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史话:主帅不识球员 惨败巴西后只顾换球衣

黄思隽03-30 15:36

文/体坛周报记者黄思隽

勒夫眼前所面临的联合会杯组军难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德国队的联合会杯首秀——1999年墨西哥的“死亡任务”(时任主帅里贝克语)。那是德国足球史上最黑暗与混乱的一届大赛,不仅1胜2负小组出局,而且导致媒体和足协的关系异常紧张,里贝克以及若干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资格入选国家队的“南郭先生”沦为替罪羊。

1999参赛为2006申办

对于这项国际足联从沙特阿拉伯那里“吞并”而来的大赛,德国足坛从一开始就极其抗拒,因此并没有以1996欧洲杯冠军身份参加一年后首届由FIFA收编的联合会杯,亚军捷克代表欧洲出战。直到1999年的第二届,德国足协才出于申办2006世界杯的目的派队参赛。但由于那届大赛7月下旬才开打,跟德甲新赛季备战严重冲突,各家俱乐部都不愿合作,最后勉强同意每队最多抽调3人。同时,像卡恩、比埃霍夫、哈曼、安迪·穆勒、诺沃特尼、基尔斯滕等12名资深国脚拒绝出征,导致里贝克只能组建一支以老带新的德国“二队”。

38岁的马特乌斯当然是领军人物,21岁的恩克、22岁的巴拉克和25岁的施奈德首次入选,而29岁的莱曼首次以主力身份参加大赛。尽管这支球队还有像沃恩斯、海因里希、托马斯·林克、绍尔、诺伊维尔等当时和日后的重要国脚,但也不可避免出现像穆斯塔法·多安、毛尔、格贝尔、黑尔特等“南郭先生”。打完这届联合会杯,这4人的国家队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毛尔后来回忆道:“里贝克经常把我跟格贝尔搞混。”前锋普雷茨也承认:“我在机场时没能把人认全。”

当时恰逢德国足球青黄不接,即便派出最强阵容也未必能获佳绩,一年后的欧洲杯小组出局便是明证。何况这支球队组建仓促,没时间集训和热身,还要在瓜达拉哈拉炎热潮湿的天气下作赛,首战就以0比4惨败给拥有罗纳尔迪尼奥与泽·罗伯托的巴西队。但赛后几位德国球员仍兴致勃勃跟巴西巨星们交换球衣,从他们脸上完全看不出惨败的羞愧。

相比之下,普雷茨怒摔水瓶的一幕证明这支球队里还有人在乎胜负。如今的柏林赫塔体育总经理自认是那届大赛的赢家,“我是少数抓住了机会的人之一。”时年31岁的普雷茨在2比0击败新西兰一役进球。但大赛后,他也仅入选过国家队1次而已。而比普雷茨大2岁的凯泽斯劳滕前锋马绍尔,则在这届联合会杯完成了国家队的告别演出。

1999联合会杯德国队主力阵容中其实不乏名角。前排左起:马特乌斯、里肯、绍尔、诺伊维尔、沃茨。后排左起:普雷茨、莱曼、巴拉克、海因里希、托马斯·林克、沃恩斯。

1999惨败,复兴前奏

尽管1999联合会杯在很多人眼中不堪回首,但当时效力德乙比勒费尔德的左边卫毛尔认为,球队内部并没有外界看起来那么糟糕。他回忆说,马特乌斯对年轻球员非常友善,而且经常聊天,“我知道在正常条件下,我不可能入选,但那对我来说还是一次很棒的体验。总的来说,气氛真的很好。”

另一位“过把瘾”的国脚格贝尔来自德甲降级队纽伦堡,“当俱乐部教练在大巴上把手机递给我,告诉我是国家队主帅,我还问了他两回这是什么意思。”同样司职左边卫的格贝尔大赛后转会斯图加特,进入职业生涯黄金时期,直到被拉姆抢走了主力位置。

在如今执教斯图加特U19队的格贝尔看来,联合会杯的惨败以及一年后的欧洲杯小组出局,在德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反而起了极大促进作用,“而且按当时的标准,其实我们踢得不赖,也付出过努力。”

那支德国“二队”还有一位特殊的球员——生于巴西的前锋保罗·林克。由于曾祖父是德国人,效力勒沃库森的林克1998年入籍德国,成为德国队史第一位巴西“外援”。对祖国的比赛,林克未获出场机会,留下一大遗憾。后2轮小组赛,他也只是替补出场。一年后,林克入选了欧洲杯23人名单,并在首战1比1打平罗马尼亚时助攻绍尔破门。完成13次出场之后,林克就迅速淡出德国队。“我很荣幸穿过德国队球衣。”今天已回到家乡库里蒂巴从政的林克回忆道,“巴西人尊重我的过去,但他们热爱自己的球队。”

1999联合会杯德国队队内气氛不错。保罗·林克(左)作为“外援”,和马特乌斯这样的老臣打成一片。

当德国队即将第3次参加联合会杯,带队经历两次小组出局的里贝克并不避讳这段失意往事,“如果只考虑竞技利益,我们不会参加那届赛事,但那样德国就无法成为2006世界杯申办国。”但对今夏联合会杯,里贝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对勒夫的球队来说,联合会杯是一份礼物。他有那么多球员可以选择,也可以利用这届大赛来找出符合赛事水平的年轻人,以在2018年卫冕世界杯。”

德甲  /   德国队  /   联合会杯  /   马特乌斯  /   里贝克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