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支柱何以被撤 齐达内败笔换人为照顾伊斯科?

李森04-09 04:42 体坛+原创

2017.4.8 伯纳乌

皇马1:1马竞

52’佩佩/85’格列兹曼

皇马阵容(433):纳瓦斯/卡瓦哈尔、佩佩(67’纳乔)、拉莫斯、马塞洛/莫德里奇、卡塞米罗、克罗斯(76’伊斯科)/贝尔(81’卢卡斯)、本泽马、C罗

马竞阵容(442):奥布拉克/胡安弗兰、萨维奇、戈丁、菲利佩/科克、加比、萨乌尔(62’科雷亚)、卡拉斯科(88’希门内斯)/托雷斯(78’帕蒂)、格列兹曼


体坛+记者李森发自伯纳乌

赛后走进新闻大厅的齐达内,脸色是严肃的。以他本人的话来说,与其说德比的结局是1比1平,还不如说是皇马“输掉”了两分,因为他认为皇马理应有更好的结果。

但他强调目前的感受只是“失望”而谈不上“沉痛”。并总结说“失望”来自于两项原因:一是球队没能利用下半场开局时的进攻高潮将比分扩大到2比0;二是比赛的尾声阶段,皇马在防守时缺乏必要的精力集中,队形也不够紧凑,以致在最后5分钟被对手逼平。

关于前一条理由很容易得以解释,因为对手也在为冠军杯席位而战,而且近阶段的马竞已逐渐恢复了防守稳固的常态。于是就有了萨维奇在门下顶出C罗的劲射,就有了奥布拉克在门前的数度扑掉险球。关于第二条理由也同样说的清楚:皇马历来不是一支善于收缩防守的球队,安切洛蒂、贝尼特斯和齐达内等历届教练坚持“BBC不可缺少”的理论,追求的不过是做到“进球始终比对手多”的信条。真正引起德比转折的,还得从下半场的换人说起。

佩佩利用克罗斯定位球的发出,率先以头球完成破门,曾给皇马带来心理和战术使用上的优势。但佩佩和克罗斯随后误撞受伤而退出后,损失的不仅是缺少了一名善于人盯人的中卫大将,还包括一个换人名额(由纳乔代替)。

通常,下半场的换人既是体能的补充,也是战术上的调整。然而正当皇马所期盼的第二个进球迟迟没有出现,西蒙尼又换上科雷亚打前场穿插之后,齐达内在第75分钟时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用伊斯科换下了克罗斯。紧接着在80分钟时有用巴斯克斯换下了贝尔。

理论上说,贝尔进入首发完全有道理,除了主场的皇马要抢先进球之外,还必须由贝尔压住费利佩的助攻,巴西后卫已先后在对马拉加和皇家社会的比赛中获得进球,是马竞中状况最好的球员之一。当比赛进行到80分钟左右,贝尔“已失去作用时”,将他换下是不会遭到众人反对的。而克罗斯的情况却大不相同,虽然齐达内在新闻会上解释说:“换上伊斯科,用意是以更多的控球来减少对方的攻击,同时也能在左路的防守上帮马塞洛一把。”他唯一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伊斯科在最近的比赛中表现不错,赛前媒体不都曾呼吁他应该进入德比的首发么?

伊斯科能控球是不错,但前提是需要“皇马脚底下有球”。特别是当最后10分钟马竞已经全线压上,皇马后场已无法完成出球的时候,克罗斯的存在和伊斯科的控球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因为他是最能以出球来调动球队的人选了,而且克罗斯在周三对莱加内斯时已经得到了一次轮休。莫非他在和佩佩相撞后出现了体能上的麻烦?由于齐达内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那么人们就有理由相信,换下克罗斯的失算,和拉莫斯、纳乔在第85分钟时让格列兹曼在身后找到空当并以一脚低射破门,以及四中场的皇马轻易让科雷亚在无人紧逼的情况下作出妙传,有着相同的责任。

西甲皇马  /   西甲马竞  /   齐达内  /   佩佩  /   克罗斯  /   伊斯科  /   格列兹曼  /   贝尔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