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买俩高手就能夺冠? 能留住俩高手就不错了…

林良锋06-02 14:45

文/体坛周报记者林良锋

温格被逼到墙角,到了不夺冠就要下课的地步。他声称现在的班底已经很强,再签两名高水平新援就能具备夺冠的必要条件。这话之前说过很多次,从未兑现,这次老调重弹也难有本质变化。

值得再次探讨温格引援的线索,只在变阵这一点上。赛季第33轮作客米堡变阵三后卫,开启了阿森纳强势收官,也为足总杯夺冠奠定基础。无论最终温格的核心引援是两人还是多人,可以预期新人要为新阵型服务,走回头路不现实,实战一再证明:阿森纳多次栽在四后卫的打法上。

4231走投无路,源于这个系统对边卫要求苛刻。西班牙人推出这个概念,将边锋收至中路形成一个三角和中锋呼应,边路交给边卫助攻提供宽度。边卫进攻时成为边锋,防守时恢复本色。压上时,边卫身后的空当由中场保护,同时又对中场的拦截能力提出挑战。拉丁人的习惯是走中路渗透,传中为辅;英式恰好相反。共同特点都是中场必须有较强的防撞能力,能迅速瓦解对手快反。温格素以主动进攻为荣且为西学所蛊,放弃维埃拉扶持法布雷加斯便是标志性的转变。偏偏在设置防雷网一项,温格从未解决缺乏力量和预判的难题。

回到引援。温格所言“再添两名高手”确实和他奉行的政策相符。从搬家之日起,阿森纳每次夏窗重点引援都在两人左右,期间只有三次例外:2011-12赛季起步惨败老特拉福德2比8,导致温格一口气吃进四人;2009年冬窗破纪录吃进阿尔沙文;2013年冬窗签下蒙雷亚尔。每个转会窗吃进两到三人补强,是大部分俱乐部的惯用手法,除非遇到曼联这类阵容老化剧烈的例子,大面积引援其实弊多利少。麻烦的是温格每次吃进新人,是以放弃有经验的老兵作为代价,到后期演变成受压割爱。眼下再签两名强援,便是着眼于桑切斯强行推动转会、遇到合适下家会放弃厄齐尔的危局。

对比过去十年的“两名高手”政策,成功例子不多,爱德华多、纳斯里、科斯谢尔尼、卡索拉、桑切斯和切赫达标,余者有太多遗憾。身价超过3500万欧元的新人,大部分令人失望,厄齐尔受到的批评最多。成功的引援只占整体重点引援的1/3,说明“两名高手”历来不够,铲除不了存在已久的多项弊端。引援的方向又以进攻为主,确保4231阵型运作必须配备高水平防守中场,温格迟迟没有解题。去年暑期吃进扎卡,价格超过坎特,效果不及格。遇到媒体追问,温格的反应并不令人信服,给人的印象仍是看重扎卡控球掌握节奏的能力。

万一出现桑切斯和厄齐尔真就在季前离队的情况,温格首先要盖的是前场的两口锅,谁是风格接近桑切斯的对象?英超内部,阿扎尔、佩德罗、库蒂尼奥、马内、阿利和德布劳内都有交集,放到欧洲,则是格列兹曼、内马尔这类。问题来了:这些人谁愿意来阿森纳赌一把?退一步,真有豪门为了换血又抛售下一个“桑切斯”,阿森纳能花多少钱?当初桑切斯和厄齐尔分别花了4000多万欧元,曼城这一砸,曼联和切尔西再跟进,4000万量级的交易随时变成6000万还未必能成交。光是人数,温格就未必能兑现许诺。

英超阿森纳  /   温格  /   厄齐尔  /   桑切斯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