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队风格之争 该姓皇还是姓巴?

体坛+记者李森报道
西班牙主场3比0大胜意大利后,洛佩特吉和他的国家队受到媒体盛赞,球迷的信心也得以恢复,这对西班牙足球重新崛起至关重要。但也有一些评论家会操之过急,赛后便迫不及待提问:伊斯科的两个进球是在上半场打无锋战术时攻入的,莫拉塔下半场的进球是典型的防守反击,这就使人看不明白当前的国家队究竟在追求皇马还是巴萨风格了。此役出场的皇马国脚有卡瓦哈尔、拉莫斯、伊斯科、阿森西奥4人,巴萨则是皮克、阿尔瓦、布斯克茨、伊涅斯塔4人,双方打平,不过3个进球全部来自皇马系球员,而拉莫斯还奉献了助攻。
传统风格可借鉴别照搬
西班牙队历史上总会以皇马和巴萨球员为核心枢纽,谈到球队的风格,人们总会和这两家豪门尤其是巴萨的球风联系起来。但从细处着眼,不难发现阿拉贡内斯、博斯克和洛佩特吉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别,而且在风格上都会与巴萨似是而非。
2006年世界杯止步16强后,阿拉贡内斯得出一条很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当时西班牙球员的体能和体型很难和欧洲其他强队对抗。前国家队主帅卡马乔提出过“除非世界杯和欧洲杯在二三月份举行,否则西班牙就不可能夺冠”的理论,指的就是国脚们在联赛和欧冠结束后都处于疲劳状态。于是,阿拉贡内斯为斗牛士量身订做了小快灵打法,依靠控球来进行防守。这种451小快灵,实际上就是tiki-taka的雏形。
到了博斯克时期,哈维、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席尔瓦、卡索拉等习惯于tiki-taka的球员依然在位,后腰布斯克茨和阿隆索也逐渐进入主力阵容,而在阿拉贡内斯时期,智叟让塞纳打单后腰,阿隆索出场机会不多。博斯克在将tiki-taka传承下来的同时,也加入了边路打法。与阿拉贡内斯在2008年欧洲杯大名单中居然一名边锋都没召相反,博斯克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带了佩德罗、纳瓦斯和马塔等边路球员。
这一重要改革的优越性在首战被瑞士1比0爆冷击败后,很快就得到了体现。次轮对阵洪都拉斯时,吸取了教训的博斯克决定使用纳瓦斯和马塔这两位边路球员,果然取得了2比0的积极战果。半决赛遭遇德国时也一样,出任边锋的佩德罗为斗牛士1比0取胜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此可见,传统风格可以借鉴,但没必要照搬,因为每名球员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和适合的打法都会有所改变。等到洛佩特吉接管西班牙队时,由于哈维、法布雷加斯、卡索拉等人已经淡出,伊涅斯塔在巴萨也不再是绝对主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球队依然打巴萨式的传控足球,既不现实也很困难。正确的对策,是根据手头现有球员的情况以及对手的特点来制定不同打法,这才是洛佩特吉治军时该有的灵活之道。
因为伊斯科、阿森西奥的特点与巴萨风格相吻合,就有理由要求西班牙队专攻tiki-taka?要知道,入队不久的伊斯科和阿森西奥还没有参加过任何重大杯赛决赛圈。因为他俩都是皇马球员,就要求将斗牛士的打法建立在皇马的风格之上?要知道,上赛季皇马的主要进攻手段依然是BBC,这两位新星不过是趁贝尔受伤的机会才逐渐奠定地位的,他们甚至不能代表皇马的风格。
洛佩特吉该借鉴的还是借鉴了,那就是本场所使用的无中锋打法。2012年欧洲杯期间,由于比利亚缺席,博斯克在对付非豪门强队爱尔兰、克罗地亚和葡萄牙时,都采取了有中锋打法,派上托雷斯或是内格雷多,意在主动进攻。而在对法国、意大利这两支传统强队时,他采取了无锋打法,意在加强控球,达到可进可退的目的。最终,这两种打法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西班牙以不败战绩蝉联欧洲杯。
如今,考虑到科斯塔至今还没有明确本赛季的去处,莫拉塔又因夏季转会消耗了不少精力,为能在世界杯到来之前多开辟一条思路,洛佩特吉在本次集训时重新召入了比利亚。虽然他在对意大利时采取了无中锋打法,但在接下来做客列支敦士登时则准备大打出手,比利亚堪称列士敦士登球员的噩梦,此前他在国际比赛中曾6次攻破对手大门。可惜在9月3日训练中,比利亚受伤而被迫离开国家队,洛佩特吉失去了一次调试他的机会。
世界杯后定风格不迟
不少人认为,洛佩特吉是在西班牙队处于低谷时接过帅印的,因此肩上不会有太大压力。因为一支球队要想重新崛起,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新人,谁都知道需要经过数年的努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和强队意大利同处G组,小组又只有一个直接出线名额,洛佩特吉的神经可以说一直都紧绷着,甚至和齐达内在接管皇马初期的情形有相同之处。
皇马和巴萨、马竞的竞争从联赛第1轮便开始了,这迫使齐达内在袭用前任留下的BBC遗产之外,在打法上只好更趋向于现实主义。洛佩特吉也是同样,在他接管斗牛士之后,首先袭用门将徳赫亚和4名主力后卫,在中前场也保留了席尔瓦、伊涅斯塔、迭戈·科斯塔、莫拉塔、蒂亚戈等球员,要说成功融入球队的新人,目前看来只能算是比托洛了。
此外,为了求得攻守平衡,布斯克茨和科克的后腰组合几乎成了国家队不可缺少的中场屏障。对于洛佩特吉来说,执教西班牙队第一年最重要的任务是获得世界杯入场卷,而不是踢出的球是否好看,球队是否有鲜明个性。可以说,这一年斗牛士的风格就是“赢球”二字。
正因为处事谨慎,西班牙队7场世预赛战罢才能取得6胜1平、得失球24比3的佳绩。至于伊斯科和阿森西奥在对意大利一战中大放光彩,与其说能推动国家队风格的形成,还不如说是洛佩特吉充分利用他俩目前脚风正劲的必然结果。至于当西班牙队真正进入世界杯后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打法,一要看抽签后对手的特点如何,二要看球员在经过一个漫长的赛季后能有怎样的状态。毕竟西班牙目前既不是世界冠军也不是欧洲霸主,没有权力要求对手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而是要放下架子去努力适应所有对手。
就像齐达内连续两个赛季赢得欧冠后,会在新赛季追求足球质量更上一层楼;就像马竞在三年内两度杀入欧冠决赛后,舆论也会要求他们打出更漂亮的攻势足球;人们对西班牙队迟早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斗牛士巅峰时期的足球形象依然历历在目,更不要说新秀伊斯科、阿森西奥等人羽翼渐丰。
但客观地说,西班牙队要形成自己的新风格,也许要推迟到2018年世界杯之后。一是由于洛佩特吉还很难在一年时间内对所有球员都有所了解,于是也就谈不上能最大程度挖掘出他们所有的潜力。二是世界杯、欧洲杯才是展现球员实力的最佳舞台,只有经过这样的大赛之后,洛佩特吉才能清楚现有球员的实力,才能看清国家队应该和能够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也是西班牙足协都习惯给主帅4年合同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