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德比记忆之皇马篇:双杀巴萨引我投身媒体

周佳骅04-23 09:20 体坛+原创

编者按:距离新一回合的国家德比,只有不足24小时的时间了。这一对百年冤家,曾让不少年轻人爱上了足球,也让不少人的生命与足球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战斗即将打响之际,体坛+记者也回忆起了各自与国家德比有关的记忆。不知看到这样的文字,您是否想到了自己记忆中的国家德比,或是与国家德比有关的某个经典瞬间呢?

文/体坛+记者周佳骅

齐达内以球员身份登陆伯纳乌的首个赛季,是皇马真正吸引到我的时候。确切地说,这份延续了十几年的感情,是从齐祖在禁区内凌波微步晃倒拉科球员开始的。

彼时,以银河战舰闻名于世的皇马,集齐了菲戈、齐达内、劳尔和罗纳尔多等顶级球星,无论从牌面实力还是德比交手战绩看,都稍胜巴萨一筹。但在2003/04赛季,巴萨一口气买下久利、德科等一线球星,国家德比的天平,也就逐渐倒向了加泰罗尼亚人。那时的我,只是汨罗市罗城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国家德比,从那时起便成了我最期待的比赛。而为了瞒住唠叨的母亲,每当比赛在凌晨来临时,我只能蹑手蹑脚地躲到书房看球,那个21寸的康佳彩电,承载着我最初的德比记忆。

因为时间久远,有关那几年德比的比分和进球,需要借助网络,才能在浩渺的记忆中解锁。不过关于那几场德比,有些片段是至今都无法磨灭的。比如,德科在中场背对贝克汉姆完成挑球过人;再比如,小罗在伯纳乌直捣黄龙,令数万主场球迷起立膜拜。

或许有人会问,你作为一个皇马的支持者,怎么记住的都是巴萨的高光时刻?不能否认,皇马在那几个赛季中也有表现不错的场次,比如2004/05赛季4比2战胜巴萨,在那场比赛中,齐达内曾因为头槌破门而撞到了立柱上。然而,在巴萨连夺西甲锦标之时,一城一池的得失,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有关德比的连带记忆,就不如有冠军在手时深刻。

2006/07赛季,新主席卡尔德隆带着卡佩罗入主伯纳乌。客战诺坎普,范尼大发神威,可依旧难挡梅西“戴帽”救主。但从事后来看,这场3比3奠定了最后夺冠的基础。再往后1个赛季,皇马在主客场实现对巴萨的双杀:巴普蒂斯塔在诺坎普的凌空抽射,以及巴萨向新科冠军的列队欢迎,构成了我那几年最美好的德比记忆。那一年,我恰好高考,为了应对艺术专业考试,我只身一人来到长沙的麓山宾馆居住了近半年。受益于那段岁月,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要成为足球媒体人的信念。

上大学后,我有了更充裕的看球时间,可当时的我,却遇上了不可一世的巴萨王朝。大二时,我有幸跟着播音学院的师哥师姐们一起上“体育解说课”。在师傅廖炎的心目中,我尚且是一个理性客观的解说员。然而,当我们的课程涉及到那场骇人听闻的5球惨败时,我的语气却始终不能淡定。也是在那时,我切身地体会到,要口不择心地去赞赏德比死敌,是多么考验职业操守和性格修炼的事情。

2012年,面临毕业的我在湖南经视实习。而在国家德比期间,我的实习生涯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按领导分配的任务,我本要跟着辅导老师一起去外拍,这次外拍的主要内容就是长沙球迷观看西班牙国家德比时的热闹场景。可因为担心目睹失败,我选择了其他的任务。直到第二天早上,通过电视知道皇马2比1获胜的消息后,我才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完成身份上的转变,正式进入媒体行业后,国家德比在我面前又有了新的样子。最近几年的国家德比,我几乎都是带着撰稿的任务去看的。相比无需考虑撰稿事宜的学生时代,如今的我往往对比赛的细节记得更清楚,但那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却在不可避免地持续减弱。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比赛而言,我只希望能在赛后得到两个消息,一是皇马取得比赛的胜利,二是伊斯科在比赛中进球……

皇马  /   巴萨  /   国家德比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