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祖苦心!轮换导致打法不成型 但轮换之妙4月便知

体坛周报记者李森马德里报道
齐达内日前接受国际足联官网采访时,谈到了他在皇马当球员和当教练的区别,“当我还是皇马球员时,出于自己的场上位置,我想的更多的是怎样使身边的同伴更舒服地接球和射门。而现在作为教练,我更需要考虑的是整个球队,以及在球队周边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这意味着我当前的工作量要比踢球时高出许多倍。正因此,获得好成绩时,我内心的喜悦也会超过当球员时的感受。”
齐祖在这里所说的更高工作量,自然也包括在赛季过程中如何搞好轮换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能否调动所有球员的积极性,能否在球队出现减员时及时填补空缺,还关系到球队在决战期能否保持后劲的问题。
轮换多,故打法仍未成型
由于齐达内在顶级联赛球队主政还不到1年半时间,因此在大搞轮换的初期难免趋于简单化和机械化。譬如,在门将位置上,他就采取了分工制,由纳瓦斯主持联赛和欧冠,卡西利亚则负责国王杯。再如,他根据球员的能力,划分了等级,不管本泽马状态如何,齐达内都努力确保他的出场时间比莫拉塔更多。此外,齐达内的轮换还有主客场之分,由于卡塞米罗理论上是433战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齐达内会利用2月对西班牙人,3月对贝蒂斯这两场主场比赛让他轮休。
虽然分工制、等级制和主客场制使球员们明确了轮换的大方向,但它的副作用,以及赛季过程中大批伤员的出现,使齐达内的球队在风格打法上至今仍未成型。毕竟,在每场都出现大批球员调动(少则5名多则8名)的情况下,很难使所有的出场球员都找到感觉。
一两年前,对手因惧怕BBC快攻威力,纷纷采取收缩打法,但随着本赛季C罗和本泽马水平下降,对手们改打前场紧逼,皇马却仍然换人不换阵,就难免要吃亏。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上周末对贝蒂斯一役,当下半场对方压得很紧,皇马一度处于守势时,C罗不得不利用防守角球的机会,跑到后场对拉莫斯要求说:“马塞洛和卡瓦哈尔在两边都出球不力的时候,后场要不惜手段大脚将球送到前场。一旦需要前锋的回撤来救场,那往往是我们不成功的表现。”
正由于轮换幅度很大,球员特点又各不相同,皇马近期在面对巴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拉斯帕尔马斯、贝蒂斯等中游球队时,打得都非常艰苦,战平或反超靠的也不过是球星的个人能力,以及球队的抗争精神,而不是球队体现出来的足球内容。
轮换多,故冲刺阶段满血
尽管如此,齐达内上周末在发布会上仍坚持说:“轮换是本赛季的宗旨,不管成绩是否出现起伏,也不管舆论是否理解,都动摇不了我的决心。”齐祖如此态度,是因为他认为,哪怕遇到不少坎坷,但球队毕竟已进入欧冠8强,联赛中也夺回了榜首,说明轮换的风险还是值得。更重要的是,它的益处将在赛季冲刺阶段得到体现。
根据赛程,皇马在4月份不仅要面对2场欧冠1/4决赛,还得承担连续7场联赛,其中包括打马竞、巴萨等硬仗。在这9场比赛中,皇马要和对手比试的不仅是板凳深度,更包括体能和耐力。
已故名帅阿拉贡内斯曾有一句名言:“联赛的胜负取决于最后5轮各队的状况。”不过,本赛季联赛的决战期已相对提前。如果皇马在4月不出现新的伤员,又能依靠良好的体能打好这9场比赛,那么将离问鼎联赛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有趣的是,周三马竞与勒沃库森的比赛后,马竞球迷掐着手指头算计说:“进入欧冠8强后,周日对塞维利亚成了我们近期的最后一道坎。而之后国际比赛周休战半个月,能使我们的球员得到喘息机会。因为马竞正面临‘燃料不足’的困境。”反观伯纳乌人,他们则没有体能上的担心,那是由于皇马在大轮换过程中,已悄悄节省了“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