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帅在不在一个样! 无人驾驶球队是这样练成的…

罗珂05-26 07:01

没有西装,没有衬衫,穿着宽松版灰T恤的史蒂夫·科尔,看起来更像是个清洁工大叔而非NBA主帅。他没有站着,而是坐在屋子角落看着自己的地盘——西部决赛揭幕战,勇士主帅几个星期以来第一次在勇士更衣室里亮相,还在半场结束时给落后的手下加油打气,虽然还不能坐在替补席上指挥作战,但科尔仍然呆在离球场最近的地方。

  因为2015年背部手术并发症,科尔今年季后赛都只能让助理教练迈克·布朗代班。在被问到迈克·布朗是否会在总决赛继续担任主教练,勇士老板乔·拉科布说:“这将由科尔做决定。我们会看看他的感觉究竟怎么样,现在差不多有9天休息时间,我当然希望他在这段时间里康复。但如果他不能康复,我们也会做好准备。无论发生什么,球员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两个赛季,卢克·沃顿和迈克·布朗两位助教先后代替科尔执教,合计取得了49胜4负的惊人战绩。一个主教练如何做到不可或缺又无关紧要的呢?


1 无人驾驶

  勇士拥有斯蒂芬·库里、杜兰特、德雷蒙德·格林、伊戈达拉和克雷·汤普森。“每个执教NBA球队的人都心知肚明,没有天赋一切免谈。”科尔说。勇士阵容厚度确实深不可测,且非常默契。尤其在防守端,五位一体,轮转换防几乎无懈可击。NBA里,勇士可能是最接近无人驾驶汽车的全自动化部队。


2 圣地亚哥野猫队

  10年前,科尔执教过一支像勇士那样无坚不摧孤独求败的球队。虽然他们只是在洛杉矶当地健身俱乐部比赛,没有任何球员身高超过1.91米,满打满算只有6人。那就是圣地亚哥野猫队,由科尔的儿子尼克和他的七年级同学组成。科尔每天下午都会把这些孩子叫到一起训练,并将公牛三角进攻中的一些简单战术教给孩子们,比如大个子高位持球,伺机将球传给反跑空切的队友。

  科尔说,他执教野猫队的风格和现在执教勇士相同。听起来不可思议:十来岁孩子和NBA职业球员天差地别,怎么能执行同样的战术?不过尼克·科尔认同这个观点:“当年的他和现在一模一样,非常淡定,几乎从不大喊大叫。不过有一次我们发挥糟糕,懈怠无比,他一怒之下摔坏了战术板。是的,去年总决赛不是他第一次摔战术板。”

  野猫队是科尔执掌勇士前唯一的执教经历,他或许真的是个天才教练。


3 人人都爱史蒂夫

  教练喜欢他,球员喜欢他,媒体喜欢他,科尔拥有几近完美的人设。有记者问勇士工作人员,有没有不喜欢科尔的,没人给出答案。“如果真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不也是很有趣的吗?”助理教练罗恩·亚当斯说。曾在勇士效力的汤姆·托尔伯特,是科尔在亚利桑那大学的队友,他的回答更直接:“别闹了,哪会有人不喜欢科尔?”

  “考虑到他取得的一切成就,即便他选择做大混蛋,人们也不会说三道四,但他并没那么做。”迈克·布朗说。


4 新版波波维奇

  此前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科尔的病情还没有恶化;当时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能拍一张照片。这是他在马刺时从波波维奇那儿学到的。当球员发现教练过于关注自己而非球队——拍广告、上杂志封面或者主持电台节目——后者就离众叛亲离不远了。

  当然,科尔和波波维奇的待人接物方式还不太一样。波波维奇看起来像是个对学生成绩不满的严厉教授,并总是和媒体保持距离;科尔则走喜剧路线,是一个可以信赖的陪伴者。



5 自信自省自谦

  走向自己最喜欢的越南餐馆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向科尔大喊:“史蒂夫!”他走了过来,举着一块破破烂烂的帆布,上面描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悲惨故事。听着对方的诉说,科尔点了点头:“这是你画的吗?”然后给了他20美元。

  科尔说,他最佩服的就是库里和邓肯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充满自信,发自内心的谦逊,以及对自己有着非常清楚准确的认知。”科尔说,“看看那个我们在街上遇到的流浪汉,想想他过的日子……你懂我的意思吗?”

