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泽涛复出意义大于退赛 不该让他的坚持变成骂声

体坛+特约记者田心报道
比起宁泽涛游出的49秒67,他“退赛”的决定又被后知后觉地卷成了一团漩涡,在舆论中炸开。随着游泳中心副主任赵健证实,他已无缘世锦赛,让有关宁泽涛的讨论再次升温。
在赣州游完100自的预赛时,宁泽涛一别里约后八个多月的首秀让人不得不对他短期内迅速提高自己竞技状态的能力刮目相看。毕竟,八个多月没有正规系统的科学训练,这对一名游泳队员来说,无异于致命性的打击。
正当人们期待着他在决赛中是否能冲击一下100自的世锦赛A标时,他却不走寻常路做出退赛的决定。于是,一波质疑蜂拥而来,细数他过去退赛的种种经历,质疑他的参赛态度等等。可细想想,哪位运动员没有过退赛的经历呢?奥运会三金王孙杨在世锦赛都有过退赛。
可仔细想想,作为国内一项二级赛事,真的有必要在赣州拼尽全力,殊死一搏么?答案是:没有。不管是四月的全国冠军赛,还是六月赣州的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参加的选手们目的非常明确,获取全运会的参赛资格即可。孙杨如此,叶诗文如此,傅园慧也如此。那为何宁泽涛在锁定全运会的资格后,做出的退赛决定就会有如此多的质疑呢?更何况,他还有在澳洲训练的腰伤。
在里约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很多人对没有恢复训练的宁泽涛持有怀疑态度,觉得他恐无法再回到泳池,觉得他即使回来,竞技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有这样的质疑也可以理解。但短暂的赣州之行,宁泽涛用49秒67来证明自己坚持外训后的成果,证明他渴望着再次证明自己的决心。
尽管,赣州游出的49秒67的100自放在国内都不算是本赛季的最顶尖级表现,但别的选手是日复一日在训练,而宁泽涛只恢复了一个多月的外训,这个事实也必须考虑。当然,这不是说他过去长时间没训练是值得提倡的,但至少证明,宁泽涛想回来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诚然,不管当下或是未来的宁泽涛怎么做,做什么,也许围绕着他的质疑都会一直都在。在未来有限的职业生涯中,恐怕“争议”将是他再也摆脱不了的标签。但就像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样,既然归来是自己做出的决定,那就在未来两个月继续将艰苦训练进行到底,将无法去布达佩斯的遗憾化作更强的动力和战斗力,在天津弥补。毕竟,成绩是证明自己的最有利武器,49秒67还不具有最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