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围联:实现围棋产业化梦想,标新立异盘活围棋

羽中09-11 22:59 体坛+原创

城市围棋联赛2017赛季(以下简称“城围联”)闭幕战9月10日在江城武汉落下帷幕。这场千人参与的嘉年华式围棋活动让武汉围棋爱好者乐而忘归。通过32支联赛队伍捉对厮杀、近百支围棋接力赛队伍参加的百团大战、棋界明星见面会、《围棋与企业发展》沙龙、百余人同时进行的名人指导棋等十余项精心组织的围棋盛会,让我们看到了三岁的城围联正在逐步实现她的围棋产业化的梦想。

三年来,城围联给中国围棋带来了太多太多惊喜。不可否认,她的产业化是成功的,资本的注入让围棋从一片寂静中冲脱出来,在一条新路上散发出朝气蓬勃的气息。只是,当人们看到她热闹、资本的一面时也该想到,她就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归根到底为了围棋

说起城围联,舆论对她的评价多是开创了围棋产业化模式。这其中,“产业”二字较为突出,认为其遵照市场规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以赛事大众化、资源商品化、运营企业化和组织联盟化为路径,构建了围棋产业平台及商业生态圈。

确实,城围联从2015年开始首个赛季到如今,她让围棋这个场面看似有些安静的智力运动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特别是有能力推动围棋事业发展的人的关注。或许,人们有时候会将重点放在她的产业化上,讨论她的资本运作、讨论她的商业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再怎么商业化,根本上是为了围棋更好的发展,她改革的只是比赛的形式,这一点相当重要。

大众过去对围棋的印象是什么?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孙悟空到蓬莱搬救兵中一段关于围棋的描写或许是一个典型。书中写到:“那行者看不尽仙景,径入蓬莱。正然走处,见白云洞外,松阴之下,有三个老儿围棋”。短短数十个字将围棋几千年来的竞技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无论电视中还是电影中,关于围棋的场景都是在安静的房间内,两位弈者相对而坐,中间棋盘棋子黑白两色、一侧清茶一壶,屋内檀香飘逸。

从古至今,围棋就是两个人的博弈,而且还需要营造一个很安静,最好还有点诗情画意的氛围。这样的围棋氛围固然不错,但并不符合大众的口味。这么多年来,人们接触的围棋就是这样的模式,其中不难发现围棋爱好者有逐渐老龄化的趋势。

这,也正是城围联的突破点。城围联以多名棋手共同下一盘的团体接力赛形式打破了围棋仅限于两个人博弈的模式,将围棋真正变成了一项集体项目。延续传统,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大力推广,也可以推陈出新,城围联两者皆有,在变化中给有些“老气”的围棋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标新立异盘活围棋

千百年来的模式突然被打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马上接纳。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喜欢,也有人抵触,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城围联也受到过指责,被人认为是在扰乱围棋的原生态,带入了浮夸。作为改革者,只能是坚定信心,义无反顾朝前闯。

记得首个赛季的时候,城围联仅仅只有18支队参赛队伍,到了2016-2017赛季这个数字变成了24,来到2017赛季这个数字又增加到了32。此外,从首个赛季只有国内城市组队参赛,到第二赛季有韩国首尔参赛再到如今有悉尼、大阪、多伦多、曼谷、新加坡等多支海外城市组队参赛的阵容,城围联每一年都在进步,在量上有了足够的积累。

从量变到质变,城围联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一开始只有业余棋手参赛,到如今职业棋手扎推,而且还不乏名人名将阵势。这些名人名将中,有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等多位棋界名宿,梁伟棠、廖桂永、罗洗河、谢赫、时越、陈耀烨、党毅飞、周睿羊、唐韦星、柁嘉熹等顶尖棋手。

记得棋圣聂卫平第一次参加城围联相关活动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城围联载歌载舞的开场,认为过于热闹,不同于过往的围棋赛事。而后,他评价“城围联是中国改革的深圳”,并亲自挂帅上阵参与角逐。没有人要求聂卫平接受城围联的模式,只有城围联自己的魅力才能够打动这位有些“倔强”的棋圣。

一项赛事,能够吸引中国围棋界上上下下的目光,很少见。城围联活动的开展活跃了中国围棋的气氛,光是第二个赛季在“城围联,弈起来”的口号下,城围联就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举办了200多场正式比赛、100多场辅助赛事,现场参与的棋迷和媒体受众多达数万人。这是一串可喜的数据,数据证明,城围联新颖的赛制和模式,得到了中国围棋界的认可。


潜移默化延续围棋

城围联用自己的创新,给围棋注入了活力。城围联所到之处,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提,那就是“热闹”。除了正式的联赛,城围联还会有“百团大战”、闪电战、跨界名人围棋赛和少年围棋接力赛等等赛事,另外还有明星见面会、摄影展、名家签售、体验棋迷竞猜等活动。之所以组织如此多的活动,城围联就是想打造一个集赛事运营开发、线上线下产品、餐饮、旅游等文化衍生品的围棋商业生态圈。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城围联也正在自我造血、培养自己的围棋生态圈。说得狭隘一点,是城围联需要打下赛事持续性的基础;说得广义一点,那就是为中国围棋培养后备力量。

只要关注城围联赛事,你会发现每一个城围联赛事必不可少有当地的青少年围棋比赛和围棋爱好者比赛同步进行,成为联赛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2017赛季开幕式时,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来到了南宁现场,在参加开幕式的空挡时间他前往了青少年赛事现场,和现场两百多名青少年棋手打招呼、聊棋。如果不是因为城围联,南宁的青少年棋手很难有与顶级棋手见面的机会。这种榜样的激励,会在这些青少年棋手的成长历程中产生无穷的力量。

此外,围棋是一项需要思考和学习的项目,城围联的团体接力赛形式给青少年棋手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围棋一方面需要在博弈中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在相互交流中,青少年棋手会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中提升棋力,健康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团队作战并不会抹杀个性,反而是扬长避短的一种有机组合。在这样的氛围中,青少年棋手得到的学习机会,或许比他们看名家棋谱、听老师讲课学到的东西还多。城围联在打造围棋产业化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延续围棋的精髓。可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从城围联青少年赛事中成长起来的棋手成为中国围棋名将,加入到城围联赛事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