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逻辑竟和“抠门”划等号 亚历山大着实有点冤

体坛+记者龚正扬报道
几乎没有任何的前兆,火箭CEO今天突然宣布,球队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决定将球队出售。
这一消息立刻在业内和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轰动,会计师很快估算出了火箭的市值,16.5亿美元起,最终甚至会超过20亿美元……要知道,亚历山大当初买入火箭的时候,只用了8500万美元,在投资方面,几乎无人不给亚历山大点赞。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亚历山大在当老板方面的表现。经常出现在火箭球迷口中的一句话是:火箭老板怎么这么“抠”?这句话,在亚历山大决定出售球队的这一刻,变成了:火箭那个抠门的老板终于要走了……
那么,真的如球迷所说,火箭是即将告别一位“抠门”的老板吗?
恐怕不是这样。
众所周知,因为姚明,火箭在中国的人气无人能敌,老板亚历山大和火箭的商业团队自然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潜力挖掘。正是因为球迷数量多,所以火箭的每一笔运作其实都被火箭的球迷用放大镜在观察着,尤其是姚明加入火箭之后。
只可惜,在姚明来到火箭后的这15年里,火箭始终只是一支季后赛球队,他们取得的最好的季后赛成绩,就是14-15赛季打进西部决赛。之所以没能有染指总冠军的机会,一方面是运气不佳——姚麦时期球队的两个明星球员很少能够同时保持健康,而到来哈登和霍华德时期,魔兽的身体机能又大幅度下滑;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火箭队中累积的天赋还没有达到总冠军球队的高度。
于是,关于亚历山大抠门的传言便开始出现。“姚明和麦迪为何始终得不到一个得力的帮手,火箭老板真抠!”、“波什、霍福德为什么不肯来火箭,就是因为火箭老板不肯花钱!”、“安东尼怎么迟迟不能被交易到火箭,是老板不愿意把?”这些观点频繁地出现在火箭球迷的论坛之中,而且时常被不明所以的球迷跟风点赞。
对NBA的市场规则稍微熟悉一点的球迷,其实应该都清楚,NBA的老板一般都不直接管理球队的人员运作事务,这些事情其实一般是由球队的CEO、篮球事务总裁和总经理在操作。老板的主要精力,其实还是在球队的商业投资决策上。
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应该清楚,挡在火箭和大牌球星时间的,其实不是老板,而是总经理脑子里绷着的那根弦—球队工资帽和奢侈税线。很多不太了解NBA的球迷认为,只要老板肯挥舞支票,球星就会对球队趋之若鹜,工资帽和奢侈税线的概念并不存在。
外界之所以常常称赞莫雷的运作能力,是因为他总能让火箭在不缴纳奢侈税的情况下得到一些性价比不错的球员,或是利用一些神操作得到大牌球星。当初的哈登、之后的霍华德和保罗,实际上都是如此。
从老板的角度出发,他们或许不是最懂篮球的,但却是最懂投资的。亚历山大从华尔街做股票白手起家,后转行做投资,人生的成功经历说明,亚历山大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出手,什么时候应该保守。实事求是地说,过去十年里,火箭都没有真正展现出有夺冠的实力,如果火箭真像骑士一样,有足够的人员班底,缴纳奢侈税是为了再夺冠军,那么相信精明的亚历山大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先有工资帽、奢侈税线限制,后有对投资价值的考量,作为商人的亚历山大自然不可能盲目地投资。而总经理的工作恰好又是在工资帽之下尽可能地进行运作,帮老板省钱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球队成绩上,火箭经历过两次重建,却能长期留在季后赛球队行列,这说明管理层的运作能力值得肯定。从商业表现上来看,火箭上一季帮亚历山大赚了2.44亿美元,这是火箭商业团队的成功。
所以,一些人口中的“扣”,其实只是因为亚历山大不盲目地投资。倘若未来的某一天,火箭现有的实力真的让亚历山大看到了创造更大商业利益的机会,相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砸下重金。但现在看来,火箭只能等到下一任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