  勇士特别助教尼克·尤恩和科尔是十年旧相识,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史蒂夫说库里的谦逊自信态度是做领袖的重要特质吗?这其实和史蒂夫一模一样。”


6 球员当家作主

  说起科尔的执教风格,勇士球员不约而同用了“自由”、“信任”这样的词语。科尔鼓励他们做自己,不仅仅球星有这样的权力,板凳球员也有。替补控卫伊恩·克拉克说:“他是那种让球员自我管理的教练。”

  分析比赛录像时,科尔总是让球员发表意见,通常是防守方面的问题,比如挡拆时是不是包夹持球人。通常格林是第一个发言的,有时科尔会点名伊戈达拉发言,“他的球商非常高但总是沉默寡言。”“这让我的精神高度紧张。”伊戈达拉说,“如果他问起,我必须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总不能无言以对吧。”

  科尔说,这是他职业球员生涯末期在马刺悟到的——

  “遇到对手挡拆我们应该挤过。”某次球队会议中,波波维奇如是说。

  “不,我们应该绕过。”埃弗里·约翰逊表示反对,其他马刺控卫也同意这种观点。

  “我们应该挤过。”波波维奇坚持自己的意见。

  然后,科尔清晰记得,“小将军”狠狠砸了桌子一拳,大吼着:“你根本看不到我们在场上看到的情景!”

  这件事给了科尔极大的震撼:“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那可是波波维奇,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之一,但他手下的控卫却说,‘你根本看不到我们在场上看到的场景!’在边线上的我们,能够看到有事情发生,但没法真正感知到它发生得有多快。球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基于对手速度、反应和个人能力,做出更合适的决定。”

  包括助教布鲁斯·弗雷泽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科尔考虑太多了。“我必须提醒他,他才是球队里最聪明的人。”


7 写给球员的信

  学生时代,科尔只收到了亚利桑那大学的篮球奖学金——那支球队前一个赛季战绩为4胜24负。“说真心话,找他入队时我还在想,下赛季要招到好手替换他。”已经退休的亚利桑那大学主帅奥尔森回忆道,“我认为我结识的人里,没有比史蒂夫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了,他很清楚自己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

  当然,科尔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NBA取得成功,毕竟,有几个身高只有1.91米速度又慢的白人投手能成功呢?被太阳在第二轮选中后,他是个边缘人,可能一个星期都上不了场,然后又在一场急需神来之笔的胼着比赛中被突然派上。所以,克拉克这样身背短合同的替补球员在想什么,科尔再熟悉不过了。如果这天晚上克拉克没机会出场,科尔会把球员叫到一边:“嘿,因为比赛的原因,我们准备今天让麦考多打,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别放在心上,你会有表现机会的,要做好准备。”

  按照NBA将帅通常的沟通标准衡量,科尔这么做显然属于过度关心,但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从教练嘴里亲耳听到这个消息,而不是让事情就那么发生了,是截然不同的。”克拉克说,“当你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心理准备会更充分。”

  甚至,科尔有几次还打了封信给球员。在这个短信、邮件、语音留言满天飞的时代,这种沟通方式简直太特别了。接到信的球员,可以仔细阅读,反复琢磨,考虑一晚上再作答。“这非常好。”伊戈达拉谈起了科尔去年写给他的信,“这是个起伏不定的悠长赛季,科尔让我正确地看待结果。”

  哈里森·巴恩斯去年夏天回到奥克兰,专门去美国队训练营找科尔,就是为了回复他一封感谢信,并祝他好运。“史蒂夫在我心里永远都留有一个位置,我们之间发生了很多事,但写信这件事是我觉得会永远记得的。”

  科尔对此并不在意,但尤恩说:“他真的影响到了球员,他们是发自内心的。”


8 麦基重生

  飞到天上,将球直接扣进篮筐,或者把球扇到观众席,引发一阵惊呼和掌声。谁是让这个迷失大男孩重生的功臣?伊戈达拉向勇士推荐了麦基,两人在掘金做过队友;助教贾伦·科林斯也和麦基合作过。但真正决定签下麦基的人,理应得到最大的表扬。


9 “见鬼,不!”

