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兄弟谁飚分最可怕?汤普森让库里杜兰特争第二

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月23日,勇士坐镇甲骨文球馆对阵国王。主队在此前的12场比赛里赢了11场,排名高居联盟首位,势头正盛;客队则刚遭遇五连败,士气低落。比赛结果本来没有太大悬念,但谁也没有想到,勇士得分后卫克雷·汤普森居然在这场比赛上演了在NBA青史留名的超级暴走秀——
要知道在一天前,联盟刚刚公布了2015年全明星东西部首发阵容名单。汤普森的队友斯蒂芬·库里以票王身份毫无意外入选,汤普森的得票数为314254,排名西部后卫第六。由于同位置有哈登、保罗、韦斯特布鲁克、利拉德等好手,竞争过于激烈,虽然勇士战绩笑傲群雄,但大家还在为作为球队二号人物的汤普森是否该进全明星而争论不休。但在对国王的这个夜晚过后,汤普森能不能入选全明星已经不再是问题。
上半场比赛,24岁的汤普森手感冰凉,他的前5次出手全部偏出,包括两记空位三分球,以及一个无人防守的上篮。水花兄弟哑火了一半,比赛自然打得不顺,第三节还剩9分45秒时,两队仍然战成平手。但谁也没有想到,汤普森的个人表演毫无征兆地开始了。
中距离投篮,球应声入网;快攻时三分线外急停出手,稳稳命中;又是一个快攻投三分,球又进了;快攻切入篮下空接暴扣,没毛病;运球后迎着尼克·斯陶斯卡斯的防守,再度投进三分……当汤普森再次顶着斯陶斯卡斯命中三分,勇士的现场播报员已经忍不住欢呼了,但这还不算完。左侧命中三分,右侧命中三分,突破三人防守挑篮,罚球线急停跳投,面对防守强投底角三分……此后,勇士又跑了一个电梯门战术,来到弧顶的汤普森在队友大卫·李和德雷蒙德·格林的双重掩护下,再次稳稳命中空位三分。
甲骨文球馆沸腾了,不仅仅是因为勇士已经95比71遥遥领先国王,胜利提前到手,更是因为大家亲眼见证了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迹:10分钟内连进13球!汤普森单节独得37分,打破了NBA历史单节得分纪录!
比赛结束后,脸上挂着不可思议神情的格林,面对记者“有人在NBA 2K游戏里打出这样表现”的问题,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没有,游戏里你也不可能有这么火热的手感。”
自那时起,汤普森正式确立了自己的联盟一线球星地位。但是他的父亲,两届NBA总冠军得主迈克尔·汤普森似乎不怎么满意。没有在现场看比赛的迈克尔,后来专门回看了录像。“我保证,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应该得到60分。’”那场比赛独得52分的汤普森后来笑着说。
60分?有什么不可以?2016年12月5日,勇士主场142比106狂胜步行者的比赛,汤普森确实得到了60分,而且他只用29分钟就拿到了这些分数。自NBA联盟引入24秒规则以来,从没有人在出战30分钟以内的时间里得到这么多分。汤普森称不上超级进攻机器,但论得分爆炸力,他不输任何人。
球迷、解说员甚至球员自己所认为的手感火热,其实都是错觉。——《点球成金》作者迈克尔·刘易斯
“xxx手感火热”,解说员、媒体和球迷场场这样形容某位连投连进的球员。但是,真的存在手感从凉变热,烫到不行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在他出版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写道:“这只是一种被大范围传播的认知错觉。”如果你觉得卡内曼不是体育圈内人,外行人说外行话;《点球成金》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球迷、解说员甚至球员自己所认为的手感火热,其实都是错觉。”
无论科学界还是统计理论,都不相信这种主观判断,他们认为那只是幻象,是受了各种因素的欺骗导致出现的感觉。真的是这样吗?它会不会是科学原理尚无法解释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呢?
