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3000亿元大买卖 “小众”摩托艇高速发展

冼小堤05-05 17:01 体坛+原创

5月,山城重庆,这个离不开发动机的轰鸣声、汽油的刺鼻味道的城市,迎来了一场不一样的“速度与激情”之争。渝都之东,乌江下游,第7届中国摩托艇联赛揭幕站彭水站如期开幕,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摩托艇职业联赛走进了第7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节点,这项蓬勃发展的运动没有遭遇“七年之痒”,而是迎头迈出新一步。

第7届中国摩托艇联赛彭水站开幕

水上F1——摩托艇

水上版“速度与激情”

该怎么去形容摩托艇比赛呢?如果你看过F1赛车,便能对这项“水上F1”有基本的认识——没错,仅仅是基本。离开陆地的摩托艇,受到水面浮力的影响,疾驰而飞时,时而被抛离的身躯会使人产生“上天般”的失重之感,这种夹在空中、水面之间的体验,是地面竞技所不能比拟的。

与此同时,高速飞奔的身躯、机车疯转的轰鸣、飞溅水花带来的清爽、江河上独有的潮湿气味……都带给你强烈的感官刺激。单是在一旁观赛,内心都会因这样激扬的场面而澎湃不已,更何况是亲自驾驶这架庞然大物呢?

摩托艇联赛常规设立的项目包括水上飞人花样(个人、团体)、方程式竞速赛,今年还新增P750S高速橡皮艇竞速赛,三大项目无论是比赛对抗性还是观赛体验都十分震撼。对于方程式竞速赛来说,“发艇”是一大特色,赛艇在短短三四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以上,所有人的肾上腺素都会随之急速蹿升。“水上飞人”则是合作的呈现,一人操控摩托艇,另一人则被“喷水式”地冲上高空中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非强大心脏不能hold住!

方程式“发艇”

有着“水上钢铁侠”之称的“水上飞人”从水面腾空而起

这么危险、高难度的运动,一般人能学得来吗?本次摩托艇联赛彭水站设置的业余组赛事里,情侣选手马小峰和梁茜就是第一次接触摩托艇,他们告诉记者,摩托艇的参与门槛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高。经过专业指导后,俩人很快就掌握了踩油门、拉刹车、“压弯”(即弯道时身体倾斜一侧)等技术要求,并顺利完成多圈驾驶。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秘书长万红军就曾说过,摩托艇运动“适合终身从事”。可见,这项高大上的项目,非常接地气。

多少选手因为热爱这种酷炫的运动,而走上职业选手之路。刘赫、李超凡等目前国内摩托艇顶尖选手就是被深深吸引住,并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运动中来,立下征服这个“速度与激情”的信念。2016年,刘赫曾以一分钟29个后空翻的成绩,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水上飞人第一人!摩托艇赛事总能吸引群众高度关注,彭水站现场,乌江边上的观众围了一层又一层,都渴望一睹摩托艇的壮观和惊心动魄。

水上飞人后空翻表演

围观摩托艇联赛的群众

“高速”摩托艇的冷遇

看着这样一场疯狂的水上嘉年华,也许很难令人相信,摩托艇项目在国内曾长期遭受冷遇。说起来,摩托艇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历史。1963年,国内摩托艇就开展起来了,但当时还是军级项目,并没有在社会上全面展开。随后,因为经济水平发展缓慢,这个项目有十多年时间鲜有人问津。

而且,摩托艇是非奥运项目,因此尽管它非常受西方国家欢迎,尽管它不受年龄所限、适合终身开展,但国内各地方兴趣缺缺。于是,在拥有丰富水域、诸多潜力参与者的东方古国里,公认的世界性高大上运动——摩托艇一度面临尴尬的局面。

进入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这项极限运动,人们看到了摩托艇大举发展的良机。终于,短短数年间,我们就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出现:

2006年,著名的F1摩托艇世锦赛第一次来到中国,落户四川崇州,同年国内也终于组建第一支F1摩托艇队——天荣摩托艇队;

崇州成为F1摩托艇世锦赛国内第一站

天荣队为F1车手彭林武调试器械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打造的、我国本土第一个职业摩托艇联赛——“中国摩托艇联赛”——诞生;

2016年,首届中国摩托艇公开赛在深圳举行,是国内举办的首届摩托艇国际A级赛事;

2017年,中国摩托艇联赛揭幕站彭水站首次开设P750高速橡皮艇项目……

P750高速橡皮艇是双人合作项目

运动员各组别分组、积分制度陆续完善,国内摩托艇项目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不妨用数字来直观体现这种变化:2011年,当第一届中国摩托艇联赛举办时,初步估计国内只有30个俱乐部;7年过后,这个数字已上升到200!摩托艇的发展终于开足了马力。

全方位发展水上F1

摩托艇项目在职业化的路上成果不俗,同时也不忘继续培养后备力量:职业比赛往往会在闭幕前安排业余组赛事或体验项目,让群众更能切身体会到这份速度与激情。这使得户外的摩托艇联赛和中超、CBA等职业联赛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注重互动参与。

