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埸两次重伤错奥运终涅槃 世锦赛夺冠目标东京

李曼07-22 15:38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李曼报道

成功完成了难度系数3.8的109B (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谢思埸从水中爬起来,抬头看了看分数。这是他全场比赛的最后一跳, 也是他第一次认真地看着分数牌。在一旁的此前领先的德国老将豪斯丁刚刚动作成功的喜悦瞬间在脸上凝固了。裁判打出96.90分,谢思埸拿着红色的浴巾擦拭着眼泪。虽然还有三名选手没完成比赛,他已经提前锁定了冠军。当队友曹缘完成最后一跳的时候,谢思埸把头紧紧的埋在他的教练聂玉弟的肩头,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了出来。所有其他中国队的队友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而谢思埸却止不住感慨万千的眼泪。

这是布达佩斯世锦赛男子3米板决赛后的一幕,获得亚军的德国选手豪斯丁欣喜若狂地庆祝着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突破,而刚刚登上国际舞台21岁的谢思埸却用泪水总结着这场胜利。“没有什么比眼泪更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赛后平复了很久的谢思埸一脸严肃地说。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次一路走来的来之不易。

两次重伤错过奥运

这位来自汕头小伙子谢思埸早在16岁的时候就在国内比赛中崭露头角。2012年全国锦标赛上,初出茅庐的他先后在竞争激烈的跳台和跳板角逐中都赢得了全国亚军,成为了国内这些年来罕见的“板台兼修”的好苗子。行家对他的评价颇好,“这孩子基本功特别好,而且动作难度非常大,心理素质也非常稳定。”当时在跳台上,别人在训练中都很难完成了难度系数4.1的409B,他在比赛中完成得非常轻松,“练得多,也就跳起来没有那么难。”

全国比赛后,谢思埸如愿进入了国家队。在很多人看来,这既是进入了跳水生涯的直升通道,也更可能是残酷竞争的开始。很多年少的孩子怀揣着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梦想踏入国家队的大门,却也有更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停止了他们追逐梦想的步伐,这其中或是因为伤病、或是因为竞争、或是因为机遇。没有人知道打开的这扇门对于未来会意味着什么。

性格腼腆的谢思埸一直备受教练的喜爱,他平时言语不多,但是完成训练总是兢兢业业的,从来不出差错。刚进入国家队就被安排和林跃一起配对双人,并且广泛被看好。然而一次医生的诊断结果却让他的梦想差点被终结。医生告知他的脚腕骨折,并且很可能无法继续跳水生涯。这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仍然怀揣着美好梦想的谢思埸惊呆了,他默默地承受着结果,并没有放弃。

“我还年轻,这并不是问题。”小谢这样鼓励着自己。在别人纷纷进行水上练习的时候,谢思埸一直一个人默默在健身房里练腰部和上肢力量。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没有人会同情一个落后的人。当别人在进步的时候,你原地踏步就是在落后。谢思埸明白这个道理,而经过大半年的恢复,他也赶上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大赛——2015年世锦赛。

刚刚恢复没多久的谢思埸并没有参加自己的主项三米板,而且参加了一米半的角逐。在俄罗斯喀山,谢思埸把握住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机会,后来居上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但是他却并没有那么开心。“拿了冠军总是好的,但是现在能不能赶上明年的奥运会,真是不好说。”

从喀山回到北京,谢思埸再次在训练场上埋头苦干起来。然而,他没想到,命运在这个时刻就再次给他了考验。2015年11月,谢思埸被查出水肿炎症,骨头密度低。之后他的脚踝再次受伤,2016年1月18日,他再次被推入了手术病房。里约奥运会是肯定赶不上了。

再次站起为东京奥运

2016年广州,当参加奥运的队友们在奥体中心的室外场馆备战奥运的时候,谢思埸和他的广东队友们在室内场馆训练。有时候走过那个室外场地,看着正在备战奥运的队友们,谢思埸有点落寞。这个梦想曾经也距离他近在咫尺,如今却远在天边。“我要再坚持一个四年吗?但是再等四年真的很漫长”。谢思埸这样问自己。

在电视机前观看奥运会是一种煎熬。目睹着队友们在里约大放异彩,谢思埸为队友们开心,也为自己的现状有点失落。男子10米台决赛,此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都没能夺冠,而谢思埸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陈艾森在里约大放异彩,时隔12年后帮助中国队拿下这枚金牌。和其他队友半夜爬起来看比赛的谢思埸给好朋友发去了祝福,自己却躺在床上没有太多睡意。他在想,四年后的东京,那个穿着中国队衣服的人出现在奥运赛场的会是自己吗?他不知道。

一个月后的全国锦标赛,谢思埸再次站在他熟悉的三米板上,这一次,他没有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以570分的高分顺利地拿下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命运又为他悄悄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重新回到了国家队,这一次的谢思埸平静了很多,经过两次重伤的他这一次无论什么样的打击,他都能够承受。那种一次次经历绝望,又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经历让他成熟了很多。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很多时候想法都留在自己的心里,让自己慢慢消化。他明白,在通往东京的路上,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而最大的敌人则是两次牵绊他的伤脚。

从世界系列赛上的胜利,到全国冠军赛上的再次登顶,谢思埸的复出道路很顺利,但是伤痕累累的脚仍然是他最大的敌人。如今他的脚仍然有手术后留下的疤痕,而每次大训练量过后,他也会感觉到脚步不适。每天训练完,他总是第一个去找队医进行按摩,希望给这个伤不起的位置能少一点压力,多一些呵护。

前往布达佩斯之前,谢思埸想了很多,这是虽然是他第二次的世锦赛之旅,但是这一次将会参加的是自己的主项,也是奥运项目的男子三米板单双人的比赛。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无法把握住,也许自己就会与梦想渐行渐远。比赛前,他的想法很多,但是他告诉自己平静点,平常心面对。

三米板的双人比赛,他和曹缘在决赛前四轮领先的大好形势下,最后两轮出现失误,最终被俄罗斯组合超越,收获一枚银牌。只得到亚军的谢思埸并不甘心,回到房间的他沉默了很久。

三米板单人的较量,谢思埸预赛和半决赛都有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地方,决赛,他决定放手一搏。前两跳,他选择难度并不算高的动作,暂时落后。“我告诉自己只要一个个动作跳就可以了,所以我没有看比分也没有看名次,我不知道自己领先或者是落后。”随后四个动作,谢思埸越跳越出色,而主要对手则纷纷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失误,当他在第五跳顺利完成407B这个该组别最难的一个动作时,他一如既往地平静。而当完成最后一个109C的动作,得知自己成功问鼎冠军那个瞬间,谢思埸控制不住自己积压了这么多年的压抑与情感,彻底在那个瞬间释放了出来。对于平时并不多话的他而言,眼泪就是他此刻最合适的表述方式。

如果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衡量需要一把尺子的话,在谢思埸看来,这把尺子就是自己的决心和坚持。在他的微博简介中,他写道“梦想就需要行动,无需理会别人的嘲笑”。磨难把他磨砺成了一个“心灵鸡汤大师”,在低谷徘徊的时候,他总能找到鼓励自己不放弃的方式,这些“心灵鸡汤”也成为他前行中排除万难的动力。

布达佩斯是一座如此美丽的城市,夜晚闪烁的霓虹灯让这座梦幻般的城市变得如此不同。赢得完世锦赛冠军的谢思埸安静地看着城市的夜景,一言不发。他小心翼翼地收起刚刚赢得金牌,回想了很久。这不过仅仅是第一步,他的未来在那个叫做东京的城市。还有三年,梦想还在前方,而脚下的路正长。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