /   欧冠  /   阿森纳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