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若琪张继科抽空赶场 朱婷比赛至上假期“还债”

体坛+特约记者兼言报道
近日,中国女排执行教练安家杰表示,给了朱婷足够假期,让这位中国女排新周期的队长在6月底7月初再归队,“前期她连续征战高强度的比赛比较疲劳,我们会给她一些休整时间,通过大奖赛的分站赛、总决赛,让她慢慢恢复状态。”
这意味着,朱婷迎来了里约奥运后时间最长的个人假期。然而,她还有很多“功课”要补交——因为奥运后不久就奔赴欧洲战场,朱婷欠了赞助商一堆活动。于是,难得的小假期,朱婷成了“空中飞人”,从云南飞回郑州,又飞到杭州,再飞向万里之外的广州。
体育经济时代,运动员的个人价值实现不仅仅在于竞技场的表现,还在于商业价值的体现。而商业价值,来自于国民度,来自于网络流量。奥运会,朱婷因为“王之蔑视”的表情包一度成为了“小网红”,中国女排夺冠的“核心”身份更是让她变得家喻户晓。然而,在奥运热度越炒越热的当口,她毅然选择前往土耳其开始职业征程。这一行程的商业价值损失无可估量。
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健儿涌现了一堆明星运动员,他们像娱乐圈明星一样,被粉丝追逐,被投资商青睐,被综艺节目缠身。损失了很多训练、备战的时间。
奥运后人气爆棚的张继科,一边要参加国家队一系列比赛,一边要兼顾各种综艺节目。世乒赛被淘汰后,6月7日刚返京张继科顾不得伤病,8日就开始行程,从北京到丹麦还综艺“债”,来不及喘息,依然忙碌。
女排前队长,惠若琪,是另一位人气爆棚的球星。女排联赛期间,惠若琪也常常打着“飞的”到处奔波,要客串代言品牌的收银员与粉丝互动,还不得不向球队请假连夜参加电视台的晚会彩排,也是十分辛苦。
商业价值面前,朱婷有自己的选择。在不到22岁的年纪,对她而言更重要的还是赛场。不过,实力傍身,该来的总归会来。用表现征服欧洲赛场后,朱婷带着欧冠和世俱杯双料MVP回归国人视野。结束了母队的全运任务,朱婷也终于有时间能够回报那些不离不弃的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