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年后J罗会回皇马吗?拜仁先租后买有何玄机

文/体坛周报记者黄思隽
拜仁以先租借2年再买断的方式从皇马引进J罗,成为这桩重磅交易的焦点之一。不少球迷甚至媒体都产生疑虑:拜仁会不会租完不买,甚至提前终止租借?《马卡》报还透露,在租借前,皇马还特意跟J罗续约1年到2021年,就是为了避免一旦拜仁2019年放弃买断而陷入被动。但事实上,结合近年一些类似案例分析,只租不买的顾虑纯粹多余。
先租后买=用得不爽也买
这种交易方式,拜仁早在法国边锋科芒身上就用过。两年前,拜仁与尤文图斯达成协议,先租科芒2年,然后获得优先购买权。科芒第一年租借费500万欧元,第二年200万,而买断价为2100万。最终,科芒今夏正式成为拜仁一员,总成交价2800万。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拜仁始终强调租借期满后必定买断,即便这并无任何条款约束,而且法国边锋上赛季过得并不开心。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尤文先租后买贝纳蒂亚的交易上。摩洛哥中卫上赛季回到意甲后依旧伤病缠身,尤文有足够理由退货,但最终还是准时支付1700万,加上原来的300万租借费,总价2000万完成收购。
这样的合作先例,使拜仁与尤文今夏又一次以这种方式完成道格拉斯·科斯塔的交易。尤文先给600万租借费,一年后买断,定价4000万,还可分期支付。可以预计,不管科斯塔未来一年发挥如何,尤文最终也会像引进贝纳蒂亚那样,按时支付买断费用,绝不反悔,不会破坏与拜仁结成的友好合作关系。
其实“理由不充分”的买断案例,也发生在沙尔克04先租后买科诺普良卡的交易上。乌克兰边锋去年夏窗关闭前从塞维利亚匆匆加盟,免费先租1年,然后1250万买断。按理说,以科诺普良卡根本打不上主力、且总是游离于战术体系之外的表现,沙尔克根本没理由买断。但体育董事海德尔却一再强调,租借期满一定买断,并说到做到了。更绝的是,被买断之后,科诺普良卡公开炮轰魏因齐尔是“懦夫”。几天之后,主帅真被他骂下台了!
先租后买=分期付款
事实上,上述几单先租后买,跟早些年意甲俱乐部最喜欢用的分期付款一样,只是换个了叫法而已。对于拜仁、尤文这种级别的豪门,分期付款听上去多少有点丢人。但换成先租后买,按每阶段来付款也就完全合理,没有任何歧义了。对于拜仁这种财政极其健康的豪门,一个转会窗投入超过1个亿并无难度。但在德甲这种对财政要求极严格的联赛,拜仁单一转会窗两破德甲转会费纪录,即便没有财政压力,也要承担很大道德压力,何况财政报表也会不太好看。既然对家愿意接受“分期付款”,拜仁何乐而不为?
在J罗的媒体见面会上,鲁梅尼格明确表示拜仁拥有交易的单方选择权,即皇马无权提前终止租借或拒绝出售。租借期满后,拜仁就会与J罗正式签约3年。
考虑到交易双方以及球员的档次(或者说是面子),即便没有任何条件约束,拜仁也会在2019年夏天按时买断。如果真有所谓“试用”的考虑,租借1年就够了,何必要“试”2年之久?退一万步说,即便J罗真在慕尼黑水土不服,拜仁也完全可以先买断再转卖,赚回一笔可观的转会费。如果租完2年,支付了1000万租借费和超过1500万薪水之后把如此值钱的球员完璧归还,岂不亏大了?
事实上,先租后买之后立即转卖,也是不少俱乐部的赚钱大法。例如罗马从斯图加特引进德国国脚吕迪格就是这种伎俩。“红狼”2015年花400万租借1年,1年后900万买断。罗马的如意算盘是买断后立即高价转让给切尔西,只因吕迪格欧洲杯前重伤,才导致交易推迟了1年。最终,罗马还是在今夏如愿通过出售吕迪格狠赚了一笔。切尔西一次性支付了3500万,还有最高400万的后续浮动费用。即便扣除给斯图加特的300万分成,罗马仍净赚至少1900万。
先租后买=小风险+高利润
相比用直接收购的方式转卖球员,先租后买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同时有望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吕迪格为例,2015年夏天他的市场价值不过1000万。如果罗马一次性支付1300万买断,就有300万溢价。但到了2016年夏天,吕迪格身价已涨到1200万,但罗马还是按1年前谈好的条件完成收购,非常划算。而且1300万放在两个财年里消化,现金流压力也小得多,财政报表也好看多了。
可以肯定,今后几年成名球星的大宗交易,将越来越多出现这种先租后买。既然连拜仁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财政或道德压力,那么财力状况较差的俱乐部就更有必要“曲线救国”了。这种租借只是分期付款的实现形式。至于租完不买的风险,则完全可以通过加入约束性条款来规避。而跟拜仁这种诚信豪门交易,压根就没有后顾之忧,对此尤文最有发言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