1982年,康奈尔大学教授汤姆·吉洛维奇就开始对体育界常见的“手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他选择拥有朱利叶斯·欧文和达雷尔·道金斯等明星球员的费城76人作为研究对象。当时76人是联盟实力最强的球队之一,那一年他们打进了总决赛,吉洛维奇幸运地得到了研究许可。“你能够想象得到,我的研究助理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情绪简直失控了。他们从来没有那么感激我。”吉洛维奇回忆道。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助理们可以零距离接触那些NBA大牌,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有过“手感火热”的感觉。换种说法就是,球员在取得了些许成绩后,会产生可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的心理。结果和预期的差不多,绝大多数76人球员都相信自己在某些时刻会“手感火热”。另外,吉洛维奇还调查了一些NBA球迷,结果和球员的调查结果差不多。无论执教的、打球的还是看球的,似乎每个人都觉得是这么回事。
作为1980年8号秀,安德鲁·托尼虽然两次入选全明星,但记得这个名字的人恐怕也只有资深76人球迷了——这个得分后卫整个生涯都效力76人。但绰号为“波士顿凶客”的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克雷·汤普森,是抽起风来连自己都怕的神经刀投手。但吉洛维奇的团队在分析了托尼的投篮数据后,并没有发现他有所谓手感火热的证据。“尽管大家都认为托尼手感火热和手感冰冷的区分很明显。”吉洛维奇在论文中写道,“但他投进球和投丢球的概率,与自己的预期变化差别并不大。”
事实上不止托尼,吉洛维奇的团队研究了所有76人球员,都没有找到手感火热的实质证据,包括超级巨星“J博士”。尽管欧文的投篮命中率超过五成,但当他在第四节连续投中三个球,觉得自己今晚感觉不错的时候,实际上其末节命中率只有48%。
吉洛维奇的团队开始猜测,或许可以在球员罚球数中找到那种手感火热的证据,因为罚球的环境是固定的,不会受到投篮选择的影响。但最终的考察结果是,没有这回事。他们还研究了凯尔特人的罚球数据,也没有发现有任何规律可循。当然,球员在罚进第一球后,第二球只要保持同样姿势就很容易再进,但这个样本并不具备说服力,无法证明什么。
如果说比赛不确定因素太多影响取样,那么可控的实验环境能否帮助找到规律呢?吉洛维奇的团队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邀请了来自NCAA的14个男篮球员,以及12个女子球员,让他们在不同位置出手100次。而在分析了所有数据后,还是没有发现“手感火热”。“扔硬币猜正反面的结果,和这个没什么差别。”研究报告上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手感火热纯属虚构,”吉洛维奇得出的这个调查结论,30多年来一直被科学界视为金科玉律。但在篮球圈,大家却不怎么买账。凯尔特人的象征,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就公开表示:“他是何方神圣?他做了个研究,和我有什么关系?”NCAA传奇教练鲍比·奈特也表示,他对这种结论根本没有兴趣。当然,这个结论同样有不少拥趸。在谷歌搜索上,它是第一个弹出的与手感火热相关的词汇。但看过汤普森单节37分,三节60分的表演后,你会不会相信呢?
