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六解足协新政之动机:好出发点未必有好结果

马德兴05-26 07:45

记者马德兴报道

从公布的两则通知本身来看,其出发点和动机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核心是加速国内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譬如,征收“引援调节费用”、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而U23球员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则更是希望为本土球员创造机会。但是,有好的动机与出发点,未必能够完全起到所希望的效果。

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坦率地说,效果最理想的只有“职业联赛”了。君不见,中国足球在步入职业化后,过去赖以生存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业余体校制度”被彻底摧毁,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因而中国足球人才青黄不接,如今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球员“价格偏离价值”,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国字号队伍的表现也是每况愈下。在专业时代,中国队至少还能够有“黑色三分钟”、“只差一步”等演出,距离进入世界杯就差一点点;奥运会也至少进入过一次;青少年队伍至少能进入世青赛、世少赛。但如今的青少年队伍甚至能够进入到亚青赛、亚少赛决赛阶段比赛就已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当初,如果不是中国足协的几位元老“仗义执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力保职业联赛,恐怕现在的中超联赛早已物是人非。而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也就是2009年开始,中超联赛在“不折腾”的原则之下,终于能够稳步发展,才有了今日之局面。这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行政干预大幅度减少。而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宗旨与目的之一,就是“去行政化”,“增强服务意识,克服行政化倾向”。

作为一国顶级联赛,除了为球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现舞台、提高竞技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就是服务于球迷、服务于大众。任何举措的出台,恐怕首先都需要遵守这样的原则。于是,当中国足协下发这两则通知时,试问:在这样的政策出台之前,征求过地方俱乐部以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没有?否则,这与中国足球改革的大方向与目标是否背道而驰?

当中超进入“5年80亿时代”,前不久平安刚刚续约5年10亿元赞助合同时,我们的决策者作出相关规定时,是否尊重了这些赞助商的意见?是否尊重先前的诸多商业合同中的一系列规定?必须承认,近几年中国足球市场的繁荣来之不易,虽然有诸多亟待完善与改进之处,中国足球人及相关各方人士都应该懂得珍惜,而且加紧工作、逐步改善。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决策都应以不损害当前局面为前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钱任性”的确是当前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而且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与办法,除了“行政化指令”外,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了?

“减少人治、加强法制”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国足球的治理同样如此。随着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中国足球治理现代化、深化足球改革,就必须加快治理法治化进程,提高治理法治化水平。单纯的行政指令显然已不适合现在中国足球发展的需要。

足协  /   新政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