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尝试“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5计划打造特色青训

记者李猛石家庄报道
“之前得知,在德国的青训系统中,4岁的孩子就开始进行2过2撞墙式配合的训练了啊,而我们还差很多。”在此前的采访中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赵鸿靖谈到青训问题,感概颇多。北京时间3月21日,“幸福+”青训计划正式开启,河北足协与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欲打造“天才工厂”。
此前赵总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5级梯队对于华夏幸福来说还远远不够,华夏高层希望俱乐部将青训触角伸至小学甚至幼儿园。据悉,经过多月的筹备,河北华夏幸福 2004 年龄段(U13)精英梯队和全新组建的 2005 年龄段(U12)精英梯队正式“安家”浙江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这两支精英梯队将采用“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也是河北华夏幸福青训的一次全新尝试。
——华夏幸福最小年龄段梯队落户宁波
“不仅能够接受组好的足球教育,同时也能够接受最优质的基础素质的教育,让河北省的青少年得知与全面发展。”这是华夏高层对于河北足球青训的美好愿景。U13球队开学的第一天,小球员们的“开学第一课”并不是绿茵场上的足球课,而是在窗明几净教室里的文化课。因为球队的特殊性,小球员们根据年龄独立成班,由所在学校的老师负责文化课的教授,而日常训练则由日本教练组织安排,践行“文化课与训练并重”的培训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练组的安排下,球员们的日常训练并不限于足球,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在内的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球员的训练科目。选址在浙江,俱乐部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方面该校软硬件皆属一流,不仅拥有足球标准场地(两块标准的 11 人制天然草坪、两块标准 5 人制人工草坪),而且学校文化课的师资实力相对雄厚,很好地满足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教育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南方的冬季天气相对温和,解决了北方球队冬季无球可踢的难题,全年都可进行训练。
“这样的尝试,从职业球员培养的角度来看,是为了转变梯队球员固有的足球思维。从小在足球学校接受教育,小球员们按部就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校园里成长的小孩,对于足球可能会有自己的理解,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提高。”青训中心总经理杨戟如是说。
目前这样的模式处于试点阶段,未来,球队将与更多学校进行合作,打通球员职业训练和文化教育,形成一条“幸福球员生产线”,即便日后是否成为职业球员,都有路可走,真正免去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5大计划 打造河北华夏幸福特色青训
寻找河北足球的天才少年,这是华夏幸福决心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体现,也是振兴河北足球的根本所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夏幸福已经建设起5级梯队、6支队伍,球员教练累计200人的青训力量。在此期间,俱乐部制定了5大计划,以此打造河北华夏幸福特色的青训体系。
其一是球队青训基地的建造计划,北京南侧60公里的固安,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属于华夏幸福的顶级训练基地,在世界顶级设计团队的率领下,新基地采取院落式设计,并将一线队与梯队“完美结合”,全面提升硬件与软性要求。其二是校园合作计划,据悉,华夏幸福计划与河北省的11个地市学校展开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互动。其三是华夏幸福“精英教练员100”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为中国足球薄弱的基础工作添砖加瓦。其四是经营海外输送计划,俱乐部有意将优秀的潜力新星送至韩日联赛、西班牙、德国等欧洲知名俱乐部锻炼,要知道此前华夏幸福后卫高准翼就是在J2联赛崭露头角,并为人所知的。第五是青训大纲编撰计划,让青训工作更有方向性与针对性。
目前,华夏幸福的青训团队总教练是日本籍教练高畠勉,这名教练既有一线队执教经验,又曾担任过川崎前锋的青年队主帅,执教经验丰富。此前高畠勉曾培养出中村宪刚、川岛永嗣以及谷口博之等日本国脚。据悉,目前华夏幸福的6支梯队都是由日本主帅带队,高畠勉及其团队对于华夏幸福青训的贡献,也得到了俱乐部的广泛认可。
附河北华夏幸福梯队队伍体系:6级梯队 7支球队
U18(分A、B队)、U16、U15、U14、U13、U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