比赛前我会想起自己的那些辉煌时刻,比赛的时候也会想。整个季后赛,我都会告诉自己,手感火热总会回来的。——克雷·汤普森
今年总决赛期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经过漫长的投篮训练,汤普森的训练服已经彻底湿透了。他一边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一边撩起训练服,擦着头上的汗水。
2016-17赛季常规赛,汤普森场均贡献22.3分,三分命中率41.4%,但进入季后赛他的手感并不好,打进总决赛前的12场比赛,只有4场的三分命中率超过常规赛平均值。总决赛第一场,汤普森更是彻底哑火,全场16投仅3中,5记三分球全部偏出,仅仅得到6分。他什么时候找回手感?这是每个勇士球迷心底的问题。
有记者提醒汤普森,他在单节独得37分之前,也连续投丢了5个球。“是的,这样的经历显然对我有帮助。”汤普森说,“我也经常会回想自己手感火热的时候。谢天谢地,我打出过很多这种精彩时刻。”
在汤普森的记忆里,他第一次感觉自己手感火热,什么球都能投进,还是在读六年级的时候。那么进入NBA后是什么时候呢?汤普森说,那是在新秀赛季全明星之前客场对掘金的一场比赛(当地时间2012年2月9日),他被安排替补出战,18分钟里11投8中独得19分。“那场比赛给我带来很大的自信,让我知道自己在高水平比赛中也能得分。”事实确是如此:那年全明星周末后,汤普森在剩余赛程里场均得到了17分,比此前多了7.2分。
后来,汤普森手感火热的表演就层出不穷了——如果你相信它存在的话——据统计在过去的三个赛季,汤普森是所有参加总决赛的球员里,连续投中球最多的球员。虽然勒布朗、杜兰特、库里甚至欧文的投篮命中率比汤普森都要高,但在得分爆炸力上他们都只能甘拜下风——连续命中10球以上的只有汤普森,他是唯一有过连续命中11球、12球和13球的球员,当然都发生在对国王的那场比赛。
是的,库里已经是公认的史上第一三分手,但比起汤普森,库里的爆炸力还是逊色一筹。过去三个赛季,库里投篮命中率达到48.2%,比汤普森高2.1%。但库里最多的连续进球纪录是8个,且只有1次,汤普森则达到6次,比杜兰特(5次)、勒布朗(4次)和欧文(4次)也都要高。
所以,尽管季后赛准星欠佳,总决赛首战更是三分颗粒无收,汤普森仍然坚信自己可以摆脱低迷状态。他会想起对掘金时成为替补奇兵,对国王第三节突然暴走,对步行者予取予求……每次想要找回状态,汤普森都会做这样的心理调节。“手感总会回来的。”汤普森说,“比赛前我会想起自己的那些辉煌时刻,比赛的时候也会想。整个季后赛,我都会告诉自己,手感火热总会回来的。我真的相信这一点。”
连诺贝尔奖得主都会专门抽时间研究手感热不热的问题。——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
约书亚·B·米勒,湾区本地人,多年的勇士球迷,如今在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担任教授。今年总决赛开始前,他从意大利米兰飞回了旧金山,不是为了现场看总决赛,而是要去附近的斯坦福大学做一次演讲。接受记者采访的米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观点和吉洛维奇截然相反:手感火热是真实存在的,以前科学界不认可它,是因为证明的方式就错了。
在米勒的实验里,假设库里被安排在一个投篮命中率恰好为50%的位置,“好吧,我们让他站在半场处好了。”米勒笑着说,“假如让库里连续出手100次,然后每次他连续命中三球后,我们记录下他接下来投出的那个球的成绩。”
“如果你在这100球里随便选一球,它进的概率会有多大?”面对米勒提出的这个问题,记者有点发蒙。如果你不相信手感火热,那么按照库里的投篮命中率,概率当然是50%。但在米勒的理论里,库里连续命中三球后,下一个球的投进概率是低于五成的,实际上是46%。
为什么不是50%?米勒的解释是,一个前提条件让结果发生了些许改变,那就是“连中三球”。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两个陈设什么的都完全一致的屋子,仅有的区别在于,房间挂的钟只有一个是正确走时间,另一个则永远停在7点42分。当你酒醉后迷迷糊糊走进其中一间房子,倒头就睡,醒来后发现挂钟显示的时间恰好是7点42分——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自己睡在了哪间房子?钟好的那间还是钟坏的那间?