  当德雷蒙德·格林准备投三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科尔这样大喊大叫。队内训练、赛前热身、比赛期间,当格林在外线站定准备出手,他就会听到边线那里传来的兴奋声音:“见鬼,不!”

  对科尔而言,格林是执教的又一大挑战:其优点和缺陷都非常明显,球商超过许多教练,但又是球队最不稳定因素。格林可能是勇士最重要的球员,但他是一个不断通过挑战权威来获得成功的人,甚至和科尔都发生了好几次争执。最激烈的一次发生在上赛季,在客场对雷霆的中场休息时,格林的愤怒甚至惊动了球场保安。


10 指桑骂槐

  上赛季客场对鹈鹕,上半场库里投了些很疯狂的球,汤普森也那么做了,于是他们的领先优势被不断蚕食,从两位数到一分之差,科里被迫叫了暂停。“那个时候,我好像只出手了1次,好像也没有失误。”格林回忆道,“但科尔对我横眉立目,破口大骂,‘你xxx在搞什么?给我xxx好好打球!’”

  格林当时简直震惊了,明明没做错什么,教练为什么要吼自己?但他很快就明白了:“教练很聪明,他完全知道我接下来会怎么做。我会朝所有队友怒吼,鞭策他们前进。所以,这是个策略?是故意的?我不知道,无所谓了,教练就是教练,这是他执教的方式。只是事后有时候我会想,见鬼,我xxx被那家伙耍了。但他了解我,对别人这么做是没用的。这是他的工作,他很清楚该如何因材施教。”

  所以,“见鬼,不”并非真的不让格林投三分。“他知道只有那样大喊大叫,才能触动我的内心。”格林说,“如果他只是说别那么投篮,可能对我们不好,根本是没用的。”科尔则表示,这就是为了激励格林,因为总是被外人轻视的格林,在感觉被针对的时候,往往是发挥最好的时候,“我竭力让他保持那种状态。”

  这会影响到师徒的关系吗?“我们和队里其他人一样亲密。”格林说,“我的意思就是,非常亲密,无话不谈。我们可以针锋相对地争吵,但心里却很清楚,这无关于个人感情。”

  于是当看到科尔重新出现在训练馆,格林高兴坏了:“教练回来了!”科尔则笑着回应:“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这个家伙可是进了不少三分啊!”


11 不好笑的笑话

  无论大事小情,形势多严峻,科尔都会开玩笑应对。上赛季总决赛被骑士大逆转后,当被问到给自己的执教打几分时,科尔回答道:“5.13分。”

  当然,科尔不是顺口胡说,缓解竞技带来的巨大压力,让球员放松心情,这无疑是个好方法。另外,科尔非常善于自嘲,不过并非永远都好笑。儿子尼克记得,此前一次队内会议,科尔讲了好几个笑话,但没有任何球员乐——好尴尬啊!“但是他依然满脸不在乎地坐在那里,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尼克说。


12 未竟的纽约梦

  如果科尔当年选择执教尼克斯……

  哈里森·巴恩斯认为,那可真是件令人惊讶的事。“人们尊重赢家,而他就是最优秀的那个教练,执教最优秀的球队,并且赢得了总冠军。教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大家的赢家心理。”

  科尔则说,如果没有优秀球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库里营造的快乐气氛,伊戈达拉的牺牲,都是勇士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3 人人都有优点

  助教亚当斯说,如果你对一名球员感到失望,就难免会更关注他的缺点,这是人们的惯性思维。但科尔不会这样,他总能发现球员的特别之处,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也非常努力地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有时候助教会觉得,这么做不知道能不能行,但科尔总是会在场边大声为球员叫好。“他能注意到我们想不到的地方,但他只是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亚当斯说。

  巴恩斯说,你总能感到科尔就在你的身后,“这是他领导球队的方式,而不是以主教练的身份来提点你。他喜欢待在我们身边,简直像个粉丝一样看我们。”

  不仅对球员,科尔对同事也是这样。去年六月,勇士在克利夫兰打客场时与迈克·布朗会面。双方聊了很多,但有一件事令布朗迄今难以忘怀:“他对我说,迈克,所有人都给你贴上了防守教练的标签,那都是蠢话。我想让你来我的教练组工作,做你自己。”

