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奔斗:老外心中的中国网球 关注度就那几个问题

张奔斗07-10 16:34

记者张奔斗温布尔登报道

这其实已经是我第三次去温布尔登电台做访谈节目了。2012年头一回的时候,直播间还在地下;第二年再去时,已经挪到了面对中央球场的上佳位置,景色好多啦!这一回,我则被带到了电视工作区的媒体天台花园,蓝天白云,全英草地俱乐部尽收眼底。

直播前我和几位主持人开玩笑,从地下室到中央球场再到媒体天台,看来温网电台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哈!电台的名字,也从当初的live@Wimbledon,改为了更为通俗简洁的Wimbledon Radio,在温网官网首页右上角的显眼位置就能看到并点击收听。去年,有超过3000万全球听众收听了温网电台的节目,有兴趣的中国球迷朋友也不妨一听。

前两次受邀接受访谈虽然已是四五年前的事了,但其实,外媒心中所关心的中国网球,问来问去也就是那么几个常规的问题。“为什么至今没有中国球员能打出来呢?”面对这个已经被问了几百遍的经典难题,我也只能苦笑,试图从缺乏男子球员的成功经验、身体条件以及球员的自身动力等方面给予解读。

不过我也是奋力顽抗:“男单青少年比赛,2号种子可是我们中国的呢!”女主持人立马忙着查签表,然后带着半开玩笑的口吻对我说:“哎呀,首轮可是对阵我们英国本土球员呢!”几个小时之后,吴易昺在5号球场两盘轻取了这位外卡球员,但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面。

只要谈到中国网球,李娜总是一个必须谈及的话题。好在我上月在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开票仪式上对李娜进行过专访,掌握了她比较新的动向,正好向温布尔登电台的听众们介绍,李娜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商业推广活动仍然非常活跃,并且刚刚进入商学院深造,同时也没有放弃建立网球学校的梦想。

说到网球学校,男主持人还特意询问了曾经担任李娜教练卡洛斯在北京网球学校的情况。他们比较关心,是否有更多中国孩子开始学习打网球,以及他们的成才通路是否畅通。

三位主持人中,另一位可是很有来头,前世界前十的南非名将费雷拉,此时他发表观点:“以中国的人口和国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一批优秀的职业选手;即便无法进入职业网坛,用网球奖学金去美国上大学也是一条很棒的路。”我告诉他,中国现在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重视孩子运动特长的培养,凭借运动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正成为他们心目中一种兼顾学业和运动特长的上佳选择。

主持人们当然还非常关心温网在中国球迷心中的地位,对此我回答说,虽然温网的尊贵地位不可替代,但由于时差关系,每个比赛日下半程的赛事对于中国球迷的收视相当辛苦,而澳网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得天独厚。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网球赛事,温布尔登在球员和球迷心中的地位的确不可取代。虽然英国人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彬彬有礼但保持距离,但在新的传播时代,温网在注意保持原汁原味英伦风味的前提下,也很注重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地区的推广。温布尔登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都非常活跃,本届赛事结束后还将进行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在与温网中国推广项目负责人的探讨中,他也向我表示:“澳网的确拥有地理和时区优势,但温网也想为中国球迷提供更好的观赛和互动体验,至少应该在同处欧洲的法网之上。”

看来,面对广大的中国市场,大满贯赛事之间也有一番竞争呢!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