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李第39战诠释坚持的意义 林丹淘汰对手对决谌龙

李婷04-29 21:47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李婷报道 

20天,林丹先是在李宗伟的家门口战胜对方,接着又在亚锦赛半决赛中再战胜对方,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林丹和李宗伟之间的胜负关系恩怨情仇,而是他们二人驰骋羽坛十余载,每逢林李对决都是比赛的最高关注点,这亦是羽坛的庆幸,但亦是羽坛的悲哀。

不久前的马来西亚超级赛决赛,因其是里约奥运会后林丹和李宗伟的首相逢,再加上里约奥运会李宗伟终于首次在大赛中战胜林丹,因此倍受关注。最终,林丹2比0战胜大马一哥,拿到马来西亚公开赛的男单桂冠。那场比赛,很多球迷守候在电视机前,为这第38次的“林李大战”而激动不已。

可不过半个多月,第39次的“林李大战”就又在武汉上演了。当林丹和李宗伟如约来到半决赛,连林丹都笑言“林李大战”的时间间隔稍微短了点,应该长点才好,和马来西亚公开赛一样,这次也是林丹2比0胜出,不过和马来西亚站不同的是,这次的过程和结果都稍显平淡。

赛后的林丹和李宗伟也没了很多次“林李大战”之后的相拥,李宗伟笑着说是因为“比赛不是很激烈吧”,的确,不过是亚锦赛的半决赛,不是大赛也不是决赛,但即便这样,依然很多球迷选择在“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守着电视机看他们的第39次对决,是啊,只要是林丹和李宗伟的隔网而立,比赛的规格够不够高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从十几年前开始在青年赛相遇,林丹和李宗伟对决的关注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时达到巅峰,然而这个巅峰却一直并没回到波谷的位置,即便后来有了谌龙的奋起直追并成就了奥运冠军和大满贯的伟业,即便丹麦选手安賽龙也时不时搅局,这都未曾撼动过“林李大战”的地位。

林丹和李宗伟的每次比赛成为了一种现象和符号,就连林丹自己也说他们之间的每次比拼都不仅是一场比赛:“我和李宗伟的努力更纯粹地展现了体育精神。我听到很多人,包括教练,说什么‘当打之年’,但对我和李宗伟来说,已不是‘当打之年’,但我们依然可以拿出最好的状态,得到认可,所以我觉得是体育精神,他没有放弃,我也没有放弃。”

林丹和李宗伟,一个34岁,一个35岁,他们的职业生涯目前还不会结束,结束的日期也没明确的标识,林丹甚至说希望打到儿子能来看自己比赛,李宗伟也一再把今年退役的说法改口。他们二人当然不是老将的“混日子”,他们仍是能站上最高领奖台的两个人,这说明了林丹和李宗伟竞技能力之高,却也说明了世界羽坛缺乏更多高水平年轻选手的事实。

李宗伟也坦承他和林丹继续坚持打下去是因为真的有实力:“我和林丹是老运动员,年轻运动员肯定是要冲击我们,但如果他们再不进步的话,我们大概打到40岁也不会退役吧。”看起来像是玩笑,但实际上这两个奔四的男人可不就是除了谌龙之外便后无来者么,我们当然希望这样两名值得尊敬的老将能再打得久点,但我们更希望世界羽坛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生力量,让羽坛格局能丰富起来。

林丹  /   李宗伟  /   亚锦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