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轮回!且看意大利新黄金一代初试成色

体坛+记者王勤伯述评
意大利在U20世界杯上杀入半决赛,就连意大利人自己也感到惊讶。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世界杯夺冠后被认为后继无人的意大利足球,又有了复苏迹象。
意大利人很迷信,例如1970年以来每12年进一次世界杯决赛结果亚-冠交替这个说法。实际这背后有一定的社会规律:
每次意大利队闯入世界杯决赛,整个社会足球热情激增,很多在业余青少俱乐部表现出色的10-14岁男童下定决心要成为职业球员,而不再是家长通常劝导的“踢球为了娱乐”。
为什么有14岁一说?因为14岁以前的青少俱乐部都不带有职业培训目的,青少年可以自由报名。14岁以上要想继续在能参加正式赛事的俱乐部踢球,就必须被俱乐部挑选上,而且每年进行淘汰,教练告诉你明年别来了,你就得去别处试训找球队。
从14岁选择足球作为人生方向,到通常18-20岁之间成为职业球员,淘汰率极高。很多关注青训的人都忽略了青训必备的社会化性质和高淘汰率特点。对于足球强国也一样,越多的人有决心要成为职业球员、越多小孩带着热情投身足球,意大利足球就可能收获更多瑰宝。
2006年夺冠后11年,新一代意大利足球瑰宝确实在涌现。世青赛第三名的U20球员,11年前是8、9岁的男童,即将参加2017年欧青赛决赛圈的迪比亚吉奥国青队成员,当时则在11-12岁上下。
当然,这一批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和卡纳瓦罗、托蒂一代完全不同。过去意大利是欧洲足坛技战术层面的佼佼者,最近10多年,意大利足球却面临技战术改革的巨大压力,之前几届国青除了维拉蒂等少数尖子,多数人无论个人才华还是技战术能力都很一般。
但迪比亚吉奥这支国青,前中后都有非常适应现代足球节奏的球员,如贝尔纳代斯基、小基耶萨、贝纳西,特别是加利亚尔迪尼,刚刚从亚特兰大加盟国际米兰就踢上主力,足以和布罗佐维奇、孔多比亚竞争位置,很可惜之后遭遇球队整体低迷,否则他的成长还可以加速。
这支国青里很多成员都在意甲踢上了主力,这和过去几届国青大面积从意乙招人区别极大,可见意大利青训产品丰收季确实来了。踢欧冠是接下来的重要一步,这支国青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机会。例如尤文图斯看上了贝尔纳代斯基,贝拉尔迪则是尤文看得上他却不想去,他想以主力身份踢欧冠,现在恩师迪弗朗切斯科去罗马,或许对他是个机遇。
意大利欧青赛同组对手有德国、捷克和丹麦,堪称死亡之组,但意大利媒体普遍很有自信,认为这支2004年欧青夺冠后最有才华的意大利队必须剑指冠军。
国家队参加的赛会制大赛很考验球员的心理,这方面意大利有强国传统,关键是新一代球员能通过实战去把握住这样的传统和荣誉感。2016年欧洲杯1/4决赛点球惜败德国,布冯等人很愤怒,佩莱等球员则显得颇有满足感,多少展现了两代人不同的进取心。现在意大利足坛对新一代才俊喊出“欧青必须夺冠”的目标,也是提示这帮年纪轻轻已经在俱乐部拿上百万欧元级别薪水的小孩:荣誉面前,不进步就是退步。
因此,我们可以把今年欧青赛作为意大利足球的试金石。倘若如愿夺冠,大批球员将对国际赛事自信大增,文图拉可以借机加速换血,2018世界杯派出一个年轻班底出战——意大利足球界普遍已放弃2018进决赛的期待 (迷信提前破灭),但希望能为2022锻炼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