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似实干家惠若琪如社交家 俩人未来规划已不同

特约记者温媛报道
一个活泼靓丽,一个稳重朴实;一个家境殷实,一个出身贫寒,这就是对惠若琪跟朱婷不同的形容。
当然,对比还可以继续,对于当下的两人,惠若琪像一位社交家,体会着她排球场之外多姿多彩的人生;而朱婷更像是实干家,七个月留洋刚结束,又要开始全运会,世俱杯的备战。比赛一场接一场,马不停蹄。
最近的曝光率就可以证明:录制五四青年节的节目,出席颁奖礼领奖,成立基金会……惠若琪变身“九头身”,赶场不断。而朱婷呢,除了从土耳其回到国内后被媒体短暂高光围住之后,她又投入到河南队为全运会备战的紧张训练中去了。
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两大主攻走出了不一样的轨迹路线。惠若琪苦尽甘来终圆梦,“奥运冠军”对她来说,是多年付出和坚持的肯定,是烟花极尽绽放到最高处的绚烂。
对才22岁的朱婷来说,里约奥运冠军更像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位进国家队满打满算才四年的河南姑娘,级级连跳,从里约跳到土超,从中国真正跳向了世界。并且,脚步还未停止,一切还将继续。不管是继续留洋,还是将东京抗在肩上,朱婷义不容辞,她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证明自己世界级第一主攻真正的价值。
惠若琪家境殷实,从小衣食无忧。里约后,出席活动的惠若琪换上了世界级名牌的衣服,拎着奢华皮包。而朱婷,即使握着年薪110万欧元的大合同,出现在公众面前依旧朴实。
经历过两个奥运周期的高强度训练,如今再用过往的标准要求惠若琪已经有些不太现实。毕竟,她肩膀里还留存着钢钉,她已经做过两次心脏手术。竞技场,不管对金牌,对胜利有多么在乎,也不及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更重要。其实,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朱婷,再能力出众,也不能过度使用,运动员的黄金期很是短暂,一旦有意外和伤病,对队员都将是致命打击。
惠若琪从未在里约后的各大公开场合明确表态自己征战东京的决心和渴望,毕竟三年那么长,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从“东京一期”的集训大名单中也可看出一二,郎平说之所以惠若琪不在,是想给更多年轻人机会,惠若琪的身体需要休养。“第二期”,“第三期”的集训还会有惠若琪的身影么?而对朱婷来说,她想继续留洋,想继续在更高水平的赛场上证明自己。也许当有了至高无上的成绩时,一切的名和利,你不用争取,都会主动找上门来,这是一个运动员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