今年的彭水站联赛的业余组,就是以“爱情艇好”的主题邀请众多业余爱好者参与进来,首次尝试“玩”摩托艇的马小峰和梁茜透露,他们是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这项业余体验赛。梁茜告诉记者,他们身边涌现越来越多的摩托艇运动参与者,当中不乏大神级别的人物。他们还表示,这种全民参与的现象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这显然得益于彭水连续第7年承办摩托艇联赛。首次体验,尽管因安全性考虑而被限速,但两人都流露出流连忘返之感,表示日后愿意再次参与。

“爱情艇好”业余组比赛

而这并不是体验项目的第一次尝试了。2015年柳州P750高速橡皮艇拉力赛,市民体验项目也让众多不同年龄层次的爱好者大呼过瘾;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小长假,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在全国15个城市举办水上摩托推广体验活动。可以说,在培养群众爱好和参与度的过程里,摩托艇各界都倾尽全力,要让全民享受到这份激情。

除了提升群众参与基础,国内摩托艇项目也在寻求自身水平的提升和完善,如总局水上中心不定期开展摩托艇驾驶培训教练员培训班、摩托艇机械师培训班等,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摩托艇的入门与发展离不开教练员的指导,机械师为船艇装备的安全护航,水上F1的职业化可谓要求全面。

市场化:3000亿元产业的一环

高大上的摩托艇赛事在飞快发展的同时,人们渐渐意识到,整个水上运动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空间,市场化可与职业化一同前进。从装备生产、运动培训,到赛事外衍生配套活动、甚至拉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摩托艇赛事的影响力不亚于足球赛事。

2016年11月,《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明确提出了2020目标: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3000亿元!船艇等装备生产、运动培训、千家俱乐部建立、打造国家级水上休闲中心、盘活码头等水上资源、培养水上运动消费……每一项目标都非常细致。3000亿元的产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

装备方面,造价不菲的船艇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以国内运动员主流选择的雅马哈、庞巴迪两大品牌为例,雅马哈摩托艇销售价在6万-15万之间,而庞巴迪摩托艇均价更是在15万左右。加上服装、辅具等装备,生产厂家们无疑从中看到巨大的商机。一个俱乐部如果有10艘游艇,就要花费100-150万左右,100家俱乐部至少实现1-1.5亿元的产值。但这对于3000亿元来说不过杯水车薪,水上运动产业的影响力能否扩展到城市领域?

摩托艇项目可延伸制造业

摩托艇能媲美足球赛、赛车等大型赛事,正因为其影响力辐射多方面。不妨以2017联赛揭幕站彭水站为例。彭水苗族自治县离重庆市区约200公里,拥有乌江、郁江两条水域,驾车需穿过重重山峦,耗时两小时。抵达之后,彭水的建设令记者及同行都感到意外:除了山城特有的山水风貌,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建设十分完善,多条过江大桥便利交通,私家车种类繁多。入夜之后,华灯初上,一路璀璨,店铺林立,居民都来到江边,或散步,或跳舞,一片热闹繁华之景。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县城非常不同!

两江大桥,两江是乌江和其最大支流郁江

乌江五桥,赛事所在地

赛事运营方表示,7年前摩托艇联赛创立之初,彭水几乎鲜有高楼大厦,经过六七年的发展,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摩托艇联赛虽说不一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极大推动着彭水县的旅游、经济发展。彭水站联赛一位当地的志愿者就向记者表示,摩托艇联赛是彭水全年最大规模的赛事,没有比之更热闹的活动了,整个县城都为之积极准备。

围绕着摩托艇(水上运动)展开的“一节一赛”,在这座重庆县城持续高涨:踩花山节、民歌会、蚩尤祭祀……当地丰富的旅游、民俗资源都与摩托艇联赛同期开展活动,带动旅游休闲产业;彭水还发掘出越来越多丰富的水赛,摩托艇体验赛、钓鱼大赛、乌江游泳马拉松赛等四大配套赛事将陆续开展。中国摩托艇联赛已是彭水城市最亮丽的形象之一,而这也同样发生在柳州、丹江口、六盘水等地方身上。

5月3日,在国家4A级旅游景点蚩尤九黎城进行的蚩尤祭祀活动、民俗会

中国摩托艇职业联赛已进入第7个年头,摩托艇项目国内、国际大型赛事也已成为“常客”,在这个时节,九大部委(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将中国摩托艇联赛列为重点赛事,对摩托艇项目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提升职业化、全民参与度,是这项运动发展的基本要求,盘活水上运动产业、带动多方资源发展,则是它的升级计划。距离2020年还有3年时间,3000亿元产业规模的重要一环——摩托艇,正稳步向目标奋进。

图片来源:华奥星空

摩托艇  /   重庆  /   水上运动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