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奔斗:与其感叹费纳太强 不如承认年轻人太弱了!

张奔斗07-21 12:34

记者张奔斗报道

连续两项大满贯赛事,我们都在冠军领奖台见证了激动人心的新面孔——罗兰·加洛斯,年仅20岁的奥斯塔彭科一路黑马狂奔赢得人生大满贯首冠;全英草地俱乐部,23岁的穆古卢扎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双满贯冠军得主,被广为看好成为WTA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男子网球在这两项大满贯赛事中带给我们什么惊喜了吗?并没有。

法网男单八强名单中,最年轻的一员是23岁的蒂姆。而温网的八强阵容,最年轻的拉奥尼奇就更年已26;战至半决赛阶段,费德勒与伯蒂奇展开两位“老家伙”之间的争夺,而另一场半决赛的对手西里奇与奎里倒是都在30岁以下,但都年已二十八九。

最终,法网冠军归了31岁的纳达尔,而温网夺冠的费德勒更是一个月不到之后就将36。毫无疑问,法网十冠王当然伟大,温网八冠王同样是不可思议的高度;并非是想对这些前无古人并且很可能也将后无来者的成就有任何轻看或者低估,费德勒与纳达尔今年的复兴固然令人感慨万千,却也同样扼杀了不少话题、悬念、抓马和新鲜感。

已经连续两项大满贯赛事,女子赛事提供了比男子赛事更多的话题、更有热度的竞争以及很可能是更高质量的对决,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而纳达尔让瓦林卡三盘只得到六局的法网决赛,费德勒让西里奇三盘只得到了八局的温网决赛,当然更于事无补。可以说,今年的法网和温网为我们奉上了两位伟大的冠军球手,却并未能奉献上可以长留我们脑海的经典名局。

伟大球员退出历史舞台的方式,除了像博格这样少数意兴阑珊的天才选择了主动放弃之外,绝大多数是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推动下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可以说是被年轻的后辈推出了历史舞台。如果以每五年作为一代人的标准,费德勒和纳达尔身后的90后一代仍迟迟无法实现大满贯的梦想,但你也可以说是他们生在了最坏的时代,毕竟他们的青春年华正好处于四巨头最强的统治之下。95后一代的确被寄予了明显更高的期望,但现在看来,他们虽然在排名榜上做得挺好,但在大满贯赛事中的表现则令人失望。

这也恰是费德勒在温网夺冠第二天冠军发布会上的重要观点。即便在温网八冠的喜悦之下,即便是顶着一个冠军派对玩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上床的晕乎乎的脑袋,他仍对年轻一代球员发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与告诫。费德勒说:“每一代球员当然是不同的,自我这一代和拉法这一代之后,再没能出现一批年轻球员能够强大到将我们推出历史舞台,而这当然非常有助于我和拉法的长盛不衰。”

费德勒尤其对于年轻球员僵化的战术能力和保守的打法感到不解甚至恼怒。不再有人愿意发球上网,“这种现象在这个级别的竞争中出现非常令人担忧。”费德勒详述说,他会查阅下一轮对手在赛事的技术统计,每当看到他们只有2%的球会发球上网时,他便大感放心——“太棒了,他不会发球上网的。”但他同时非常困惑,年轻人为什么不多练练网前技巧,提升前场的技术和自信,因为尤其在草地赛事中,“美妙的事情的确会在网前发生。”

前温网冠军帕特·卡什本周在接受一次访谈时就表示,年轻一代球员“太弱太逊”了。他尤其赞颂了费德勒,称“Federer outlasted everyone”,意思是费德勒拖垮了所有对手,比所有人都活得长也红得久。这其中的“所有人”,不仅包括95后,在卡什眼中甚至包含了德约和穆雷这样的巨头成员——无独有偶,这两人本次温网期间都出现了伤病问题,目前也都面临是否手术或静养的选择,而接下来北美硬地赛季的赛程安排也都存在未知数。

当然,对于年轻后辈,费德勒也有一些同情。他们不仅要生活在四巨头的年代,这本身就已经够难的了——2004年以来也只有高迪奥、德尔波特罗、西里奇和瓦林卡等少数大满贯的突围者,而且,现在的积分系统更加向重大赛事尤其是大赛冠军倾斜,比如费德勒指出大满贯冠军和八强之间竟然达到了2000和360的巨大分差,而一个大满贯冠军顶八个ATP250赛事的冠军积分;加上如今又不像他当年刚出道时有打败高排名球员的奖励分,令年轻球员在排名榜上越来越难以爬上高位。

想当年,费纳联手统治男子网坛时,不少人曾抱怨男子网坛因此而失去了悬念。如今,可能会有更多人懂得珍惜他们的表演。而如果仍有人对费纳复兴深感乏味的话,也只能说一声——年轻一代球员还是弱弱的,这可怪不得两个老家伙咯!

费德勒  /   纳达尔  /   温网  /   奔斗点评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