  如今,布朗用行动回报了科尔的信任。


14 快乐篮球

  2014年夏天,科尔来到西雅图,和NFL海鹰队主帅皮特·卡罗尔待了几天。

  “告诉我你的一个核心执教理念。”卡罗尔问科尔。

  刚刚就任勇士主帅的科尔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快乐。”

  “好,快乐,那你必须要把它贯彻到每天的训练里。”这就是卡罗尔的忠告。

  科尔做到了,三年来勇士一直在打快乐篮球。

  那次会谈对科尔至关重要,当时他刚刚上任两个月,对球队有很多想法。他希望球队能够运转流畅,但又不知道能否成功复制恩师波波维奇。但如果他只是想成为小波普或者禅师第二,恐怕难逃失败。“如果模仿其他教练,球员们一眼就看出来了。”科尔说,“我只是从以往合作过的教练中学到这样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15 同甘不共苦

  1984年,时任贝鲁特大学校长的马尔科姆·科尔在上班途中被枪杀,而他的儿子史蒂夫,当时还是亚利桑那大学的大一新生。去年12月,《纽约时报》记者约翰·科德写到了这件事,还提及科尔在贝鲁特的苦难童年。读到这则报道的勇士球员非常惊讶,因为科尔从来没有在队里说过这件事。

  另外,科尔也从来不把自己的病情说给球员听。“这个赛季他什么都没有告诉我们,大家都以为他身体情况不错。”克拉克说。直到宣布因病暂时离队,球员才知道问题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他的意志非常强大,忍受着病痛折磨,他的病非常可怕,此前就因此缺席了很长时间,我真的佩服他的意志。”助教弗雷泽说,“但他不希望被称赞轻伤不下火线,因为他不希望球员因此而分心。”

  快乐,竞争,关爱,专注,这是科尔今年4月提出的球队价值理念,至今还写在白板上。


16 带孩子上专机

  波波维奇允许马刺球员这么做,科尔也这样做。球员时代的科尔,带着儿子尼克和女儿马蒂一起出行,是他记忆里最特殊的一部分。“那真是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最美好的时光之一。”科尔说,“波普知道家人支持的力量,他认为强调纪律性和不允许家人跟队出行是两回事。”

  将球队变成家庭并不容易,但勇士就是个大家庭。库里一家,汤普森一家,格林一家,刚刚加盟球队不久的麦特·巴恩斯,也经常带着双胞胎儿子去训练场玩。常规赛即将结束时,帕楚利亚将两个孩子带到了萨克拉门托……这一切,都让球队关系更加亲密了。


17 恩威并施

  这是科尔从奥尔森教练和波波维奇教练那里学到的办法:让队员暖心,但也要让他们害怕。科尔和球员之间建立起了真诚良好的关系,让对方知道自己是真心关怀他们,关心他们的场上表现、职业前景和家庭生活;但也要每隔一段时间批评下他们,“提醒他们,别忘记我对他们的要求。”而知道教练是真心对自己好的球员,就会欣然接受那些批评。“说心里话,我也是这样为人父母的,我想孩子们都会对我说,作为父亲我的脾气其实挺好的,但他们还是会有些怕我,因为时不时会被我臭骂一顿。”


18 训练配乐

  去年夏天,刚加盟勇士的迈克·布朗来到夏季联赛时,他留意到有个年轻人在健身房里连上一台电脑,又将一个音箱放在桌子上。“他是DJ吧,稍后准备打碟。”布朗这样想。后来他又猜,这应该是新款的训练跟踪装置。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球员热身训练时,电脑会播放音乐;助教科林斯说话时,音乐会停下来,讲完后再度响起……

  对于布朗这样的老派风格教练,他显然不太适应这种方式。当然感觉不适的并非布朗一人,2014年助教亚当斯来到勇士时,也看到了科尔这种“轻松愉快”的执教方式,他对充满音乐和笑话的训练很是不满,“这里简直是个垃圾马戏团,不会有出息的。”不过到了2014-15赛季中途,亚当斯更改了自己的评语:“这种带队方式很奇特,但是效果还挺好。”如今,亚当斯的三观已经被更改了。“我来自老派教练的那个时代,教练们都非常有威严,指挥所有人做这做那,彼此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亚当斯说,“我从史蒂夫那里学到了太多不同的做事方法,也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通常人们觉得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我也一直自认是个好教练并为此自豪;但是呢,用快乐篮球来形容不知道是否准确,但必须要在精神和情感上制造快乐,在愉悦的环境中工作。”

