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拉涅利该背锅 但莱斯特众将为何逍遥法外?

体坛周报记者林良锋述评
套用英格兰名宿、莱斯特嫡出莱因克尔当年的传世名言:职业足球,尤其是本世纪职业足球的一条金科玉律是——只要教练和球员发生矛盾,赢的总是球员。
假设你是莱斯特城的泰国东家威猜,面临这样的取舍:是干掉为你拿了英超冠军的主教练;还是冲进更衣室,将那十几个百万富翁臭骂一顿,威胁要把他们开掉。你会怎么做?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或者被迫选择前者。前者既省事又省钱,你只需要忍一时舆论炮轰,一俟成绩好转便雨过天晴。
球员不拼,只能炒帅
炒教练的费用不过几百万,视乎你之前头脑发热时给主帅加了多少工钱,给了多长的合约,还有,主教练的律师究竟有多狠。炒球员?哪怕仅是两三人,也会让你焦头烂额。球员工会要找你麻烦,经纪人会找你晦气,没准还会有宗教机构杀上门来。如果成绩还是没有好转,继续炒?炒下去谁给你踢球?炒球员的成本,即使是一人,往往是炒教练的几倍。
当今足坛,绝大部分主教练的年薪远不如麾下球员。拉涅利的年薪大约在300万英镑上下,合约还剩3年多。瓦尔迪周薪10万英镑,一年至少500多万,合约余额逾千万,你还未必炒得了。现代职业足球的簿记法中,球员是“资产”,教练不过是“短工”,球员合约基本4到5年(拜博斯曼法案所赐),教练一般2到3年。一听说哪家换帅,第二天求职的就在球场外排长龙;换球员?半年是起步价,一两年是常态。
别说主教练斗不过球员,俱乐部也斗不过球员。帕耶说:我不干了,让我走!西汉姆除了骂骂咧咧,最后只能就范。换帅与否,决策都基于商业原则。俱乐部不会顾及“短工”的感受、球迷的感受,最关心的是球员是否继续卖力。迄今,欧洲没有哪家俱乐部找到对策:怎么处理怠工的球员?怎么让他们为消极比赛付出代价?
莱斯特的球员还算不得职业足坛“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大腕,他们只是小地方的暴发户,陡然实现了人生最狂野的梦想,数钱还数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拼搏?即使弗格森重出江湖,准备一个大信封,警告他们谁不听话就卷铺盖滚蛋,也无法唤醒他们的斗志。他们有的是学习的榜样,比他们大牌得多的豪门同行,早就以行动为他们指明了前路。
球员不拼,私欲使然
一个集体剧烈滑坡,不会是单方面的责任。拉涅利有自己的锅,他从季前热身就察觉到球队懈怠的端倪,他的责任只是未能及时勒缰刹住下滑,无论是重组球队还是更换打法。他试了,不只一次,但无济于事。下滑不止,只是暴露了拉涅利并非神人。下滑同时暴露了球员的私欲,那些为莱斯特夺冠付出了汗水甚至血水的人,觉得有资格享受骤然加身的名利。瓦尔迪几年前还在混业余联赛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不仅自己是名人,开足校,拍电影,连媳妇也是。队长韦斯·摩根在市中心开了家美容院,夺冠后生意火得不得了。
这些功臣不仅吃了落在碗里的——工钱涨了几倍的肥约,还看着锅里的——跳槽去豪门,博取更大的名利双收。瓦尔迪差一点就加盟阿森纳,是什么留住了他?不得而知。但以瓦尔迪为首的老家伙,怎么看待新加盟的队友?他们啥也没干,凭什么拿的和我们一样多?新人又如何反应?不给这个待遇我们怎么会来?苹果从心烂起,如果不是撂挑子偷懒,莱斯特怎么可能从夺冠突然变成25轮输了14场的鱼腩?
坎特离队一再被媒体捡起作为球队萎靡的借口,但上赛季莱斯特抢得对手无所适从,不是坎特一人所为,莱斯特也没有换了人间。瓦尔迪、马哈里兹上季佛挡杀佛,本季阿弥陀佛,区别是夺冠时他们拼对手,卫冕时对手拼他们。他们并不习惯被拼。英超的平均技术不及西甲,战术变通不及意甲、德甲,拼蛮力倒是绰绰有余。瓦尔迪们并不需要明目张胆“搞教练”,只要比上季少两成付出,场面就大不一样。对方的传中更轻易,落点更准确,抢点更及时,射门更从容。莱斯特则全部相反。
瓦尔迪们抛弃拉涅利,除了待遇上的不快,还有干等拉涅利拿出灵丹妙药救火的自私心理,既然上赛季的光环都落在你身上——国际足联年度最佳男足教练,所到之处都有显贵迎来送往——那你就想办法收拾残局吧。局面顿时成了《二十二条军规》的桥段:主教练需要球员努力兑现新打法,球员要主教练拿出新配方才聊尽人事。那部电影很搞笑,却从头到尾是黑色幽默,一部到最后笑不出来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