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后奥运最高光最火 六梦之队热度不及她们

特约记者温媛报道
里约奥运会一晃眼已经过去九个月,热闹渐渐散场,生活趋于平静,奥运冠军所发散的光环也渐渐褪去。
不过,这个定律唯独对中国女排来说不起作用。看看近期队伍近期的轨迹,就可知道,中国女排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热度:
央视最近很火的一档节目《朗读者》请到了郎平和惠若琪、魏秋月、徐云丽和袁心玥。她们用朗读的方式讲述一段过往,传承一种精神。
浙江卫视的《来吧冠军2》再度归来,嘉宾就是重量级的中国女排,惠若琪、张常宁、丁霞、袁心玥、王梦洁、张晓雅六位姑娘跟综艺明星们玩成一片。
5月4日的央视五四青年节晚会上,惠若琪作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榜样,跟王源、易烊千玺卖萌比身高。
而中国女排为某赞助商拍摄的新的广告也于近日上线。
安排一个接一个,行程一处接一处满当当的。中国女排的受追捧并没有因为奥运热度的散去而有所减退,她们依旧高光,依旧传播着耳熟能详的女排精神,依旧一手抓训练,一手助推广,将这支队伍的社会价值广泛传播。
女排之前,最受社会热捧的还有六大梦之队之一的国乒,这支曾经“老年人最爱”,如今却是迷妹满天下的队伍。而随着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的临近,国乒专心集训,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训练和备战上。用总教练刘国梁的话形容,“奥运结束的三个月是最火,最适合推广的时机,我们要抓住推广自己的这个机会。三个月过去了,该是把重点都放在备战上了。”而六大梦之队其余的队伍,比如中国举重队,射击队等社会推广更是受到各种局限。
很多奥运冠军,就火那么一下下。在奥运赛场上拿到冠军的一瞬间,他们的名字被四散传颂,故事被广为传播。可一旦奥运的热潮散去,他们的名字也不再是吸粉的金字招牌,受项目局限性等原因,他们不再享受到粉丝四处追踪,出门也没有要佩戴帽子和墨镜的不自由。
唯独中国女排,在里约归来后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热度。综艺节目,时尚T台,颁奖晚会,她们都是最闪耀的体育明星。一块金牌,一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流传开来的女排精神让这支队伍走在了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