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43年首个惨败 中国女乒怎么了

王全立04-17 13:43

中国女乒单打兵败亚锦赛,无疑是近两天中国体坛、世界乒坛一大新闻。出现这一反应很正常,如果说国乒是中国体坛头号梦之队的话,那么女乒则是无可非议的领头羊。原因很正常,因为这支兵团在洲际及以上级别比赛单打战线全军覆没,且“惨案”制造者是没有大陆背景的对手,同时也没有“让球”背景,上一次是发生在1974年。当时日本枝野富枝夺得亚锦赛冠军,这之后中国女乒在洲际及以上级别比赛没有出现类似败绩。43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纪录!

乒乓球女单是中国体坛第3个登上世界大赛冠军宝座的项目,仅次于乒乓球男单、男团,这一荣誉是宿将邱钟惠在1961年北京世乒赛创造的。此后4年间举行的两届世乒赛,女乒国手均无缘盖斯特杯。1971年,国乒回到相别4年的世乒赛赛场,当时林慧卿摘取冠军,后一届胡玉兰抡元。1975年、1977年两届世乒赛,登上女单巅峰的均是朝鲜人朴英顺。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朴两夺奖杯,得益于中国队姐妹们的“密切合作”,对于“兄弟加同志”的朝鲜,当时的中国人在体育赛场“礼让”一两个世界冠军并不算“冷门”。

上周六在无锡,日本17岁少女平野美宇打破中国垄断,自然会震惊乒坛。

曾几何时,日本体育在亚洲拥有压倒性优势。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亚运会、奥运会先后崛起,而日本军团的竞争力持续下滑,甚至落在韩国之后。屡遭失败让日本终于醒悟,10年前开始在适合他们的奥运项目中增加投入。

日本乒乓球曾领先世界,增加投入让他们这一领域很快受益,近几届世乒赛、奥运会,日本选手逐渐成为国乒头号对手,仅女乒就涌现出石川佳纯、伊藤美诚等好手,其中00后平野美宇近两年的崛起更是引人注目。

对手冲击力不断增强,相反女乒的优势出现下降。北京奥运会至2009年世乒赛,王楠、张怡宁先后退役。七八年前,李晓霞、丁宁、刘诗雯先后冲上一线,她们虽曾品尝世乒赛团体失利苦酒,但中国女乒整体、个人优势一直没有让人生疑。无锡亚锦赛,年仅17岁的平野美宇让丁宁、朱雨玲、陈梦3人先后俯首称臣,创造了近43年国外选手完胜中国女乒的首例。

平野的夺冠或许有些侥幸,比如她在决赛中没有遇到实力更强的刘诗雯,3场胜利中个别战役也有险胜因素,但中国女乒诸主力中有3人同时败在她手中,这一败充分暴露一个问题:中国女乒优势度不及以往。

世界排名榜是衡量一个运动员近一段时间国际战绩和状态的一块晴雨表。10年前,中国女乒常有六七人跻身十强之列,如今只有丁宁、朱雨玲、陈梦和武扬4人上榜,其中武扬因年龄和打法原因无法跻身主力阵容。日本人同样有3人跻身十强,另外还有暂占第11的平野美宇。由此看来,如今日本女乒在团体、个人方面不比中国女乒差多少。

中国女乒这次在家门口丢失单打金牌,还有比赛用球改变、国手状态不处于最佳等多种因素,但女乒实力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陈梦四大主力分别27岁、26岁、22岁、23岁,其中前两人早在5年多前就尝到单打世界冠军滋味,朱陈两人上个奥运周期就进入女团主力阵容,但她们和当年的张怡宁、郭跃、李晓霞乃至丁刘相比,同时期进步幅度有限,至少在单打领域还没有给师姐们制造足够威胁。敌我双方实力此长彼消,本届亚锦赛出现平野单刀直捣龙门的一幕,也就不难理解了。 

平野成功偷袭,与其打法先进也有一定关系,这暴露出中国女乒的一大软肋。近七八年,中国女乒再未涌现出李晓霞、丁宁这类大满贯级别的顶尖高手,技术创新不足或许是一大因素。创新不足多少暴露了队伍忧患意识的欠缺,近几年国乒的世乒赛直通赛,男队赛制屡屡出奇,目的是从实战出发,给队员打造更好的练兵平台。相反,这些年来女乒直通赛变化不大,即便有也无多大新意。

无锡战役女单惨败,是中国女乒近几年实力下滑的一个缩影。幸运的是,无锡战役只是一项亚洲级别的赛事,但愿这次失利能成为中国女乒的一帖清醒剂。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