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篮大赛花样用尽,但为什么我们不觉得有趣?

小乔丹的第一个扣篮是跨过DJ台,抓球跨人扣。一次成功,虽然不是跨的,有点滑,但还可以。
步行者的小罗宾逊。跟他爸爸体型完全不一样。众所周知,他爸爸是大狗罗宾逊——他打球时,我总觉得他打法像美国刘玉栋——那么,我们可以叫小罗宾逊叫小狗么?随即,人不可貌相,立刻做了一个他爸爸一辈子没做出来的华丽扣篮。一次跨了双人,反扣。50分。
——等等,又是跨?
太阳队琼斯扣篮前,拉了四个人站一排。德文·布克戴着眼镜形貌儒雅,像个药剂师兼连环杀手。但是等一等……又是跨??
阿隆·戈登上场时,万众期待。米勒和鲨鱼尖叫:“这家伙才是我们来此的理由!去年扣篮大赛连续三个50分!”之后鲨鱼、米勒和肯尼甚至吵起来了:他去年是不是被黑掉了一个冠军?本来该是他的嘛……
可惜,今晚不属于戈登。
他是今晚唯一一个不玩跨越的扣篮手。第一个无人机创意也足够好。但第一下扣篮用三次完成后,他显然意兴阑珊。
于是,剩下了没那么有趣的扣篮。
小乔丹第二扣很漂亮,43分,但不足以让他晋级。
琼斯第二扣,侧边起飞扣,完美,是伊戈达拉+戴斯孟德-梅森+理查德森的合体。仅说视觉,堪称今天最佳一扣。此后小罗宾逊的360度扣篮后加个遮眼,都挺好,但没那么惊艳了。
到决赛,就又变成全明星跨篮大赛了。小琼斯的跨三人胯下扣篮,成功了。但小罗宾逊最后一扣,结束了本届全明星跨篮大赛。
说到跨这个梗,确实是一年更比一年强。十年前JR史密斯和乔什·史密斯们也就跨个板凳,格里芬跨汽车,内特·罗宾逊跨土豆韦伯。现在要跨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了。时代不同了。
但为什么我们不觉得有趣了呢?
1980年代,乔丹、威尔金斯和韦伯们,其实已经将花式用尽。170公分的斯巴德·韦伯,年复一年玩他的360度转身扣和空中接球反扣。乔丹在1987年扣篮大赛最后一击,身体倾斜几乎与地板平行,飞成了一条横线,直接切向篮筐,“亲吻篮筐”扣;在1988年,他完成了空中收球拉伸后的“亲吻篮筐”,然后是著名的罚球线扣。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在1988年完成了抛球打板、罚球线前起跳、身体对折砸扣,然后是著名的满月风车。小个子、飞翔和暴力美学,都被他们做到了极致。于是大家只好用器具。1986年,杰拉德·威尔金斯展示了飞越椅子的罚球线扣篮,那是扣篮赛第一次用到器具;1991年,迪·布朗左手蒙眼劈进了一个扣篮获得了冠军,塞巴洛斯1992年用布条蒙住了眼睛进行了盲扣。1996年,布伦特·巴里成了扣篮王,但他那次真正的噱头是:罚球线起跳扣中之后,他解开外套,露出球衣上的字样:“白人也能飞”。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一切:内特·罗宾逊飞越韦伯;德怀特·霍华德穿件超人披风扣篮;内特·罗宾逊跨过德怀特扣篮;杰拉德·格林吹蜡烛扣篮和光脚扣篮;格里芬飞越汽车扣篮;米基扣双篮筐。噱头越来越多。但每个噱头,都是一开始有用。比如,今年第一个跨人扣篮,50分。之后翻来覆去的跨篮,大家就觉得,似乎没那么有趣了。
回想前年拉文的扣篮,无他,就是凭虚临空的美。去年戈登vs拉文,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对决。但这样的对决,可遇而不可求。你得恰好凑足几个风格迥异、不会重复的扣篮手,还有不断卯上的勇气。类似于今年的扣篮大赛,只好让我们感叹:2016年、2000年、1987年那类,的确不可多得。
今天戈登扣篮失手后,鲨鱼们都为他找理由:他受了伤,弹跳力不如去年了……哎,去年多好啊,可惜了……的确很可惜,但扣篮大赛就是如此。年轻人的昂扬血气和新的噱头,都是一次性的。所以我们得好好珍惜伟大的扣篮大赛。毕竟这玩意,过去了,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