  于是,布朗教练很快就被同化了——虽然他还只是打开私人电脑,插上耳机偷偷听那些训练配乐。


19 真心以执教勇士为荣

  去年,社会心理学家达克尔·凯尔特钠接受勇士邀请观摩训练。主要研究非语言信息的凯尔特钠被科尔的执教风格吸引了,勇士主帅不是那种大喊大叫指挥球员,或者双臂交叉在胸前观察球员的教练——通常那类教练都很有权威范儿——反而是在场边不断移动,更多时候指导替补球员,说笑话,拍肩膀,不断提示对方。当科尔在倾听他人的说话时,他会把身体完全转过来面向对方。

  中午吃饭时,科尔不停地和凯尔特钠交流。当话题最终来到篮球,科尔说他非常感谢生活,感谢上帝能够让自己做教练。对此凯尔特钠很意外,他本以为科尔工作压力很大,又饱受伤病折磨,情绪应该会很不稳定。“他是真心以执教勇士为荣。”凯尔特钠感慨道。

  凯尔特钠看到很多厉害角色,他们聪明,有求知欲,谦逊有礼,但他没想到在NBA教练里也有这样的人。在他看来,科尔并非一定要打造出怎样怎样的球队,而是顺其自然打造出一个有趣的团队,“能够以这种方式领导一支价值以亿美元计的团队,他真是太厉害了。”

  这并不是妙手偶得。2014年刚刚来到勇士时,科尔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考虑球队的新口号,还制作了一个视频给球员做讲解。管理部门立刻接受了这个新口号,而看过它的人也立刻记住了:众志成城。

  “如果我像帕特·莱利那样聪明,我会将它注册。”科尔开玩笑道。


20 用拳头打人

  上赛季科尔第一次因病暂时离队的时候,暂代主帅之职的小沃顿,全力确保勇士不发生任何改变,甚至训练时为格林捡篮板球的习惯也没变。如今暂时执掌球队的迈克·布朗也是这么做的。

  每天,科尔都会和布朗交流一到两次,因为他知道这份工作并不好做。“他如今面对着一个非常棘手的局面,但他处理得非常好。他必须在保持球队特点的同时,临场做出他的决定,而不是要我做决定。但我仍然在幕后和球员交流,并向迈克及教练组其他人提供讯息和建议。这份工作很难做到完美,但他做得很好,我们很幸运拥有他。”

  “史蒂夫来到球队的时候,他建立了一种接力式的球队氛围。说实话,如果我用拳头打别人,对方会倒下;但如果我用手指打对方的拳头,我的手指会骨折。”格林边说边挥了挥拳头,“这样才会强大,科尔打造的球队就是这样的,有人倒下,其他人必须顶上。不止布朗接替科尔,每个人都是这样,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而接棒者会努力工作,直到离开的人回位。就像杜兰特伤停时,球队其他人顶了上来;库里不在的时候,也是这样,麦考经常做这样的事。教练教我们的就是不断前进,每个人要做的就是追随球队脚步,像一个机械系统里的小齿轮一样。”


21 领导五守则

  30年前,吉姆·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两位学者经过千百次采访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通常会做到以下五点:

  1.以身作则

  2.共启愿景

  3.挑战现状

  4.使众人行

  5.激励人心

  “没错,就是这样。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这些,但读到这五条时,”科尔点点头,顿了一下说,“我发现,我们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22 上大学的孩子

  尽管球队医务人员警告科尔,恢复期间不要太辛劳,但科尔的心早就飞到球场上了。不过和某些人不同,他并非想得到大众的称赞。

  “很多情况下,主帅不在的时候,球队里的人会觉得不舒服,但史蒂夫的情况恰恰相反。”勇士总经理鲍勃·迈尔斯说,“就像孩子们去上大学,如果准备充分,没有父母的指导,他们也会健康成长。因为那些教导已经牢牢记在孩子们心里。”

  科尔说,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话是废话,所以他没有什么领导秘诀,就是谦逊、感恩、认清自己、保持求知欲、善于沟通、重视家庭、关爱他人。最重要的,是在球队里创造出核心文化。当然,能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所以勇士队只有一个,科尔也只有一个。


NBA  /   勇士  /   科尔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