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政让红火联赛降温 盛世中超恐一去不复返?

5月24日,中国足协突发新政,新政让一些年轻球员看到了生机,不过,该新政势必会给近年来红火的职业联赛浇上一盆冷水,当打球员无法出场、联赛精彩程度降低、红火中超如果以此方式降火,恐将后患无穷…
观点1:新政让外援U23数量此消彼长
足协U23新政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寻求进一步增加本土年球员的出场的同时,变相地压缩外援的出场人次和出场时间。新政中提到,U23球员的出场人次必须与外援的出场人次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一支球队想要保证阵容的平衡,很可能出现外援、U23球员数量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足协保持单场外援3人次不变,那么2名外援+2名U23,甚至1名外援+1名U23的情况将成为大多数球队的选择,这样一来外援的中超之路更窄。众所周知,外援对于整个中超联赛的精彩程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大牌外援的到来,中超的关注度和竞技水平才有了明显提高,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形成了“滚雪球”效应。随着外援出场次数、表现空间的减少,中超联赛的关注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
大牌外援既是中超各队的中流砥柱,又是收视率和中超商业价值的保障。足协连续两个政策都对中超引援和现有外援的生存状态产生冲击。或许再难有人冒着竞技水平降低和足协引援限制的风险,叩开中超之门了。过去几个赛季,中超吸引了太多的目光,世界球星如果没和中超球队扯上关系,那证明你“不够优秀”。两个政策,中超已沧海桑田。
观点2:强行“蓄力” 难保竞技水平
U23新政不仅意味着外援的出场被压缩,同时还会降低当打之年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倘若,一支球队为组外援三叉戟,就势必要保证U23出场同为3人次。如此情况下“正常”名额就只剩下5个,当打之年本土球员恐将边缘化。特别是一些轮换球员,出头之日将遥遥无期。从联赛角度看,强行为未来“蓄力”造成的后果就是,联赛整体水平下滑,我们甚至很难想象一些毫无职业联赛经历的小球员与大牌外援的对坑,将呈现怎样的局面。反倒是我们国家队、二队以及国奥的主力框架球员,生存空间持续降低,如此中超,还能吊起谁的胃口?
观点3:80亿中超精彩不在,赞助商权益将受损
2016年初中超卖出了5年80亿的天价,这个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正变得尴尬起来。80亿,因中超联赛之精彩,世界球星之汇集,以后呢?2017年初,中超联赛实现了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得到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如果中超联赛变成了培养中国年轻球员的训练场,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球迷愿意去看一个这样的亚洲联赛呢?哪些国家还愿意去转播一个类似青年联赛的非主流联赛吗?红火中超就此冷却?这是球迷、媒体都不希望的。新政给了一部分人生机,如果要新牺牲我们的联赛才能推行,代价也未免太大。
(贾东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