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平局难掩里皮超强纠错,再有四年未来可期

国足2比2战平叙利亚,从战术上来说,非常里皮似的一场比赛。他在开场做了针对性的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随后遭遇意外送点,球队进攻中设想的战术并不奏效。不过好的教练就在于在比赛中否定自己,根据情况重新制定战术。下半场里皮换人变阵,连入两球反超比分。只可惜最后的结局却还是国足似的悲情,这一次又输给了经验和运气。中国队的俄罗斯世界杯之旅几乎已经告别。衷心希望里皮还有四年的时间。
阵型:4231
考虑到客场作战,本场里皮又将阵型从433变成了双后腰的4231。大胆启用了上场表现不错的邓涵文踢右边后卫,左边后卫也是用了国家队亮相不多的王燊超。双后腰用黄博文搭档吴曦,前场四人组中张稀哲居中踢前腰,武磊和于汉超分列左右,郜林中锋突前。
开场人盯人高位逼抢
里皮本场的战术很凶,开场三条线进行前压。特别是在前场, 进行了人盯人的高位逼抢。完全不让防守队员轻松转身,在对方慌乱将球给到中场时,再采用夹抢的方式断球打反击。
图2可以看到,中国队三名前场队员每人负责一个对方的球员,郜林还在前面随时准备前压给对方守门员压力。同时在小范围内形成一个包围圈,让叙利亚在后场处理球非常困难。叙利亚因为中国队的这种逼抢,后场数次失误丢球,连续送给中国队进攻机会。里皮的这个开局眼看就要开花结果。
丢球:前压后的中卫头球
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中国队突然送点丢球。仔细看这个球的问题,出在冯潇霆的头球上,图3。实际这个高空球的防守应该是双后腰的防区,冯潇霆拉出来进行头球,不顾身后两名叙利亚的进攻球员。正常情况下只要球顶得够远或者给到队友,冯潇霆有足够的时间回去。结果破坏不远直接给对方顶回来打出一个反击。
此后的比赛,这样因为中卫跑到后腰位置的头球给叙利亚送了几次反击。图4是冯潇霆再次上前头球,我们可以看到他甚至和吴曦抢到了一个点上,球只要破坏不远,很快就是一个反击。因为他的拉出,两个边后卫还只能内收保护。
进攻问题:失败的前腰串联战术
此后比赛中国队变成了一种主攻的态势。不过在进攻中,中国队控制住了局势但却迟迟撕不开防线。控球几乎都在中圈弧附近,很难倒到前场30米区域。问题一部分出在了张稀哲身上,本场4231中他担当前腰的位置,但是他在比赛中的存在感仅在反击中的一脚穿透出球。而需要承担的组织串联责任则完成的不好。
中国队的组织很大程度落在了后腰黄博文身上,这也就导致中国队上半场持续在中场倒脚,由于进不去,之后一个斜长传,很快又被叙利亚破坏出来。仅在于汉超换位到左边后,打出了几次威胁进攻。张稀哲在小范围的阵地战中,经常躲藏于后防球员身后,随时准备前插,而不是拉扯出来接应串联,图5里可以看到进攻中他的位置,躲在数名叙利亚球员身后,队友很难给到他球。
里皮设想4231在进攻中通过前腰串联,走脚下,在对方肋部做文章的战术思路在上半场惨遭失败。不过好的教练就是能够在比赛过程中否定自己,再次根据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战术。
调整:上中锋直接压迫防线
上半场有一个球郜林回顶门前,居然无人前插。其他的队友大多都堆积在禁区外面,这导致对方防线无需退得过深,边路防守防起来也相对轻松。下半场踢了不多久,里皮就用肖智换下了张稀哲。换人的同时战术也随之进行了改变。中锋肖智和郜林一同直接压迫对方防线。图6里,于汉超在左路拿球,可以看到郜林和肖智同时前压。
这样的进攻更加简洁,无需一个前腰在杵在对方防守球员中,利用前锋压迫对方防线,意外给边路进攻也带来了空间。
变阵343,边路取得突破
随后姜至鹏替换邓涵文上场,中国队的阵型直接变成了强攻的343,3中卫分别是张琳芃、冯潇霆和王燊超,图7。姜至鹏踢在了左边前,利用他和郜林在左边路的突击,中国队很快就在这侧撕开了口子,并且制造了点球。
第二个进球同样还是姜至鹏的左路发起,姜至鹏传球,肖智拉到右边往中间回做,这一次与上半场郜林那次不同,吴曦从后面插上,在空当处包抄完成破门,图8。里皮的这次变阵在进攻端取得了巨大收获。利用前锋冲击防线,迫使对方防线收缩,随后边路换上姜至鹏在左边路轮番冲击,起球去门前,战术设想确实是一环套一环。
总结
1最终补时阶段惨遭进球,中国队还是太年轻。这种关键时刻需要一定的拖延,有机会的时候尽可能往底线和边路带啊,拖延下时间耗过去就完了,没有必要正常进攻给对方这种在门前发挥的机会。
2本场国足的每一名队员都值得表扬,无需因为一些选择去黑某一名球员,拼搏到最后一秒就能让球迷看到希望。
3真心希望里皮还有下个四年,一个好的教练对一支球队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