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资俱乐部赛季盘点 不起眼的尼斯杀入欧冠

俄罗斯富豪不是个个都真有钱,中东酋长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论当今的欧洲足坛,中国资本才是新兴的强大势力。自2014年合力万盛收购荷甲球队海牙开始,来自东方的黄皮肤便不断入侵各大联赛,并在2016年彻底掀起收购狂潮,大有蚕食欧洲之势。如今2016-17赛季行将结束,各中资球队的整体表现也基本定型。那么此时他们又多打下了几分天地?实话实说输多赢少,在竞技和经营方面大都不太让人满意。
基础好的有亮点
依照保守派足球人士的观点,外来老板就是洪水猛兽,他们不懂规矩破坏本土传统,还有可能胡乱指挥葬送了俱乐部的前程。中资老板当然也算是外来者的一种,不过平心而论,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给欧洲俱乐部带来了霉运,甚至还有球队在被中资收购后立刻跨向了新的领域。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尼斯。在取得本季法甲第3之后,这家位于法国南部港口城市的俱乐部已拥有了参加下赛季欧冠附加赛的资格。
欧洲最顶级的俱乐部赛事出现“中资球队”?这可是个相当不错的噱头。与尼斯状况相似的还有由中国华信能源控股的布拉格斯拉维亚,他们距离捷克甲级联赛冠军只剩下一个胜场。虽然广义上来讲,本赛季的欧冠球队马竞、曼城和里昂都曾有中国资本的注入,但无论是万达集团还是华人文化控股集团亦或者IDG资本,他们在这几家欧洲劲旅的股份都只占到一小部分,还没有达到完全控股的程度。尼斯则有80%的股份由中美投资者组成的“国际投资者集团”持有,其中铂涛集团董事长郑南雁个人至少占有40%。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57年未曾参加欧冠的尼斯虽然接近创造历史,但中国老板带来的变化也算不上是翻天覆地。这家俱乐部原本就有极好的青训底蕴,而且2015-16赛季就已经开始崛起。在法国籍教头皮埃尔的率领下,尼斯在2016年拿到了法甲第4,只差季军2分而已。去年夏天股权变更之前,皮埃尔被英超南安普敦挖走,俱乐部又请来了曾在德甲门兴功勋卓著的法夫尔,其实已经为随后的成功打好了基础。
再加上巴洛特利和丹特等低价引援,尼斯的进步可谓是水到渠成。在这其中看不到多少中国老板的“大展拳脚”,反倒有几分“顺其自然”的感觉。关键在于选帅用人,不单是尼斯,其他一些成绩还不错的中资俱乐部也是拥有名气不算太大但实力不俗的教头。比如赖国传去年8月买下的西布朗就有老江湖普利斯带队,近两年的表现也一直比较稳定,本季攀升到英超第10并不令人意外。
在西甲,西班牙人从上赛季的联赛第13升到本赛季的第8,中国老板陈雁升似乎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毕竟去夏球队的引援投入激增到了1600万欧元。不过新任主帅基克·弗洛雷斯更是关键人物。这位前马竞和沃特福德主帅上赛季在英超表现不错,却被浮躁的波佐家族抛弃。也算是西班牙人机缘巧合捡到了宝贝。
瞎折腾的反不如前
如果单论战绩,也还有一些中资球队看上去不错。比如在西班牙第三级联赛西乙B,由徐根宝掌控的洛尔卡便已打入升级附加赛,有望晋级到西乙;而由主持人唐辉和李翔投资的胡米利亚在财政危机暂缓之后,排名比上赛季也略有提升。但足球俱乐部的存在意义并不只在竞技层面,各家中资老板也都曾经打起过“利用欧洲俱乐部资源反哺中国足球”的旗号。在这方面,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什么具体的成果,只有葡萄牙第三级别球队托里什人引进多名年轻小将最值得一说。
当然振兴中国足球是个长期工程,就算中国老板在欧洲撒了钱,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如今的问题是只看眼下,中资球队也有很多“今不如昔”。就像苏宁控股的国际米兰,上赛季他们尚能以意甲第4身份获取欧联门票,今年得到大把资金投入,买进若昂·马里奥等强援之后反倒是掉到了联赛第7。这其中有遇人不淑的因素,选择弗兰克·德波尔就是个错误。但俱乐部高层不熟悉意大利本土环境,没有尽力留住前任主帅曼奇尼,保持球队的结构稳定,也是成绩滑坡的原因之一。
相对的,上赛季意甲第7的AC米兰倒是时隔三年重返欧战,挤进联赛前6将会参加下赛季的欧联杯资格赛。不过这家意甲老牌队伍的易手交易今年4月才正式完成,成绩暂时还不能算到中资头上。而中国老板招来差评的地方则总是与国际米兰有着些许相似之处:比如接连换帅,比如管理模式受到质疑。
本季战绩最惨的中资俱乐部,当属双刃剑体育从波佐家族手中接过的格拉纳达。后者38轮西甲仅得20分,最终只能垫底降级。该队令人意外之处还在于赛季末段请来执教履历不佳且久疏战阵的前阿森纳中卫托尼·亚当斯,结果球队6战6负。无独有偶,在英冠的中国老板也喜欢聘请前明星球员,比如维拉找过迪马特奥,狼队也任命过曾加,但两位意大利前国脚无一例外提前下课。
去年夏天夏建统收购维拉时,这位新老板曾豪言要把这支老牌俱乐部建设成欧洲豪门,但结果球队只是英冠第13,距离升级附加赛都有很大的差距。由复星集团收购的狼队则与前一赛季排名(第15)相同,原地踏步,情况也只是略好过由香港老板孙粗洪控制的伯明翰。后者在去年10月正式完成易手交易,12月即换帅。随后前意大利名将佐拉差点将球队带到降级。直到本土老江湖哈利·雷德克纳普出山搭救,才以第19名保住英冠席位。
在法乙,中资球队的情况也和英冠差不太多。由德普科技所有的索肖排名比前一赛季上升两位来到了第13,但仍属下游。奥瑞金控股59.95%的欧塞尔则大幅度滑坡,从2015-16赛季的法乙第8落到了第17勉强保级的地步。不过有球踢总不算最差,最惨的中资俱乐部、前意丙球队帕维亚已在去年宣布破产。
2014年,商人朱晓东仅用1欧元的价格买下了负债累累的帕维亚,属于最早一批进军欧洲足坛的中国资本。而紧随其后买下荷甲海牙队的合力万盛老板王辉,近一年来也一直处在声讨之中。由于拖欠承诺付给俱乐部的资金,去年底合力万盛还曾被海牙队告上法庭。如此看来中国资本并非那么威力无穷,然而扩张的脚步却仍在继续:就在一周之前,戴秀丽和戴永革姐弟刚刚收购了英冠劲旅雷丁队7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