“我会猜自己睡在钟坏的房子里。”记者回答道。
这确实是一个准确率更高的答案。那么准确的概率是多少呢?如果身在钟好的房子,在7点42分这个时间醒来的概率是1/720;而在钟坏的房子,什么时候醒来都是这个时间。所以当你知道有钟坏掉这个前提后,这个概率就发生变化了。
于是,手感火热又变成了数学问题。
1991年NBA全明星周末三分大赛上,最终夺冠的神投手霍奇斯接连命中了19个三分球,这可能是最能证明手感火热是真实存在的例证。当时米勒还是个年轻人,他对那一幕印象非常深刻。哪怕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士都认同吉洛维奇的结论,米勒也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2013年,米勒的一个朋友——是教授也是凯尔特人死忠——同样相信手感火热是存在的。于是两人联系了西班牙B级联赛的某支球队,做了一次实验。8名球员在自己投篮命中率最接近50%的位置出手300次。而在投篮结束后,米勒要求球员在不看队友投篮结果的情况下,预测哪个人手感可能最热。然后他们继续投篮,次数更多。但很快两个人就发现,有一名球员投得特别准。而在球员预测中,“他是每名球员心目中的第一,他就是那种手感来了挡不住类型的球员。”米勒说。
不仅如此,从手感最热到手感最差,这些球员的预测都很是靠谱。“简直不可思议,他们给出的排名和他们实际的表现,确实非常吻合。”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米勒将同样的实验进行了三次,他们坚信自己找到了手感火热的证据。而后,米勒们又研究了所有NBA三分大赛的数据,发现了这些至少出手100次的神投手里,有8名球员展现出了手感火热的状态,除了霍奇斯,还有库里、雷·阿伦和科沃尔……“和此前的研究结果截然相反,我们找到了NBA三分大赛里存在着手感火热的证据。”米勒说,“它说明这种情况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时不时就会发生。”
2015年,米勒的研究论文是世界上下载量最多的资料之一,甚至排进了年度前十。“手感火热”居然成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实在是出乎意料的事。“你说体育到底重要不重要,连诺贝尔奖得主都会专门抽时间研究手感热不热的问题。”NBA前总裁大卫·斯特恩两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演讲时如是说。
手感火热?我觉得还是自信吧,有时候只是过于自信而已。——科沃尔
在米勒的理论里,手感火热对三分球的影响更大,能够达到8%。比如说,一名球员的三分命中率是40%,但当他连续投进三个球后,接下来的三分出手命中率最多可以达到48%。要知道本赛季三分命中率最高的科沃尔,三分球命中率为45.1%,比联盟平均值35.8%也不过高了9.3%。
但是,科沃尔却是“手感火热纯属虚构”这一理论的忠实支持者。他坚信自己的每一次投篮都是独立存在的,即便已经连续投进好几个球,但随后的一个强行投篮也不是个健康进攻方式。“手感火热?我觉得还是自信吧,有时候只是过于自信而已。”科沃尔说。而同为骑士打球的前三分大赛冠军詹姆斯·琼斯很懂数学,迈阿密大学经济学毕业的他认为,手感火热只是幻象,有时候哪怕球没有投进,也会觉得手感不错。“有时候我确实觉得自己手感很好,但我不信什么热得发烫。”
而站在总决赛另一端的汤普森,则是坚信手感来了挡不住。总决赛第二场,他终于摆脱了低迷状态,12投8中帮助勇士大胜对手19分,这也是他一个月里首次单节命中4个三分球。总决赛第三场上半场,汤普森又独得21分,三分球7投5中,帮助勇士在客场稳住阵脚,最终取得3比0的大比分领先。总决赛5战,汤普森在后4场合计投进了17个三分球,命中率接近50%。
在汤普森看来,勇士成为总冠军最大热门并最终登顶,最大的资本在于他们有随时随地能够暴走的神投手。汤普森不准还有库里,库里手冷还有杜兰特。库里在今年季后赛有5场比赛单场命中5个以上三分球,杜兰特则连续9场比赛命中率50%以上,他们随时可以用一连串进球打垮对手,带走比赛。而且,这还不是他们飙分的巅峰状态,想想2015-16赛季的库里,2013-14赛季的杜兰特,如果海啸兄弟都发挥出最佳水准,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除了你,哪名勇士球员手感火热的时候最恐怖?”
“哦……”汤普森开始沉思起来,几秒钟后,他给出了两个不出意料的名字,“库里,杜兰特。”
“如果从两人里选一个呢?”
汤普森又思索了一会儿,然后选择放弃回答:“要不掷硬币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